作家“回家”,共话新时代文学创作
又是一年春草绿,中国现代文学馆园区内杨柳依依,桃花正艳。3月21日,中国作协“作家朋友,欢迎回家——作家活动周”第一期在这里启动,来自全国各地的36位基层作家沐浴着春风,走入他们仰慕已久的文学殿堂。
在短短3天时间里,他们从全国人大常委会副委员长、中国作协主席铁凝手中接过专门定制的“入会纪念牌”,观摩了茅盾、巴金、老舍、曹禺等文学大家的珍贵手稿,参观了中国现当代文学展,看到了“新时代山乡巨变创作计划”“新时代文学攀登计划”启动仪式的珍藏照片,与王蒙、莫言、梁晓声、刘震云等知名作家以及文学名编面对面畅谈,感受中国文学的蓬勃朝气,激发火热的创作激情。
“为每个逐梦奋斗的普通人书写”
“有请范雨素,今天是你成为中国作家协会会员的第218天。热烈祝贺!以资纪念。”
“有请章元,今天是你成为中国作家协会会员的第6081天。热烈祝贺!以资纪念。”
……
“作家活动周”欢迎仪式上,在主持人引导下,36位基层作家依次登台,从铁凝手中接过“入会纪念牌”。这份独一无二的纪念牌,是中国作协特意为参加活动的作家专门定制的,上面镌刻着截至3月21日,每位作家成为中国作协会员的天数。
“接过铁凝主席亲自颁发的‘入会纪念牌’,回想起我成为中国作家协会会员的4300天,我感到很幸运。”在少儿探险和少儿科幻小说方面坚持创作20多年的湖北作家彭绪洛难掩激动。他表示,从初中时一首诗被老师用上黑板报,到16岁发表第一篇作品,自己的梦想一直是成为一名作家。
“我的创作素材来源于长期的外出探险和行走,所以总有一种漂泊感。‘作家活动周’让我们基层作家回到中国作协这个大家庭的怀抱,使我更加坚定了写作的信心。我将继续以探险文学塑造有勇气、有责任、有担当的阳刚少年。”彭绪洛说。
和彭绪洛不同,诗人、小说家叶耳是2022年入会的新会员。他表示:“这是我第一次来北京。文学让我在这个春天开启了一次特别的旅行。有一种温暖的东西,在我的身体里盛开。”
叶耳的创作以深圳为背景,他的首部作品《深圳的我们》刚于本月出版。“刚到深圳时,有个夜晚,我和两个在酒店做勤杂工的年轻人乘坐一辆公交车,行驶在宽阔的深南大道上,突然感到深圳的夜色太美了。无数闪耀的灯盏,像夜空中的星星,很动人。”从那时起,叶耳产生了用文学来表现深圳的冲动,开启了对这座城市的无穷想象。
90后诗人王二冬是一名快递行业从业者。此次参加“作家活动周”对他而言就像一件漂泊已久的包裹终于找到了收件人。“我将继续为奔跑在路上的快递员和每个逐梦奋斗的普通人书写。” 王二冬说。他表示,文学创作是一条漫漫长路,作为一名青年诗人,自己的使命是让更多漂泊奔波的人从诗歌中找到故乡。
“作家活动周”期间,在座谈会上、在私下交流中、在接受记者采访时,大家说得最多的词就是:回家、感动、温暖、难忘。
“向前辈学习,
把真诚的心交给读者”
正值春分,中国现代文学馆的小花园里,枝头繁花盛放,枝下落英缤纷。在这座结合了传统中轴对称布局与江南造园手法的园子中,塑有13位文学大师的雕像,他们分别是鲁迅、郭沫若、茅盾、巴金、老舍、曹禺、艾青、丁玲、赵树理、冰心、叶圣陶、朱自清、沈从文。
名垂青史的文学大家,标识着中国新文学的高度;栩栩如生的雕像,让基层作家们肃然起敬。大家怀着崇敬的心情依次上前,献上鲜花。穿越时空,中国文学昨日的辉煌与未来的希望在这里交汇连通。
“从在铅字中拜读他们的作品,到面对这些文学大师的雕像,我感到文学一下子有了形象。”布依族作家吴英文说:“这次文学‘回家’之旅将成为我人生的珍贵记忆,激励我在文学前辈的光辉照耀下,努力奋进。”
在中国现当代文学展上,基层作家们在五四新文化运动发祥地——北大红楼的场景复原展厅驻足观看,仿佛穿越回100多年前,耳畔回荡起文学革命的呐喊。展览通过“20世纪文学革命的前奏”“五四文学革命”“左翼和进步文学的崛起”“战火洗礼中的文学”“社会主义新中国文学”“新时期文学的繁荣发展”“新时代文学”7个单元,展出了700多位作家的介绍、600多件手稿和初版本图书、4000多张图片,还设有北大红楼、鲁迅的老虎尾巴书房、郭沫若书房、茅盾书房、左联成立大会会议室等场景复原。作家们表示,丰富的展览内容堪比一堂生动的文学课。
其中,前辈作家的“书房”令大家印象尤为深刻。书房,不仅是作家的工作场所,更是他们的心灵园地和精神空间。现代作家书房展,将作家捐赠的实物、藏书、艺术作品进行集中展示,还原成书房的样子。冰心喜爱玫瑰花,她的书房像一个玫瑰花房,展厅的玻璃柜中还存放着全国各地小读者寄给冰心的信;臧克家书房的写字台很有讲究,是清代花梨木材质,上面雕刻着云龙五现的花纹,寓意君子自强不息;丁玲的书房,墙上有一幅作家艾轩所画的《丁玲在北大荒》;因经常在书房接待新疆朋友,艾青的书房也被称为“新疆驻京办”。在展厅内,大家想象着经典名著如何在这样的环境中诞生,也丰富了对前辈作家生活细节的了解。
在90后青年作家范墩子看来,令他记忆最深的是见到了巴金《随想录·我和读者》、曹禺《我很想念老舍先生》等珍贵手稿。“近距离欣赏这些文学大家的手迹,我感到很亲切。从他们工整的笔迹和反复修改的痕迹中,能够看到前辈作家身上对待文学的认真态度。这将激励我一直写下去,向前辈学习,把真诚的心交给文学、交给读者,创作出反映时代精神的作品。”
“坚定创作信心,
乐此不疲地写下去”
“写作者比较在乎自己的作品活多长。如果你有扎扎实实的生活、对某种生活保持着浓厚的兴趣,会使你的作品在时间面前保持免疫力。”3月21日,“人民艺术家”王蒙走进鲁迅文学院,参加“作家活动周”活动,为基层作家们开讲“春天一堂课”。
70载创作生涯,令王蒙对时间的感触比一般作家更深。他的小说《青春万岁》出版40多年后,里面的金句“所有的日子都来吧,让我编织你们”,依然是当下年轻人的青春宣言;获得茅盾文学奖的小说《这边风景》起笔于50年前,因饱含深情、饱满生动地展现多民族共同生活的图景,历久弥新。
“时间是对作家生活底子的考验”“语言是思维的符号,又是自己的世界”“写作的技法,中国古典诗词中有的是”……王蒙的“春天一堂课”围绕时间、空间、想象、语言4个关键词展开,在幽默的语言中流淌出生活的丰厚阅历和对文学的深刻洞见。他透露,自己最近正在阅读刘慈欣的《三体》,“这部小说有很强大的想象力。但这种想象有它的逻辑、有它的思路,具备现实合理性。”听到年近90的王蒙还在构思一部新作品,准备“抡圆了写”,基层作家们对这位“文坛常青树”的敬佩油然而生,在交流提问环节纷纷抛出问题。
时隔一天,在3月22日下午举行的“名家零距离”活动上,36位基层作家又见到了作家莫言、梁晓声、刘震云,聆听了他们的创作历程、写作心得和对文学的领悟。“名家零距离”通过新华网抖音号、中国作家网视频号以及微博、B站等平台直播,总观看量达到1550万。
“我们最敏感的一根神经是和文学有关的。”作家莫言分享了上世纪七八十年代在军营写小说的经历,讲到如何从模仿起步,进而发现自己从小生活的村庄才是创作的富矿。他认为,“高密东北乡”这个虚构的文学地标,不是封闭的,世界上发生的人与事都可能“移植”到这里。
和莫言类似,刘震云也将从小生活的只有70多人的村子,作为自己打量世界的原点。他认为,小说最重要的是写出人和人之间的“结构”,自己写《新兵连》时突然开窍了。对于生活、文学与哲学之间的关系,刘震云认为,“文学在生活停止思考的地方思考;文学的底色是哲学;哲学想把世界说明白,但世界有说不明白的地方,这就需要文学登场了”。
作为莫言和刘震云的前辈作家,梁晓声的文学启蒙深受家庭影响,“最初读的文学作品对后来文学理念的养成,非常重要”。在母亲给孩子们讲的戏文故事中,在哥哥的语文课本里,梁晓声渴饮着文学的甘泉。他表示,写得越多越接受“文学即人学”的理念。自己无论是写中篇小说还是长篇小说,都不是先有故事,而是先有人物,由人物拉开背后的时代大幕。
“梁老师,您也在兵团生活过,对我们新疆生产建设兵团的青年作家有什么建议?”“刘震云老师,您会写《塔铺》2.0吗?”“莫言老师,您这几年开始写诗。诗歌如何植根地域性,写出辨识度?”“文学创作会被人工智能取代吗?”半个多小时的踊跃提问,将面对面交流推向高潮。
与文学名家零距离交流令作家赵文辉感到收获满满。他当过棉检员、超市经理、副刊编辑,现以开饭店为业。“这次活动令我学到了丰富的文学知识,了解到前辈作家宝贵的创作心得,最重要的是进一步坚定了文学创作的信心,增添了继续写作的勇气。”赵文辉说,“我会乐此不疲地把餐饮人的故事写下去。”
据了解,“作家活动周”是中国作家协会密切联系服务广大作家和基层文学组织,推动文学创作向“高峰”迈进的一项举措,计划每年举办4期,每季度1期。中国作协党组书记、副主席张宏森说:“希望通过‘作家活动周’,切实凝聚起‘文学一家人’的情感力量,建设温馨和谐的作家之家,营造团结奋进的文学氛围,增强文学发展的生机活力,让更多怀抱文学梦想的写作者成长成材。”(张鹏禹 徐嘉伟)
版权声明:凡注明“来源:中国西藏网”或“中国西藏网文”的所有作品,版权归高原(北京)文化传播有限公司。任何媒体转载、摘编、引用,须注明来源中国西藏网和署著作者名,否则将追究相关法律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