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节合一话清明
作者:王卫华(中央民族大学文学院教授);徐睿凝(中央民族大学民俗学专业博士研究生)
在我国传统节日中,有一个节日兼具节气与节日二重属性,兼有自然与人文两层内涵,又兼备哀伤与欢乐双重情感,这就是清明节气、寒食节、上巳节“三节”融合而成的岁时节日“清明节”。清明节以“农事生产”“祭祖怀远”“游春祈福”为核心节俗,饱含着人们对生命的敬畏与关怀,“感恩”“传承”“立德”的主题,反映出人们对生命价值的理解与追求。
寒食祭祖 敬畏生命
“清明时节雨纷纷,路上行人欲断魂。借问酒家何处有,牧童遥指杏花村。”晚唐诗人杜牧的《清明》,以纷纷暮春雨中的神伤,与灼灼杏花林下的酒肆,勾勒出一幅交织着哀思与生机的清明之景,被人们千古传诵。关于清明节的描绘在唐宋诗词中屡见不鲜,因为唐代是清明正式成为民俗节日的时期。唐宋以来,清明节逐渐融合寒食祭祀、上巳游春等节俗,传承至今。
唐代以前的清明,是作为反映物候现象的节气而存在的。清明是春耕的大好时节,民间有“清明前后,种瓜种豆”“植树造林,莫过清明”等农谚。这体现了人们顺天时而动、相地利而为,使生命节奏与自然节律和谐共振的智慧。
清明自唐宋以来融入寒食祭祀先祖的节俗后,便不再仅仅是标志自然时间的符号,而成为具有社会文化意义的时间节点。作为清明节重要来源之一的寒食节由来甚久,历史可以上溯到周代。寒食节一般在清明前一两日,其禁烟火、吃冷食的节俗,源于上古时代的“禁火”“改火”旧习。古时,人们在未完全掌握生火技能时,常保存火种用以生火,在季节更替时,换不同种类的木头钻取新火。但春季气候干燥,易产生火灾,所以古人在此时举行祭祀仪式,并禁火一段时间,期间只吃冷食,以避灾难。《周礼》记载:“仲春,以木铎修火禁于国中。”可见先秦时期已经有了严格的禁火制度。汉代以后,民间将寒食禁火附会以介子推割股啖君、焚身绵山的传说,这一传说使介子推忠义、淡泊的隐士形象深入人心,遂逐渐成为对寒食节由来的主流解释,增添了寒食节的纪念意义。
清明节扫墓祭祖这一核心民俗,亦源于唐代寒食上墓之俗。唐代民间寒食上墓之风盛行,且得到朝廷大力支持。《唐会要》记载,唐玄宗于开元二十四年颁布政令,设“寒食、清明四日为假”,而后休假时间又延长至七日,这为人们扫墓祭祖提供了条件。唐代,寒食与清明并重,实现了清明“节气”与“节日”的融合升华,清明节也因拥有了扫墓祭祖这一与中华民族重视孝道、慎终追远的品格直接相连的核心民俗,而获得持久的生命力。
清明节扫墓祭祖在形式上既有家祭,又有公祭。前者主要是对家族祖先与已故亲人的祭祀,作用是表达思念,并通过强调家族的血缘关系,提升家族的内聚力;后者则主要是对人文始祖与民族先贤的祭祀,作用是表达感恩,并通过追忆共同的历史,增强文化认同与民族认同,如列入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的陕西黄陵清明公祭轩辕黄帝典礼,传承至今仍颇具影响力。清明节的祭祀追远,反映着中国人的生死观念、忠孝思想与祖先崇拜意识,这些都体现着人们对生命伦理的深刻认知。
游春踏青 禳灾祈福
清明时节不仅弥漫着追远怀人的幽思,更充盈着万物生长的喜悦。清明节游春踏青、禳灾祈福等重要节俗,亦源于古老的寒食节与上巳节。上巳节,形成于春秋末期,节期在农历三月上旬的巳日,与清明节气相近,魏晋以后则固定在三月初三,此时正是春游的大好时节。早在先秦时期,人们便在上巳节进行迎春游嬉、滨水宴饮、沐浴祓禊等春游活动。祓禊是上巳节俗的重要内容,即临河洗浴。古人认为生命的起源与水有关,以春水洗礼便可祓除不祥,获得生命的力量。妇女们在上巳节到河边沐浴,亦有祈求生育平安之意。上巳节郊游、求子的习俗,兼有男女交往、野外游乐性质,可视为古代的一种情人节、求育节。早期的上巳节,也以祭祀高禖为主要活动。高禖是掌管婚姻和生育之神,因其神祠大多在郊外,而亦称郊禖。传说高辛氏之妃简狄于高禖神坛下食神鸟遗卵而生下商始祖契,后世遂拜祭高禖祈求生育,且产生了上巳节临水浮卵的习俗,即将煮熟的鸡蛋放在河水中,任其随波飘浮,拾者食之。如今许多地区仍流传着清明节吃鸡蛋的风俗,但其目的不再只是祈求生育,更是祈求平安健康。
上巳节临水浮卵的古俗后来又演化出曲水流觞的形式,即投杯于水之上游,听其流下,止于何处,则其人取而饮酒,并赋诗一首,这成为魏晋以来文人雅士水边宴饮赏春、愉悦身心的风雅活动。唐代此风犹盛,之后逐渐淡化。历史上最著名的关于上巳修禊、曲水流觞的记载,当属王羲之的《兰亭集序》。在上巳节的兰亭雅集中,王羲之仰观天地、体悟人事,因感叹人生之苦短,更珍惜当下之欢娱。
魏晋南北朝以后,上巳节的习俗表现出更为多样化的形式,并在唐宋期间逐渐与寒食、清明的活动连为一体,形成内容丰富的清明节俗。除祭祀、踏青活动外,人们还在清明节进行蹴鞠、拔河、斗鸡、荡秋千、放风筝等游艺竞技活动,也有食子推燕、青团、润饼、节蛋等食俗。这些继承了古时禳灾祈福遗俗的活动,不仅渲染了清明的节日氛围,更使人们的身心得到放松。
清明插柳,亦是人们消灾祈福、催护新生的重要活动。柳条是清明节的象征之物,古人认为柳的强大生命力能够催生阳气,便将柳条编成圈戴在头上,以驱疫辟邪。也有说插柳之风源于唐代的改火制度,即经历寒食禁火,待到清明出新火,朝廷便会举行赐火典礼。因皇帝会用柳条将新火赐予群臣,柳条便被赋予了吉祥之意,后人遂加以仿效,相沿成习。不论是哪一种解释,都表明清明节的插柳习俗源于人们对生命的关护与珍爱。同样出于对生命的关爱,清明节亦有植树习俗。清明前后是植树的最佳时节,农谚说“栽树莫要过清明,种上棒槌也发青”。
总之,不论是沐浴祓禊、临水浮卵、曲水流觞的古俗,还是传承至今的植树插柳、郊游踏青、饮食游嬉,清明节的丰富游春活动,寄托了人们对美好生活的向往,更使人们在亲近自然中提升对生命的感知,传达着人们珍爱生命、享受生活、护佑新生的生命关怀意识。
慎终追远 民德归厚
中国文化中的“清明”,不仅指自然物象的清洁明净,更引申为天地之间的浩然正气与人文修养的清净明理,这一自然与人文的共通品质,是人们共同追求的道德标准。自古以来,中国人重视清明节,最深层原因,就是将其作为关于生命教育的节日,使人们从对自然和先祖的敬畏、感恩情感中,从对万物更迭、四季轮转的体悟中,从对肉体生命的有限与精神生命的永恒认识中,生发出对生命意义与价值的思考,从而明确自身之于家族、之于社会、之于民族的责任担当。
清明节祭祀先祖,是建立人伦秩序的必要仪式,是回溯生命之源、回报养育之恩的重要时机,更是饮水思源、报本反始观念的集中表达与传承途径。儒家认为“慎终追远,民德归厚”,人们在清明节恭敬地追思已故的亲人、虔诚地敬奉生命所从出的祖先、崇敬地祭祀立德立功立言的圣贤,进而继承先人遗志、传承祖宗德业、弘扬民族精神。
如今,我们也在清明节举行公祭活动,以缅怀纪念为民族独立、人民解放和国家富强、人民幸福而献身的革命英烈。也有许多民众在清明节自发前往烈士陵园悼念,表达对英烈的怀念感恩之情。而慎终追远之所以能“厚民德”,就在于人们希望以积极向上的生活和生命价值的实现来告慰先人与英灵。
“清明”对“道德”的表征,是清明节得以不断传承的一个重要因素。千百年来,人们以介子推的传说解释清明节的源流,在清明节纪念介子推,使其忠臣形象深入人心,也推动了寒食、插柳等清明节俗的流行。这都是因为传说中介子推割股啖君之忠、功成身隐之德,与中国人所追求的忠君爱国、淡泊名利的高尚人格相符合。
气清景明的清明时节,也为人们亲近自然、体悟生命提供了天时地利的条件。我国自古就有暮春时节“浴乎沂,风乎舞雩,咏而归”的雅趣,这便是在自然之美中提升个人修养。清明节对于生命的启悟如春风化雨,使人们在万物更迭中领会生命绵延不绝的意义。个体生命上承先祖,下接子孙,形成生生不息的生命长链,以个体生命融入民族生命、以精神生命超越肉体生命,这便是子子孙孙无穷尽,愚公移山终始成的道理。
在新时代,我们更当以追思、寄语、赏春、饮食、诗歌、植树、体育活动等符合时代文明新风的节俗形式,表达对亲人、先祖的怀念与崇敬,提升对自然、万物的敬畏与关怀,净化身心、坚定生活、展望未来,内化性地传承“生命意识”这一清明文化的精神内核,这才是我们过清明节的应有之意。
版权声明:凡注明“来源:中国西藏网”或“中国西藏网文”的所有作品,版权归高原(北京)文化传播有限公司。任何媒体转载、摘编、引用,须注明来源中国西藏网和署著作者名,否则将追究相关法律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