非遗活力持续上升——3月非遗传播活力数据解读
“文旅中国·百城百艺”非遗传播活力展示平台,依托中国文化传媒集团自主知识产权系统“中传云”,实现对1557个国家级非遗项目、3610个国家级非遗子项、3603名国家级非遗传承人、876家非遗老字号非遗传播大数据信息的实时监测,按照政策保障、队伍情况、非遗活力、媒体关注、舆情反馈五个指标维度,综合计算出2023年2月非遗传播活力值共计20021,其中国家级非遗项目各省级行政区非遗活力值为6622,国家级非遗各地级行政区非遗活力值为7240,国家级非遗各县级行政区非遗活力值为6159,较上月增长15.57%。
一、非遗传播活力总体概述
(一)地域情况
各地非遗活动多路并进,本月传播活力总值较上月增长15.57%。从区域分布来看,中部和西部地区涨幅高,东北部地区活力有提升。上海、北京和河南位居活力汇总展示页面省级前列。广东省广州市、湖北省武汉市和浙江省杭州市位居活力展示页面市级前三位。贵州省雷山县、湖北省黄梅县和贵州省镇远县位居展示页面县级前三位。
在“地区活力展示”板块中,东部地区第一,其后依次为西部、中部和东北地区。
在“地区活力进步展示”板块中,前三名依次为贵州省铜仁市(进步461位)、河南省周口市(进步439位)和四川省阿坝藏族羌族自治州(进步437位)。
(二)非遗传承人
文化和旅游业强劲复苏,带动非遗传承人活跃度持续攀升。本月陆续举办了“非遗工坊典型案例”发布活动、2023非遗品牌大会等各类非遗活动,带动国家级非遗传承人活跃度攀升。本月有传播活力的国家级非遗传承人逾500位,环比增长33.59%,传播活力总值环比增长189%。
侗族、苗族各类非遗技艺传承人传播活力增长高。本月贵州省多地以苗年、侗年等为契机,打造“千村百节”品牌,通过举办“粤港澳大湾区百万游客打卡黔东南”“村BA”等活动,持续拉升侗族、苗族各类非遗技艺传承人的传播活力值。其中杨光宾(苗族银饰锻制技艺)位居国家级非遗传承人活力值进步榜第2名。苗医、苗画等相关传承人传播活力值也有一定提升。
天津时调、梅花大鼓等曲艺传承人传播活力进步快。本月天津音乐学院与北方演艺集团以天津时调开篇共建文化课堂。德云社亦在其剧场及微博等平台助力天津时调传播活力提升。受此影响,天津时调传承人位居国家级非遗传承人进步榜第1名。此外,金派梅花大鼓非遗展演举行,带动梅花大鼓传承人籍薇位居国家级非遗传承人进步榜第4名。
(三)非遗老字号企业
近三成非遗老字号企业发挥消费引领作用,传播活力大幅上涨。随着旅游经济复苏,各地游客逐步增加。本月传播活力大于零的老字号企业有224家,占中华老字号企业总量近三成,环比增长77.78%。传播活力总值为5185,环比增长117.31%。
中华老字号企业与地方特色历史文化资源联动,传播活力突飞猛进。自商务部等多部门联合印发《关于加强老字号与历史文化资源联动促进品牌消费的通知》以来,本月,全聚德和老美华等老字号持续发力文化资源联动,两家均居于中华老字号进步榜前20名。其中前门全聚德起源店充分发挥北京首家市级文物保护单位的餐饮类老字号企业的优势,吸引各地游客。老美华在天津市古文化街创建了天津首座展示中国传统鞋文化的老美华华夏鞋文化博物馆,将老字号与地理标志更好地衔接,推动非遗传播活力迅速飙升。
(四)非遗门类
民间文学和传统技艺传播活力值增长超300%。其中苗族古歌因“社节”展演、“苗歌传习”活动等进入民间文学项目非遗传播活力榜第9名,活力值环比增长6.5倍。在传统技艺方面,苗族银饰锻制技艺、苗族织锦技艺和苗族芦笙制作技艺三个项目崭露头角,依次居于该门类非遗传播活力榜第4名至第6名。其中苗族银饰锻制技艺打造的苗族银饰,因成为最近爆火的“村BA”冠军奖品“C位出道”,苗族织锦技艺借力新华社《锦绣之路》相关报道,传播活力值均名列前茅。
广东省多个非遗项目在各门类中位居前列。本月受益于广东省非物质文化遗产专题巡展和2023非遗品牌大会等活动的举办,广东多个非遗项目传播活力表现抢眼。其中广东音乐位居传统音乐项目第1名,传播活力值环比增长8.86倍;狮舞(广东醒狮)位居传统舞蹈项目第4名,环比增长22.50%。粤曲位居曲艺项目第2名,环比增长4倍。
二、非遗传播活力典型事件
(一)2023“发现中国之旅”助力北京非遗资源推广
2023“发现中国之旅”启动仪式在京举办。启动仪式上,文化和旅游部发布2023“发现中国之旅”十大主题线路,创新展示中国丰富的文化和旅游资源,中外嘉宾登上鼓楼参观“发现中国之旅”数字图片展和北京非遗展览。北京绒鸟(绒花)、兔儿爷、昆曲、红都服饰和吴裕泰等非遗项目和老字号企业参与展览展示。此次活动全方位、多维度地向与会外交官推介了北京非遗等文旅资源,务实开展北京文旅对外推广,助力世界旅游业复苏发展,促进中国与世界各国的人文交流。
(二)“2023非遗品牌大会”聚焦培育非遗品牌
本月“2023非遗品牌大会”在广州市举办。大会由开幕式、“非遗之夜”展演、非遗品牌展、主题论坛等部分组成。其中,“非遗之夜”展演集中展示粤剧、昆曲、川剧、豫剧、客家山歌等非遗项目,展现传统表演艺术类非遗保护传承的丰硕成果;非遗品牌展共吸引近150个非遗品牌参展,搭建起非遗品牌展示传播交流平台。“非遗品牌大会”推出了诸多展现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内涵、具有国际知名度和影响力的非遗品牌,为推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走出去作出了积极贡献。
(三)“非遗工坊典型案例”发布,更好助力乡村振兴
本月“非遗工坊典型案例”发布活动在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馆举办。活动现场,非遗工坊带头人代表现场分享了非遗工坊建设经验,国家级非遗项目荣昌夏布、侗族刺绣及一些省级非遗项目亮相“非遗工坊典型案例展”。获评2022年“非遗工坊典型案例”的66家非遗工坊涉及纺染织绣、食品制作、雕刻塑造等多类非遗项目,覆盖了44个脱贫县、5个国家乡村振兴重点帮扶县,是全国2500余家非遗工坊的代表,体现了各地非遗助力乡村振兴的经验成效。(中国文化传媒集团研究院)
版权声明:凡注明“来源:中国西藏网”或“中国西藏网文”的所有作品,版权归高原(北京)文化传播有限公司。任何媒体转载、摘编、引用,须注明来源中国西藏网和署著作者名,否则将追究相关法律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