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西藏网 > 即时新闻 > 时政

在上海浦东,看长三角技术创新如何跨越“死亡之谷”

发布时间:2023-05-08 09:58:00来源: 上观新闻

  作者:任俊锰

  允许财政资金为技术消费买单

  浦东新区是上海乃至中国走向世界的“窗口”,也是世界了解中国的“窗口”。6日,“中国式现代化的长三角实践”网络主题采访上海站活动聚焦浦东新区,先后采访调研了张江机器人谷、长三角国家技术创新中心、金桥5G产业生态园、陆家嘴软件园等园区、科创载体和企业。其中,总部位于上海张江科学城的长三角国家技术创新中心,是世界观察长三角科学技术转化的绝佳“窗口”。

  长三角国家技术创新中心是国家科技部批复、上海长三角技术创新研究院牵头,联合江苏、浙江和安徽相关机构共建的综合类国家级技术创新平台,于2021年6月正式揭牌成立,是贯彻落实国家创新驱动发展战略、长三角一体化发展国家战略的重要战略科技力量。

  长三角国创中心定位于从科学到技术的转化,将国家战略部署与长三角区域创新需求有机结合,产学研协同推动科技成果转移转化与产业化,坚持“研发作为产业,技术作为商品”的理念,为长三角区域产业发展提供源头技术供给与转化服务,服务区域企业创新转型发展。其中,上海长三角技术创新研究院成立于2021年4月,负责长三角国家技术创新中心总部建设运营,按市场化导向、平台化职能、章程式管理、企业化运作、一体化发展的思路,全力推进各项建设任务。

  长三角国家创新中心正致力于建设长三角区域科技体制机制改革“试验田”。截至今年5月,长三角国创中心已在上海和江苏布局建设92家专业研究所,拥有研发人员近15000多人,涉及新一代信息技术、新材料、装备制造、生物医药、能源与环保等领域,转移转化技术成果近6000项,服务企业累计超过20000家;与长三角地区310家细分领域龙头企业成立“企业联合创新中心”,解决企业技术需求超过440项,合同金额约14亿元;与海外78所高校和创新组织建立战略合作,对接解决国内企业技术需求,与16家在华外资企业建立“全球创新合作伙伴”,构建开放创新生态;与国内77所高校院所合作培养产业基础人才,搭建产教融合人才培养共同体,累计培养工程类硕博士5579人次;对标国家科技自立自强,聚焦前瞻性、引领性、有望填补国内空白的原创性技术,通过“拨投结合”方式培育孵化68个重大产业化技术创新项目。

  在这块试验田上,不少创新策略被提出并实践,比如“拨投结合”方式支持引领性、颠覆性技术项目。长三角国创中心聚焦前沿早期风险度高、市场判断失灵、但有可能对未来产业和行业产生颠覆性影响、填补空白的一类技术项目,为此选聘项目经理团队,孵化成立核心团队绝对控股的项目公司,在项目公司早期给予科研经费支持。项目完成既定研发目标,若未获得市场融资,结题验收,宽容失败;待项目完成既定研发任务并启动融资时,前期国创中心支持资金按市场投资价格转化为公司股权。通过国创中心专业研判,利用财政资金给予前期投入支持,加速技术成熟,推动更多前沿性、颠覆性、原创性技术跨越“死亡之谷”,引导市场资本参与战略性新兴技术领域投资。

  受益于这块试验田,不少科学技术创新得以开花结果。长三角国创中心江苏产研院瞄准第三代半导体外延装备的国产自主可控,引入“碳化硅外延设备”核心团队组织实施自主研发,以拨投结合方式孵化成立重大项目公司“芯三代半导体科技(苏州)有限公司”,并推动上海优势研发资源和江苏产业配套整合,迅速开展技术攻关和产业化。经过一年多努力,顺利完成首台外延设备样机下线,相比国外同类产品,其具有高性价比、高产能等优势。2022年底,公司获B+轮融资,估值近20亿元,国创中心江苏产研院最初支持的2550万元现已增值至1.17亿元。

  长三角国家技术创新中心副主任、上海长三角技术创新研究院党委书记谭瑞琮表示,长三角一体化发展中,上海是国家战略科技力量建设的主力军,始终扮演着“龙头”角色,发挥着独特的引领、辐射和带动作用。因此,要进一步发挥上海全球科创中心的优势,强化全球创新资源配置能力,不仅代表上海、更代表整个长三角,加大力度引进汇聚全球优质创新资源,推动更高水平对外开放。此外,苏浙皖地区应鼓励本地企业主动对接上海、南京、杭州和合肥等地的高校、科研院所、国家实验室、重大科技基础设施等科创资源,加强产学研协同创新。政府加强政策机制引导,利用好“揭榜挂帅”“赛马”等机制,允许财政资金为技术消费买单,谁出题、谁出钱,谁接题、谁用钱,打破科研财政资金支持科技创新的地域局限,不断丰富科创共同体建设,让资源在长三角区域畅通流动。

  本次“中国式现代化的长三角实践”网络主题采访上海站活动于5月5日-9日举行,接下来还将深入青浦、闵行、松江等区调研采访,用镜头和笔触探寻、记录中国式现代化的长三角故事。

(责编:李雅妮)

版权声明:凡注明“来源:中国西藏网”或“中国西藏网文”的所有作品,版权归高原(北京)文化传播有限公司。任何媒体转载、摘编、引用,须注明来源中国西藏网和署著作者名,否则将追究相关法律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