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字浙江”创新提质奋力向前(高质量发展调研行)
数字经济为高质量发展注入澎湃动力
“数字浙江”创新提质奋力向前(高质量发展调研行)
本报记者 韩 鑫 窦瀚洋 窦 皓
两组数据,印证浙江数字经济发展实力和潜力——
2022年,浙江省数字经济核心产业增加值达到8977亿元,比上年增长6.3%,较“十三五”初期实现翻番,占GDP比重提升至11.6%;产业数字化指数连续3年位居全国第一。
数字经济事关国家发展大局。浙江数字经济发展“领跑”,得益于前瞻视野、超前谋划。早在2003年,“数字浙江”便开始布局建设,并作为“八八战略”的重要内容部署推进。发令枪早早响起后,浙江在数字经济赛道上不断提速,在2017年部署实施数字经济“一号工程”的基础上,2022年再推升级版,为数字经济发展加油续力。
“领跑”背后,更有一张蓝图绘到底的驰而不息。行走浙江,深切感受到,数字经济正加速拥抱千行百业,为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注入澎湃动力。
往“高”攀升,产业数字化不断推向深入。
浙江绍兴,一场数字化改造后,越新纺织印染生产车间焕然一新——设备之间信息互联、运行数据实时监控、染化料助剂自动输送,每个机台的运行状况可实时掌握……
“把生产挪到‘云’上,重塑了企业竞争力。”公司董事长濮坚锋算了笔账,数字化生产后,公司将减少约10%的能耗、15%左右的人工,产品合格率也能进一步提升。“为抢占国际高端市场,公司累计投资5亿元更新升级原有厂区。”指着崭新的厂房,濮坚锋介绍,目前一期项目已正式投产,后续改建项目完成后,将具备年产值10亿元的产能。
以“产业大脑”打造“未来工厂”,让传统产业转化为先进制造。如今,在绍兴柯桥,这个印染产能占全国40%的产业基地,织造印染“产业大脑”已接入企业超1800家,基本覆盖全区印染企业,推动行业生产效率提升8%以上、能耗降低超10%。
柯桥实践,刻录下浙江制造业向高端化、智能化、绿色化转型的坚定身影。“截至目前,浙江已建设细分行业‘产业大脑’96个,累计建设未来工厂52家、智能工厂601家,将产业数字化不断推向深入。”浙江省经信厅副厅长叶健松说。
向“新”进军,数字产业化释放更多活力。
踏步、奔跑、后空翻……杭州高新区(滨江)“智慧e谷”展示区内,一台通体黝黑的智能机器狗灵活展示各种动作,工作人员介绍,“通过搭载智能伴随系统,人机交互更加融洽安心,新款产品上市广受青睐。”
数字企业聚木成林,数字产业活力迸发。漫步“智慧e谷”,数字产品应用场景丰富:兼顾性能和能效的硅立方液体相变冷却计算机,计算密度和节能水平全球领先;杭州市交通局指挥中心项目系统平台整合海量交通管理信息,每天可实时交换数据约4亿条……
瞄准“数字经济+硬科技”融合发展方向,拥有数字安防、集成电路、智能计算等6个千亿级数字产业集群的浙江,正面向人工智能、区块链、元宇宙等新兴领域,前瞻性布局一批“新星”产业群,持续提升数字产业能级。
以“融”提效,数字技术深度融入千行百业。
春夏更替,正是樱桃成熟季。宁波余姚梁弄镇横坎头村,果农何达峰在60亩樱桃地里忙得脚不沾地。“靠着咱‘五彩梁弄’数字平台,线上一键下单,不愁销路。”何达峰告诉记者,今年产值预计在150万元左右,纯利润能有20多万元。
何达峰口中的数字平台,是2021年由梁弄镇和中国农业银行宁波分行共同打造的宁波市首个镇级数字乡村平台,集成了乡村治理、吃住行游等便民服务,一经推出便广受好评。上线两年来,已有151家商户入驻,全年交易流水累计达2733.9万元。
以“浙里办”数字化应用作为群众、企业办事总入口,实现“统一规范、一端集成、全省共享”;依托能源大数据中心,国网衢州供电公司接入物联网采集终端1400余个,实时归集工业企业全品种能源消耗数据……从农业到制造业,从政务管理到社会治理,数字技术全面融入各行各业,创造新业态新模式,持续助力高质量发展。
站在新的起点,浙江亮出数字经济发展新目标:今年,浙江省委提出“以更大力度实施数字经济创新提质‘一号发展工程’”,并提出到2027年,浙江数字经济增加值和核心产业增加值将分别突破7万亿元和1.6万亿元,实现“双倍增”。
大力推动产业能级、创新模式、数字赋能、数据价值、普惠共享实现新跃升,浙江正在努力打造数字经济高质量发展强省的新征程上奋力向前。
(人民网记者张丽玮参与采写)
版权声明:凡注明“来源:中国西藏网”或“中国西藏网文”的所有作品,版权归高原(北京)文化传播有限公司。任何媒体转载、摘编、引用,须注明来源中国西藏网和署著作者名,否则将追究相关法律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