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西藏网 > 即时新闻 > 时政

麦收时节丨老王的夏收:朝着新的方向

发布时间:2023-06-20 10:26:00来源: 央广网

  央广网北京6月19日消息(记者沈静文 河北台记者李芳 邢台台记者崔铁宁)据中央广播电视总台中国之声《新闻和报纸摘要》报道,农业农村部小麦机收调度显示,全国麦收进度已过九成五。湖北、河南、山东、河北……各地麦收捷报频传,许多跨区作业农机手,眼下也到了“收工”的时候。

  之前的节目里,我们跟着“夫妻档”农机手王孝滨、王爱学在河南周口鏖战,在山东淄博老家收麦,接下来是他们今年麦收的最后一站——河北邢台。特别策划《麦收时节》持续聚焦《老王的夏收》,19日推出:《朝着新的方向》。

  河北省邢台市南和区,傍晚6点30分。前一站,王孝滨和王爱学收完了山东淄博老家的麦子。

  天还没黑,邢台市南和区三思镇东大村一家合作社的负责人魏志平迎出来。

  王孝滨:晚上我们带有行李,带有帐篷。

  魏志平:不用,你们能不能在一起住?夫妻,有房间。

  王孝滨:有房间,那太好了。

  第一次打交道,魏志平主动张罗起王孝滨夫妇的住处。这是南和区开镰的第6天。魏志平的1100亩小麦刚到时候,就等着王孝滨夫妇提速收割。

  王孝滨:你要敞开了干,我能干300亩。

  魏志平:300亩一天?

  依魏志平的经验,一台收割机一天能收150亩地,“300亩一天”,王孝滨报的数让他直嘀咕。想着“明天自然见分晓”,魏志平和王孝滨定好了第二天的收割时间,上午9点到晚上8点。

  一个月来,天天6点多起来收麦子的王孝滨,好容易捱到9点。

  王孝滨:他这个时间安排跟别人有点不一样,根据人家的意愿。

  时间不一样,麦子的收法一样。王孝滨开上收割机,王爱学骑上一路运来的摩托车,前方的麦田,陌生又熟悉。

  记者:亩产能到多少?

  魏志平:1000多斤,这几年肥料用得也好,基本上都在1000斤左右。

  魏志平一眼不错地看着,一会儿工夫,他知道王孝滨说的一天300亩不是吹牛。

  魏志平:王师傅这人挺实在,割的质量还是比较高,也不掉籽,麦茬也低。我没想到王师傅这车这么快,一辆车顶小车两辆还多。

  连收带卸,3亩地用时不过10分钟,70亩麦子也不过是一上午的事儿。

  接下来的麦子,收得更顺当。王孝滨的速度,魏志平头一回见识。

  两辆运粮车跟不上王孝滨的收割速度,魏志平措手不及,又调了一辆农用三轮车过来。他暗下决心,一是明年还得请王师傅,二是,两辆运粮车配王师傅不够,明年得加。

  王孝滨:我打算收秋的时候再给你帮忙。

  魏志平:一定要来,每年都要过来,最好是一年两季。

  这一趟回家,再出远门就是秋天了。抢收完毕,王孝滨和王爱学坐在田边,一阵阵热风吹过,他们心里轻快。

  王爱学:这比去约会浪漫多了,每天在地里约会我们两个都是拿着对讲机,不停地讲话。

  王孝滨:我就感觉开着收割机,拉着自己的媳妇出门,挺高兴。

(责编:李雅妮)

版权声明:凡注明“来源:中国西藏网”或“中国西藏网文”的所有作品,版权归高原(北京)文化传播有限公司。任何媒体转载、摘编、引用,须注明来源中国西藏网和署著作者名,否则将追究相关法律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