碧琉璃瑞烟笼罩——浅谈官式建筑中的琉璃瓦
作者:张汀(文化和旅游部恭王府博物馆馆员)
中国古代建筑具有悠久的传统和辉煌的成就。与建筑相关的非遗项目有不少,其中,“官式建筑营造技艺(北京故宫)”应该是最为人所熟知的。作为我国最大的古代宫殿建筑群,故宫在建造维修的过程中,形成了一套具有严格形制规定和完整传承谱系的宫室古建筑营造技艺。它由瓦、木、土、石、油漆、彩画、镶嵌、裱糊各工种匠作技艺组成,俗称“八大作”,营造中选料上乘,工艺严谨,宫殿各部位的做法和施工工序都有严格的定式。正是由于工艺技术的保证,以故宫为代表的中国宫殿,才能在数百年间始终保持其华贵精美、壮丽辉煌的建筑特色。
除故宫外,北京还有一处官式建筑营造技艺的非遗保护单位,那就是坐落于风景秀丽的什刹海南岸的恭王府,它由府邸和花园两部分组成,占地约6.2万平方米,有古建筑1.78万平方米,布局规整、工艺精良、楼阁交错,拥有各式建筑群落30多处。作为我国规模最大且唯一全部对外开放的清代王府建筑群,是中国官式建筑的典型代表作之一。其府邸始建于清乾隆四十五年(1780年),距今已有240余年,是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国家5A级景区、国家一级博物馆。2021年5月,官式建筑营造技艺(恭王府)被列入北京市第五批市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名录。恭王府博物馆自此也有了新的角色,担负起了新的重任。
清代王府主要传承明朝规制。定都京城后,在康熙二十九年,清朝颁布首部《大清会典》和《会典事例》,其中就王府营造规制有明确要求。清代王府属于官产,由清内务府管理,工部主持营造,形式为多个单体四合院组成,沿一条主轴线排列,形成一连串的几进院落。其中亲王府品级较高,规模较大,大门屋顶用筒瓦、大脊、设吻兽,垂脊上设仙人走兽,山墙上做排水沟滴,大门漆红色,每门金钉六十有三,梁枋施彩画。主轴线上的正房被称之为“殿”,其上琉璃瓦为绿色,建筑中红、金、绿、灰各色映衬,雕梁画栋,金碧辉煌。这也是人们走进恭王府的二宫门,映入眼帘的银安殿给人们以深刻印象。
光鲜亮丽的琉璃瓦,充分展现了中国古代传统审美特色,也是很多人心目中明清官式建筑的标志。作为辽、金、元、明、清五朝故都,琉璃在北京大量的宫殿、园林、陵墓、佛塔、寺庙等建筑中随处可见。
北京琉璃烧制始于辽代,到了元代初期,在位于北京城区的琉璃厂开设了官窑,烧制琉璃瓦;明代建设内城时,因需修建宫殿,就扩大了官窑的规模;到明嘉靖三十二年修建外城后,这里变为城区,琉璃厂便不宜于在城里烧窑,而迁至门头沟区的琉璃渠村,但“琉璃厂”的名字则保留下来。
清乾隆年间,门头沟官窑出现兴盛局面。琉璃渠村的琉璃烧造技艺系由山西省榆次县赵姓琉璃世家传入北京,窑场按清代工部规制烧造琉璃,这一规制一直被视为标准官式烧制法。一件琉璃制品一般要花费十多天时间,经过二十多道工序才能烧制完成。烧造琉璃需选用钳子土,经过粉碎、筛选、淘洗、炼泥成型,晾干后入窑烧胎,俗称“素烧”,然后施以釉色,再入窑烧造,称为“彩烧”。
传说琉璃的发现与越国名臣范蠡有关。当年,范蠡为越王监造王者之剑(即青铜“越王勾践剑”),从矿渣中发现了琉璃,因其色彩斑斓,便与剑一起献给了越王。越王将这种物质赐名为“蠡”,并将其又赏赐给了范蠡。后范蠡将它制成首饰,赠予西施。西施赴吴时,泪水滴在“蠡”上,日久天长,人们可见首饰中似有泪光流动,故名为“流蠡”,后将其名讹传为“琉璃”。
美丽的器物自然会有美丽的传说。但这个传说确实有几分道理。琉璃的确是在冶炼青铜器的过程中,由于使用石英砂作为辅料,在混合了草木灰之后,经高温熔化而产生的副产品。到了北魏,西域匠人带来了先进技术,优化了琉璃烧造,可惜之后技艺失传。直到隋代著名工匠、外散骑侍郎何稠经反复试验,终于做出了琉璃成品。就这样,选材制作成本不高、隔水排水、色彩丰富的琉璃,越来越多用在了建筑的屋顶上。它有着“有色同寒冰,无物隔纤尘”的漂亮外表和优秀质感。故宫的黄、恭王府的绿、天坛的蓝,通过琉璃瓦的颜色,我们可以清晰看出建筑的等级和功能。
“碧琉璃瑞烟笼罩”(王实甫《西厢记》),历经不断改进,琉璃瓦成为我国传统建筑上不可或缺之物,为气派的屋顶增光添色。琉璃瓦伴随建筑本身矗立千百年,与榫卯椽梁一道,体现着建筑主人的地位,展现着中国传统审美趣味,展示着丰富的艺术价值,为后人留下璀璨的文化瑰宝。
《光明日报》(2023年07月07日 16版)
版权声明:凡注明“来源:中国西藏网”或“中国西藏网文”的所有作品,版权归高原(北京)文化传播有限公司。任何媒体转载、摘编、引用,须注明来源中国西藏网和署著作者名,否则将追究相关法律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