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亮夜间经济 提升城市活力(消费视窗·探寻市场新亮点)
创新消费场景,丰富消费体验,增强消费动能
点亮夜间经济 提升城市活力(消费视窗·探寻市场新亮点)
本报记者 王云娜 刘晓宇
逛夜市、吃夜宵、去夜游……夜间经济成为满足消费者个性化、多样化需求的重要方式,在促进服务业加快复苏、释放消费市场潜力、提升城市魅力方面发挥了积极作用。今年以来,各地各部门纷纷出台相关政策举措,促进夜间经济发展,激发夜间消费活力。夜间经济有哪些新亮点、新场景、新模式?如何打造更加完善的夜间经济生态系统,更好助力扩大消费?记者进行了采访。
夜间消费需求旺盛,丰富城市内涵,提升综合竞争力
华灯初上,乘船夜游成为游客在山东枣庄台儿庄古城旅游的文旅体验新选择。伴着一曲曲鲁南小调,挂着红灯笼的摇橹船,摇曳在碧波荡漾的水街水巷。与古城景区一墙之隔的渔灯巷也热闹起来,总长888米、总建筑面积12万平方米的特色街区,集聚了美食小吃、非遗文化等各种业态,吸引游客前来参观打卡。
“白天参观,晚上休闲,旅途更加丰富了。”刚刚在台儿庄古城看完一场夜间演出的北京游客刘霞说。以打造地标性“夜间经济”集聚区为着力点,台儿庄古城每天有15场不同风格和类型的演出,其中夜间演出11场。今年“五一”假期,台儿庄古城共接待游客30.67万人次,其中过夜游客量约占总游客量的80%。
作为城市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夜间经济繁荣程度是一座城市经济便利度和活跃度的晴雨表。数据显示,我国有60%的消费发生在夜间,当日晚6时至次日凌晨2时,已成为许多居民消费的“黄金时段”。进一步扩大内需,夜间经济成为备受关注的发力点。
在湖南长沙市,夜幕降临,走进雨花区圭塘河畔的溪悦荟商业街区,五彩灯光点亮了两岸夜色。“早就听说这里风景好,终于有机会来感受一下。”晚上8点半,在溪悦荟新开的状元人家衡东菜餐馆,游客谷诗祥说。
从新能源汽车展到电子数码产品展,从潮流书店到特色餐饮,溪悦荟丰富的夜间业态,吸引了众多游客前来。街区投资建设运营方、中建五局溪悦荟项目总经理方孜瑜介绍,溪悦荟注重体验、场景化、微度假、开放式的商业,开发了互动风车、天幕广场、爱心桥、夜光跑道等网红打卡点。
在福建福州市,晚上7点,鼓楼区市民严涛换上运动鞋,带着从江西赶来的好友出门体验“夜福州”。在美食街达明路,肉燕、鱼丸、海鲜锅边等各色美食十分诱人。“每晚卖200多碗鱼丸,今年夏天游客更多。”一家连江特色鱼丸店老板陈阿妹说。百米之外,历史文化街区三坊七巷流光溢彩,一盏盏红灯笼映照着往来游人的身影;乌龙江边,沿江景观带晚风阵阵,不少市民前来聚会休闲……
夜间经济成为文旅消费市场上的新亮点。文化和旅游部专项调查显示,受高温及目的地夜间旅游产品不断丰富等影响,今年端午假期参与夜间游的游客比例达22.3%,较2022年同期大幅提高7.9个百分点。美团、大众点评数据显示,端午假期前两天,夜间消费较上年同比增长95%。
“夜间经济成为丰富城市内涵、吸引外地游客、提升综合竞争力的重要方式。”商务部国际贸易经济合作研究院研究员关利欣认为,城市生活节奏加快,工作时间之外的夜晚成为人们放松和社交的重要时段。同时,城市功能逐步从生产转向消费,旅游观光、购物、娱乐等服务消费需求加速释放。
场景模式持续创新,增加有效供给,释放消费潜力
“夜间旅游不仅景色更美,内涵也更丰富。”在福建福州市台江区“福”文化主题街区,34栋古厝建筑引入福文化博物馆、福文化会客厅、百福长廊广场、福禄艺术中心等一批福文化标志性项目,以及福茶、福味、福艺、福乐、福创等33个福文化主力店,众多消费新场景给消费者带来新体验。
去年8月,文化和旅游部公布第二批国家级夜间文化和旅游消费集聚区名单,新确定123个国家级集聚区。数据监测,端午节期间,243个国家级夜间文化和旅游消费集聚区夜间客流量3625.3万人次,平均每个集聚区每夜4.97万人次,较2022年同期增长38.8%。
激发夜间经济消费潜力的关键,在于增加有效供给。各地紧跟消费升级趋势,结合特色美食、购物娱乐、户外运动、旅游民宿等业态,运用大数据、云计算、移动互联网、人工智能等现代信息技术,不断创新夜间体验消费项目,丰富夜间经济业态模式,更好满足人们个性化、多层次、品质化的夜间消费需求。
夜间消费新场景越来越多——
露营音乐会、街舞表演、航拍秀……在山东枣庄薛城区,丰富的消费新场景,吸引市民前来体验。薛城区文旅局负责人表示,下半年将继续通过举办音乐会、马拉松比赛等多种文旅融合产品,进一步满足市民多元化、多层级和品质化的夜间消费需求,激发消费市场更大潜力。
不仅是在城市,夜间经济在乡村同样精彩。蝉鸣声声,山东济宁梁山县大路口乡商业街人流涌动。“家门口就有夜市,很方便,也丰富了夜间生活。”当地居民陈琪说。总长1000米、拥有200余个门市的商业街,成为居民夜间就餐、开展文化娱乐活动的好去处。肉夹馍、冷饮、烧饼、麻辣香锅……种类丰富的特色小吃,让小镇居民的夜间生活更有滋味。
夜间消费新模式持续创新——
“我的夜间消费主要是在家吃美食、看球赛。”北京朝阳区八里庄社区居民王超说。他是资深足球迷,每逢重要的足球比赛,总是邀请几位朋友一起观看。这之前,他会提前去采购一批食材和饮料,和朋友们分享。
据销售火锅烧烤食材为主的锅圈食汇门店的数据显示,今年以来,全国各地夜宵档下单的数量同比明显提高。在世界杯、冬奥会等体育赛事举办期间,夜间门店订单会出现较大幅度增长。为了更好满足消费者购买夜宵的夜间消费需求,锅圈门店延长了全国门店营业时间,平均延长2—3小时。
消费需求个性化、多样化,夜间消费的模式也更加多元。从“舌尖美食”到“参观游览”再到“文化体验”,线上团购线下消费、24小时即时零售等消费新模式持续激发了夜间需求,也进一步拓展了商户经营范围和时长。
夜间消费新业态不断涌现——
晚上9点,在福州仓山区历史文化街区烟台山,26岁的郑玲怡正忙着为客人制作特色茶饮。“街区一开业,我就来创业,夜晚生意更好。”郑玲怡说。烟台山商业漫步街以“城市文脉中轴,百年摩登重现”为主题,分布着文化展示与体验、游览、购物、餐饮、休闲娱乐等多元潮流业态。
夜间经济的业态正随着消费升级不断更新。网商银行发布的一份报告显示,在经营业态方面,夜间经济多点开花,从简单的吃喝逐步转向夜玩、游、购等多种形式,差异化经营空间大。相关企业数据显示,除了火锅、快餐、便利店之外,特色文创等潮流业态的夜间营收实现较快增长。
因地制宜,合理规划,激发夜间经济更大的活力
我国夜间经济未来的空间仍然很大。促进夜间经济健康发展,需要企业、政府和消费者共同努力,创新消费供给、优化消费环境,打造更加完善的夜间经济生态系统。
护航夜经济,各地在不断探索。北京、上海、广州、天津、重庆等地结合国际消费中心城市建设,发布促进夜间经济发展的若干措施,举办夜间消费节等系列活动,激发城市活力。北京发布《北京市促进夜间经济繁荣发展的若干措施》,升级夜间经济“3.0版”政策;天津举办“津夜有你”第三届天津夜生活节,打响“夜津城”品牌;上海将鼓励发展夜间经济作为《上海市加快经济恢复和重振行动方案》的重要内容。
2020年以来,福建福州市推出《福州市夜色经济体验示范街区建设提升专项行动方案》等一系列方案促进城市消费增长、释放夜间消费潜力。福州市商务局有关负责人介绍,福州市共投入7亿多元的资金,建设了各有特色的15个夜色经济体验示范街区,涵盖了旅游观光、文化演艺、餐饮购物、休闲娱乐、体育健身、文化教育等多元业态。
湖南大力发展夜间经济等消费新业态新模式,促进消费扩容提质。去年10月印发的《湖南省推动“夜经济”高质量发展进一步扩消费促就业的若干意见》,从加强“夜经济”规划布局、建设消费场景、培育消费品牌、拓展“夜经济”就业渠道、完善“夜经济”配套服务、强化“夜经济”政策支持等8个方面引领夜经济高水平发展。
在湖南长沙市,天心区成立夜间经济服务中心,从每晚8时至次日凌晨2时,采用驻点办公与巡查办公相结合的工作方式,通过设立“夜间管家”,多方协调联动推动夜间经济发展。芙蓉区成立夜市企业管理服务有限公司,对夜市进行市场化运作与管理。如今,总长1140米的扬帆夜市容纳500多个摊位,日均人流量为4万人次,高峰期日流量可达10万人次。
湖南省商务厅有关负责人表示,将按照《湖南省推动“夜经济”高质量发展进一步扩消费促就业的若干意见》要求,加强与相关部门的统筹协调,切实解决制约夜经济发展的短板,推动湖南夜经济高质量发展,助力消费扩容升级。
“提升夜间经济热度,关键在于创新供给、打造品牌。”中国贸促会研究院市场研究部副主任张继行说。夜间经济不只是简单的“吃喝玩乐”,已逐渐成为融合购物、饮食、住宿、文化、娱乐、体育、康养等多行业的新业态。要在完善相关配套设施和服务的同时,因地制宜发展夜间经济,合理规划空间布局,避免千篇一律,增加更有特色、有新意的供给,激发夜间经济更大的活力。
(贾司瑒参与采写)
版权声明:凡注明“来源:中国西藏网”或“中国西藏网文”的所有作品,版权归高原(北京)文化传播有限公司。任何媒体转载、摘编、引用,须注明来源中国西藏网和署著作者名,否则将追究相关法律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