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西藏网 > 即时新闻 > 时政

安不安全?价格贵吗?服务质量高吗? 对于托育服务,孩爸孩妈提出“灵魂三问”

发布时间:2023-07-24 10:07:00来源: 法治日报

  编者按

  促进婴幼儿托育服务高质量发展,事关千家万户,牵系民族未来。

  “十四五”规划明确提出“发展普惠托育体系,健全支持婴幼儿照护服务和早期发展的政策体系”,并将每千人口拥有3岁以下婴幼儿托位数4.5个纳入“十四五”时期经济社会发展主要指标。

  为深入了解近年来我国婴幼儿托育服务发展状况,法治经纬版聚焦需求端和供给端,采访不同地区家庭在婴幼儿托育方面的需求、托育服务新业态发展现状及挑战,并在此基础上探索构建社会共担的婴幼儿照料服务体系,以期实现“幼有所育”“幼有善育”。敬请关注。

  本报记者  文丽娟

  本报实习生 郑 婷

  “虽然有亲戚帮忙,但二宝刚出生要耗费太多精力,没有太多时间陪伴大宝。”今年5月,家住湖南省怀化市的谢女士刚添了二孩,然而大女儿还没有到入园年龄,怎样才能更好地照顾两个孩子,这让她犯了难。

  无奈之下,谢女士和家人商量后,一致决定将大女儿送往托育班。

  在孩子15个月大时,家住广东省韶关市的董女士便开始考察家附近的托育机构——她决定再过3个月就将孩子送到机构去。“虽然家里有老人照顾孩子,但容易溺爱,还是送到托育机构,才能科学育娃。”

  “家里的4个老人都没有退休,我和孩子爸爸都有工作,请保姆费用不低且不专业,还是把孩子早点送去托育机构好一些。”在北京市朝阳区工作的唐女士,在孩子3个月大的时候就作了这个决定。

  《法治日报》记者近日随机采访北京、广东、湖南、山东等地100个家庭发现,家长们的托育诉求日趋多元化:从双职工家庭无人照料到选择专业看护、减轻老人负担,从培养孩子自理能力到为孩子创造社交空间,从日常生活照护到开展早期启蒙教育……

  国家卫生健康委员会发布的数据显示,我国有超过三成的婴幼儿家庭有托育需求,但入托率仅为5.5%左右。记者注意到,安全、价格、服务质量等诸多因素,成为影响家长送托的主要原因。超半数接受记者采访的家庭希望,有关部门明确托育机构的注册登记要求,定期检查相关资质,同时大力培养早教和学前教育人才。

  托育需求强烈

  担心安全问题

  在今年“婴幼儿照护周”主题宣传活动暨首都托育宣传活动启动仪式上,国家卫生健康委员会人口家庭司家庭处相关负责人介绍,2022年,我国0至3岁婴幼儿数约3200万,其中有入托需求的家庭超过三分之一,北京、上海、广州等一线城市有入托需求的家庭超过三分之二。

  家住广东省汕头市的童女士就是其中一员。她的孩子今年2岁,已经入园一月有余,在此之前,孩子是交由奶奶照顾。“老人带孩子肯定更加贴心、精细,但也容易溺爱孩子。我们希望在经济条件允许的情况下,将孩子送去托育园,科学掌握一些生活技能。”童女士说。

  但她也有一个顾虑:孩子这么小,还不太会说话,送去托管安全吗?

  为了做好功课,充分保障孩子的安全,她花了一周时间在第三方点评网站挑选了整体评价排名前十的10家托育机构,从位置方便、资质、安全等维度进行了详细比较,又前往机构进行实地考察,和老师面对面咨询,试听了三四节课,最终确定了孩子的托育机构。即便如此,孩子正式入园后,她仍然不放心,“这一个月几乎每天都在担心孩子,在园里会不会受欺负,有没有磕到,入口的东西安不安全……简直魔怔了”。

  江女士在广东省韶关市工作,她的孩子刚满7个月,孩子白天交给爷爷奶奶,下班后她自己照顾。作为医院手术室的一名护士,江女士的上下班时间不固定,常常忙起来连吸奶的时间都没有。在高强度的工作压力下,她感到自己没有足够的精力照顾好孩子,而且爷爷奶奶的身体也不太好,长时间照看吃不消。

  可即便如此,江女士也没有将孩子送往托育园的打算,“主要原因是不放心,网络上经常曝光一些宝宝被虐待的案事件,宝宝的安全不能得到很好的保障”。

  在湖南省长沙市工作的温先生前不久刚升级为爸爸,他坦言,孩子照料愈发成为困扰家庭几代人的问题。

  “孩子现在8个月大,满月后一直交给奶奶照顾,从早到晚一刻都不能离开视线,老人非常辛苦,只有等我们夫妻两人下班回家后才能接手。”温先生说,身边有不少朋友在孩子1周岁至2周岁阶段将孩子送往托育园,他也正在考虑这一安排,老人只需接送,可以减轻不少负担。

  在温先生看来,选择托育机构,最重要的是安全,“刚学会走路的孩子活泼好动,能否保证其身体健康及饮食安全?”

  记者在采访中发现,温先生的担忧也是许多家庭的顾虑。大多数家庭在挑选托育机构时,场地及设施安全性,育婴员、保健员、营养员等从业人员的资质,地理位置,机构规模与经营资质等是受访者比较看重的因素。

  有调研结果也显示,“距离”是影响家庭送托意愿的关键因素,82.8%的家长认为理想的托育机构应位于居住社区内。

  托育价格偏高

  普惠供给不足

  挑选托育班时,在广东省深圳市工作的华女士费了好一番功夫。“我们家附近的托育机构费用普遍较高,好不容易找到一家万元以下的,每个月8000元。没办法,只能咬咬牙把孩子送过去。”

  华女士和丈夫是双职工,她父母原本在帮她照顾孩子,但最近老家有事,孩子姥爷回去了,姥姥一个人既要带娃,又要做家务。为了减轻姥姥的负担,华女士只能选择将孩子送到托育机构。

  为了选到一家价位合适、服务可靠的托育机构,家住山东省青岛市的王女士直言“费了大劲”。她在1个月内反复考察了10多家机构。

  “条件好的机构大多是集团化办学,每月费用6000多元,收费2000元至3000元的大多是小机构。”王女士说,她和丈夫是普通上班族,月薪为5000元左右,高昂的托育费确实让家庭吃不消。

  除了托育费用偏高,托育机构数量不足也困扰着很多职工家庭。

  家住山东省曲阜市的张先生发现,他家附近有10多所公立和私立幼儿园,可0至3岁婴幼儿托育机构只有5家,且均为市场化机构。离家最近的托育机构,开车也要10多分钟,“早晚高峰堵车,接送孩子一趟就要花20多分钟,非常不便”。

  家住广东省深圳市的李女士则选择了一家具有普惠性质的托育园,每月托育费3800元,餐费800元。但这样的好事不是每个家庭都能有幸“碰上”。李女士说,这个园区近60个托位几乎供不应求,园区有不少工作人员也想将宝宝送过去,但需要排队,还不一定排得上。

  而华女士告诉记者,女儿所在的托育大班,20多个托位,平时只有10多个孩子。

  他们的经历,折射出我国当前0至3岁婴幼儿面临的托育难现状。有调研数据显示,我国超过三成婴幼儿家庭存在强烈的入托需求,而3岁以下婴幼儿入托率仅为5.5%左右。目前,托育机构以社会力量投资为主,九成是营利性机构,绝大多数地方的托育服务收费超出家庭可负担能力。

  接受记者采访的家庭中,有近六成受访者希望降低收费,加大普惠性托育服务机构供给。另有三成受访者表示,如果服务质量有所提升,则可接受提高收费。

  需求日趋多元

  期待服务质量

  既要有的“托”,还要“托”得好。随着对孩子重视程度的提升与科学育儿理念的深入,家长们越来越看重托育机构的专业性。

  多位受访者提出,“不仅希望能有人帮忙带孩子,更希望孩子能在专业指导下健康成长”。办学性质、安全保障、地理位置、价格高低、内外环境、师资水平、照护内容等,都成为影响家长选择托育机构的考量因素。

  家住湖南省益阳市的钟女士有一个16个月大的女儿,平时白天由外婆照顾,晚上下班后由钟女士夫妇俩照顾。她计划在孩子20个月左右时,将她送至托育机构,“虽然老人能够照顾好孩子的衣食起居,但是小朋友也需要圈子,也有社交需求”。

  作出这个决定后,只要闲下来,她便在小区附近的托育机构溜达,了解相关事宜,包括是否具有正规的营业执照及相关证件、是否租用专门的场地进行托育服务、有无早教课程提供、托育机构的教育理念等。“为了孩子健康发展,这些信息必须全面掌握。”

  对于照护内容、课程设置等,钟女士认为,托育机构应将重点放在语言文字教育(说话、识字等)、生活教育(吃饭、穿衣等技能)和运动能力(独立行走等)等方面。

  “托育服务内容需要详细了解。如果仅是简单的生活料理的话,祖辈或育儿嫂照料也能做到,希望托育机构能提供科学合理的启蒙教育。”钟女士说。

  一个有意思的现象是,记者统计发现,如果受访者是男性,他们会更关注孩子能否在托育机构培养吃饭、穿衣等生活技能;如果受访者是女性,她们会更关心孩子说话、识字等语言文字教育。

  记者注意到,有过托育经历的家庭对该选择基本满意:“宝宝已经从半日托过渡到全日托,很喜欢和班上的小朋友们一起玩耍,要接他回家都恋恋不舍”“孩子在家吃饭总要追着喂,入托后能自己吃饭了”“刚入园时孩子哭我也哭,现在已经适应了,还交了好多新朋友,回家还会和我们分享”……

  “近年来,我国托育服务发展取得了积极成效,但托育工作发展不平衡不充分问题仍然突出,仍有大量家庭的托育需求未能得到满足。”在今年“婴幼儿照护周”主题宣传活动暨首都托育宣传活动启动仪式上,国家卫生健康委员会人口家庭司家庭处相关负责人介绍,截至2022年年底,全国托育机构约7.5万家,约有350万个托位,千人口托位数约2.5个,“OECD(经合组织)成员国3岁以下婴幼儿入托率平均为35%,其中有11个国家超过50%,而我国仅为6%左右,还是有很大差距”。

  在上述负责人看来,与过去相比,现在越来越多的家庭不再是“有地方送、有人带就行了”,而是向往高品质的保育,希望托育机构能够提供生活照料、安全看护、平衡膳食、习惯养成和早期发展机会,从而促进婴幼儿身体和心理的全面发展。

(责编:李雅妮)

版权声明:凡注明“来源:中国西藏网”或“中国西藏网文”的所有作品,版权归高原(北京)文化传播有限公司。任何媒体转载、摘编、引用,须注明来源中国西藏网和署著作者名,否则将追究相关法律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