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研数值预报 为打赢提供坚实保障
【最美新时代革命军人】
深研数值预报 为打赢提供坚实保障
——记国防科技大学气象海洋学院某研究所研究员张卫民
光明日报记者 刘小兵光明日报通讯员李百洋 韩雪
八月的长沙,天气十分闷热。国防科技大学气象海洋学院某研究所,刚刚出差回来的研究员张卫民,来不及擦干额头上的汗水,就在办公室忙碌起来。这次外出,张卫民从用户那里带回了保障难题,为了尽快破解它们,张卫民带领团队发起了新一轮科研冲锋。
参军30余年来,这样的工作节奏是张卫民的常态。这些年来,他一直在数值预报领域精耕细作,他所在的团队实现了数值预报核心技术自主可控,有力提升了大气海洋数值预报保障能力。
从古至今,气象始终是战场环境中最为复杂多变的核心要素,武器装备越精良,对气象条件也越敏感。“气象预报得准不准,对战争结果有着很大影响。”在大气海洋环境保障领域潜心钻研、追求创新,成为张卫民不变的使命与责任。
1989年,硕士毕业的张卫民加入了数值预报团队,这是张卫民第一次正式接触数值预报。那时,在数值预报并行计算方面可以参考的资料少得可怜,很多时候必须是“摸着石头过河”。为了打造自主高性能计算机上高效运行的数值预报系统,张卫民不知疲倦地学习专业资料,虚心求教气象专家,不仅加班是常态,遇到难题时“白加黑”更是家常便饭。经过多年的艰苦努力,团队终于研制成功数值预报高效软件。
新形势带来新任务,新时代带来新要求,从2010年开始,张卫民专注于新一代数值预报技术的研发,他和团队攻克了一个又一个难关,解决了一个又一个难题,实现了预报准确率等核心指标重大提升。2015年,已近50岁的张卫民又开启了海洋环境预报保障领域的研究。他利用长期在大气环境预报领域研究的优势,积极布局海洋环境保障前沿,将数值预报向海洋拓展。
在大家眼中,张卫民似乎有用不完的精力和无限的工作热情,像“火车头”一样带领团队朝前发展。与此同时,他还致力于培养气象与海洋全维度的数值预报人才。“张老师平时很严肃,但是在跟我们讲问题时非常耐心细致。”如今已是团队青年骨干的余意说,只要有技术问题向张卫民请教,他都非常热情地给予指导。团队青年骨干张泽回忆说,记得有一次与张卫民老师出差,一路上,他从孙子兵法中“知天知地”的战术战法,谈到第二次世界大战中诺曼底登陆背后的气象条件作用,再谈到火箭发射等重大任务中如何利用数值预报辅助选择发射时间窗口,并与大家交流新路子新方向。“每次和张老师出差,既是对日常工作的机动小考,也是对科研方向的开拓思考。”
“气象、海洋两个维度的耦合是联合作战的重要考量。”从教30余年,张卫民培养的优秀科研人员有60多位。在张卫民心中,培养更多精通全维度数值预报保障任务的人才是一项长期的工作。他希望更多年轻人能在关键技术上不断突破,提升一体化保障水平。
《光明日报》(2023年08月14日 02版)
版权声明:凡注明“来源:中国西藏网”或“中国西藏网文”的所有作品,版权归高原(北京)文化传播有限公司。任何媒体转载、摘编、引用,须注明来源中国西藏网和署著作者名,否则将追究相关法律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