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西藏网 > 即时新闻 > 时政

安徽:“烟火气”点燃“夜经济”

发布时间:2023-09-05 10:13:00来源: 中国文化报

  8月20日晚,皖北重镇阜阳市夜空璀璨,“520”安徽文旅惠民消费季皖美之夜暨点“靓”夜阜阳主题活动启动,全省各地文旅部门相关负责人与现场6万多名游客一起,感受夜间经济消费热潮。据悉,7月29日,安徽省委、省政府召开安徽省旅游高质量发展大会,明确大力发展夜食、夜购、夜游、夜娱、夜读、夜展等业态,培育一批国家级文化和旅游消费示范城市、旅游休闲街区、夜间文化和旅游消费集聚区。安徽加强引导,综合施策,打造了一大批近悦远来、主客共享的夜间经济消费新空间,在推动文旅产业高质量发展方面进展明显。

  统筹区域协调,推动高质量发展

  发展夜间经济,安徽有深入的产业布局思考。在近期召开的安徽旅游高质量发展大会上,安徽省委书记韩俊指出,从产业基础看,安徽旅游业规模效益稳步提升,但短板弱项依然存在,优势和潜力尚未充分释放。

  安徽文旅产业区在一定程度上存在皖南热、皖中温、皖北冷的局面。区域存在发展不平衡的问题,急需找到促进协调发展的抓手,同时要将皖北地区厚重的文化充分转化为产业优势。同时,皖北庞大的人口规模,对高品质文旅消费有迫切的需求。据统计,皖北所辖阜阳、亳州、宿州、淮南、淮北、蚌埠6市有近3000万人,在地文旅消费潜力巨大。

  民有所呼、我有所应。以发展夜间经济为突破口,将皖美之夜启动仪式放在阜阳,发挥当地文化优势,采取科技手段,用消费者喜闻乐见的方式,引导高品质的文旅产品和服务供给,既能提升皖北当地城乡居民的文化获得感,又能发挥区域人口多、在地消费能力强的长处,促进文旅产业高质量发展。

  阜阳市委副书记、市长胡明文表示:“下一步将加快打造具有辐射带动功能的特色夜消费街区、具有区域标识度的‘夜经济’场景,着力构建城区、街区、景区、商区‘四位一体’的夜间经济体系,以‘文化味’‘烟火气’创新消费场景、培育消费热点、释放消费活力。”

  今年以来,皖北各市将发展夜间经济政策“前置”。阜阳市坚持“政府搭台、企业唱戏、全民参与”,成立“阜阳市繁荣夜经济,推进文旅商融合高质量发展领导小组”;淮北市加强政策扶持、选树示范品牌、坚持招大引强;蚌埠市持续策划举办节会赛事,拓展夜间文旅消费场景……

  推出一揽子政策引导产业发展

  近年来,安徽连续开展夜间文旅消费“四个十佳”场景评选活动,评选出十佳夜游景区、十佳夜娱活动、十佳夜读空间、十佳深夜食堂,推动“吃住行游购娱”产业链条一体发展。“我们要打破夜间经济是吃饭经济、购物经济的误区,认识其实质是一种消费经济的转型升级和城市生活的美好体现,包括了饮食、观光旅游、购物、娱乐、体育健身、阅读学习、艺术欣赏等多元形态。”业内专家认为,发展夜间经济是一项系统工程,需要各级政府和市场主体共商共建共享,做到从产业中来到产业中去,实现产业链的闭环。

  2019年,首届中国夜间经济论坛落户安徽芜湖市,聚全国之智探索夜间经济的发展模式。安徽省文化和旅游厅突出顶层设计,举办“5·20”文旅惠民消费季、评选“皖美消费新场景”、开展“安徽有礼”旅游文创商品大赛、举行安徽夜间文化和旅游消费宣传推广大会……一揽子政策落地,营造全省发展夜间经济的浓厚氛围。

  政策引领,品牌活动示范,让安徽各地夜间经济发展呈现澎湃动力。数据显示,8月20日晚,阜阳各大街区、景区企业主体积极配合开展主题活动,当晚带动直接消费达1000余万元,间接消费达3000万元。截至8月29日,黄山市主城区屯溪三大街区本年度人流量已突破1800万。

  “文化+科技”赋能夜间文旅消费新业态

  在阜阳精品夜游线路上,“双清左岸·遇见”网红步道采用光影科技,融入历史人文元素,打造“鎏光丹虹”“星月可鉴”“欧苏画卷”“诗书长廊”等网红打卡点,让游客流连忘返。

  在芜湖古城,全国最古老的城隍庙仍香火兴旺,城内53处历史建筑保存完好,明清时期的整体布局和传统的商业风貌令人印象深刻。在淮北市隋唐运河古镇,以隋唐时期民居古建风格为基调,以运河文化为核心,同时结合淮北地域文化,形成古镇浪漫休闲区、核心演艺区、运河大观园、民宿客栈等多种业态,成为皖北旅游文化地标。

  在西递古村,如梦光影秀令人沉醉。西递夜游以“西递传奇”光影秀为主要载体,依托徽州建筑特色和色彩,集合声光电科技手段,做到艺术和技术完美结合。在黄山市屯溪区花山世界、花山谜窟园区,以主题夜游为特色,通过科技赋能,巧妙地将文化、科技、艺术与自然山水、千年谜窟进行融合,让人沉浸其中。

  在长三角一体化战略背景下,安徽文旅产业高质量发展驶入快车道,而夜间经济对满足人民群众高品质生活需要、激发消费新活力、培育发展新动能等方面有重要意义。城乡居民的获得感和满意度是促进夜间文旅消费的落脚点,也是文旅融合成果的重要展现。安徽将坚持以“文化+科技”赋能文旅产业新业态,让传统文化资源焕发新活力。(本报驻安徽记者 孔令晖)

(责编:李雨潼)

版权声明:凡注明“来源:中国西藏网”或“中国西藏网文”的所有作品,版权归高原(北京)文化传播有限公司。任何媒体转载、摘编、引用,须注明来源中国西藏网和署著作者名,否则将追究相关法律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