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西藏网 > 即时新闻 > 时政

一部聚焦林业改革的电视剧

发布时间:2023-09-21 10:28:00来源: 人民日报

  作者:任姗姗

  浩瀚林场,皑皑雪原,齐声的号子,切割机嗡嗡作响,灶台边热气腾腾……开场的一个长镜头,上世纪90年代“三道沟”风光扑面而来。在央视一套黄金时段、腾讯视频播出的电视剧《父辈的荣耀》,是一部值得细细品味的剧。

  《父辈的荣耀》聚焦林业改革,通过生活在“三道沟”林场几个普通人家的悲欢离合,折射中国林业沧桑巨变的20年,诠释“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主题。不论是编剧赵冬苓密密匝匝长达60万字的剧本,还是看起来与普通观众颇有距离的林业改革题材,都说明这并非一部容易讨巧的剧。难,恰恰让总导演康洪雷产生创作冲动,因为他选择剧本的第一个标准就是“必须非常难”。

  从军旅题材电视剧《激情燃烧的岁月》《士兵突击》《我的团长我的团》,到改编文学名作《青衣》《推拿》,再到革命历史题材《我们的法兰西岁月》,康洪雷的作品总有让人印象深刻的地方。2006年,《士兵突击》播出后,钢七连的连训“不抛弃、不放弃”成了金句广为流传。

  在北京乘坐地铁,康洪雷会特别留意年轻人用手机播放什么。他发现,看剧的人越来越少,“刷”短视频、购物的人越来越多。“年轻人更关注现实了,充满假定性的故事还能慰藉他们的心灵吗?”《父辈的荣耀》破题思路是,按照艺术规律去讲故事,就让故事依着生活的节奏,从容不迫,娓娓道来。

  《父辈的荣耀》将20年的沧桑巨变浓缩在三代林场人的命运里。以宋留喜为代表的第一代林场工人是拓荒者,在深山老林筚路蓝缕、安营扎寨,“眼瞅着一棵棵树倒下,却没给后人留下福”。以顾长山为代表的第二代林场工人,面对上世纪90年代末的林业减产、限伐,迫切寻找新的出路。以陈兴杰为代表的第三代年轻人重新创业,他们走出“三道沟”,又回到“三道沟”,用知识和智慧回馈养育他们的家乡。

  “思想的转变是最难的。他们曾长期在‘靠山吃山、靠海吃海’的惯性下生活。他们如何面对一系列翻天覆地的变化,如何解决这一系列现实问题?”康洪雷说,这是他的创作初衷。

  提起康洪雷的作品,人们会想到许多有特点的人物,他们真挚、朴素的情感里闪烁的人格光辉,将普通人平淡无奇的生活照得通亮。《父辈的荣耀》里也有牵动人心的顾长山、那存花一家。顾长山夫妇善良、朴实,又有着一股子韧劲,要养育自己的儿子,又接济工友、邻居的孩子,物质并不宽裕,生活磕磕绊绊,但一家人紧紧抱在一起爬坡又过坎。生活并不全是琐碎,是那些代代传承下来的美德支撑他们始终向着希望的方向走去。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的“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勿以善小而不为,勿以恶小而为之”以及深沉的家国情怀,就体现在顾家人的日常里,体现在宋留喜、顾长山和孩子们的选择中。顾家人的喜悦和悲伤有很强的代入感,用观众的话说,让人“笑着、哭着、牵挂着”。

  “演员得像人物,造型得有岁月的斑驳,故事才能让人有切肤之感。”康洪雷邀请林业工人到剧组给演员们上课,讲自己刚入职的状态、工作的细节,展示工服、鞋帽和工具。组织演员去当地体验生活,与工人们交谈,渐渐抹去自己在生活中的影子、表演上的一些惯性。在康洪雷看来,观众之所以会喜欢一个人物,恰恰是因为这个人身上的特色或者说某种局限性。只有每一个人物都有特点,人物的群像才鲜活,一部戏的味道才能出来。

  细节考验导演功力,点点滴滴的细节决定了一部剧的品质。大到剧组依照当年林区人家的状况,1∶1搭出1.8万平方米的“三道沟”,小到房间的内饰、墙与墙的接缝处、工服的搭配,康洪雷要求都得符合当年的状况。拍摄中,林业工人们去剧组参观,很多人感慨“这就是我们当年的生活啊”。播出后,剧中屋檐上的冰凌、灶台边的灰,凡是用心之处都被观众一一捕捉。

  “人们评价那些经典名著,无论诞生在何时,总能被诠释出当代意义。电视剧也许难以匹敌文学的丰厚、哲学的深刻,但不能丧失对生活的洞察。”康洪雷说。让观众通过作品感受人性的美好、获取精神上的滋养,优秀电视剧的醇厚与魅力、创作者的匠心与功力,也许正是源于此吧。

(责编:李雨潼)

版权声明:凡注明“来源:中国西藏网”或“中国西藏网文”的所有作品,版权归高原(北京)文化传播有限公司。任何媒体转载、摘编、引用,须注明来源中国西藏网和署著作者名,否则将追究相关法律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