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西藏网 > 即时新闻 > 时政

非遗体验、送戏下乡……各地出新招带动村级文化繁荣

发布时间:2023-09-22 09:47:00来源: 央视新闻客户端

  为推动乡镇综合文化站创新发展,文化和旅游部日前制定实施方案,要求各地进一步优化基层文化资源配置、广泛组织乡村品牌文化活动、充分发挥乡镇综合文化站阵地作用、加强基层文化队伍建设。其中的一项任务,就是统筹文旅综合性资源,结合各地实际,发挥文化赋能优势。

  在江西婺源县,一大早,江湾村的村民们就在精心准备民俗表演活动“豆腐架”,孩子们穿上古老的戏服,站在卖豆腐的架子上穿街而行,庆祝丰收。

  婺源县江湾镇江湾村村民 朱汉平:我们这是属于乡村自己的一种文化,比如中秋节、春节、国庆节,自发搞“豆腐架”(民俗表演)。

  江湾豆腐架是江西省非遗保护项目,在重大节假日时,这里都有豆腐架巡游活动,每抬架子展示一个人物故事,旌旗彩灯、鼓乐开道,热闹非凡,为游客们送上一场场精彩的民俗盛宴。

  游客 苏女士:以往的话看多了山山水水,但是来到婺源更多看到的是一些文化遗产,感觉更有意义。

  在江湾村刚刚建成的“梨子巷”街区,与非遗文化资源有机融合,将婺源三雕、傩舞、甲路纸伞制作等10多个非遗项目引进,乡村文化活动充实的同时,也助推了乡村旅游的发展。

  近年来,婺源县坚持“以文塑旅、以旅彰文”,充分发挥乡镇综合文化站文化赋能优势,大力发展乡村旅游,依托乡镇综合文化站开展非物质文化遗产搜集、整理和保护,加大对非遗项目与乡村文化以及乡村旅游相融合,达到精神和物质的双丰收。

  婺源县文广新旅局副局长 王卫:村民学习到一些文化活动以后,通过从事旅游活动,也能产生一定的经济效益,使文化和旅游形成了一个良好互动的局面。

  创新乡村公共空间 带动村级文化繁荣

  不少地方因地制宜对老旧乡镇综合文化站进行更新改造,形成了“小而美”的乡村公共文化新空间。一起去河南鹤壁的淇县,看看当地百姓的文化生活新感受。

  鹤壁市淇县高村镇文化站剪纸艺术文化合作社社长 刘朋飞:小朋友可以剪一些兔子、月饼还有五角星。

  家长们在身边加油指导,小朋友们也是一脸的认真劲儿。

  鹤壁市淇县高村镇居民 张家我剪的是“向国旗敬礼”,我剪得可仔细了。

  胜出的家庭领到了象征丰收富足的南瓜和生活红火的辣椒项圈。

  鹤壁市淇县高村镇文化站剪纸艺术文化合作社社长 刘朋飞:看到大家积极性非常高,我非常开心,这说明大家对文化的参与度是越来越高,让更多的村民有条件接触到传统文化。

  除了开展各类的剪纸活动,高村镇文化站还在素养提升、以文化人、平台建设等方面进行创新,打造诗画园林式文化站,拓展了淇园竹文化园、农耕文化园等八处公共文化服务空间,以“孝、贤、廉、德”理念滋养群众文化新生活,不仅让故地换新妆,也注入了“文化力量”。

  鹤壁市淇县高村镇居民 刘希文:孩子最喜欢来这里学剪纸、学画画、练书法。图书馆有电子大屏,孩子在大屏上都可以看书了,多读书增长小孩的见识,这儿现在打造得跟城里一样。

  鹤壁市淇县高村镇文化站站长 王文华:目的就是为了更好地服务乡村居民,通过加强乡村文化空间联动,提高村民文化参与度,改变村民原有的生活方式、生活习惯,以文化为媒,孕育文明乡风、良好家风、淳朴民风,影响和带动村一级文化活动繁荣,助力乡村振兴。

  扎根乡村 壮大基层文化志愿服务队伍

  提高基层文化的建设,在很大程度上要壮大基层文化志愿服务队伍,依托乡镇综合文化站,鼓励退休人员、专业文化艺术工作者、文化艺术爱好者、非遗传承人等群体参与志愿服务。

  在湖南益阳,桃江县灰山港镇依托乡镇综合文化服务站,打造了一支文艺轻骑兵,极大地丰富了人民群众的文化生活。陈源益、苏映霞夫妇是当地中学知名的音乐教师,也是镇音乐家协会的志愿者,从2016年开始,夫妻俩利用业余时间,为广大音乐爱好者进行免费培训,帮助他们系统掌握基础乐理知识、歌唱技巧。

  益阳市桃江县灰山港镇音乐爱好者 孙妙英:有专业老师的指导,这种学习机会对我们业余爱好者来说很难得,我们收获很多。

  桃江县灰山港镇文化综合服务站还成立了作家协会、音乐家协会等等9个文化艺术协会,共有1500多名协会会员。各协会立足自身特色,搭建了各类文化共享平台,为会员们提供展示才华、交流分享的舞台。

  这几天,演员们正在紧张排练花鼓戏《封窑》,为接下来送戏下乡做准备。从2018年开始,灰山港镇文化站组织音协、舞协、曲艺协会的文艺骨干,举办“每月走一村”文艺轻骑兵活动。五年来,这支文艺小分队或自导自演地方特别节目,或以地方白话形式的快板、小品的形式,将文化大餐送到群众家门口,助力乡村文化振兴。

  益阳市桃江县灰山港镇文化综合服务站站长 何鸣:进一步建好、用好、管好综合文化站,发挥文艺轻骑兵的先锋作用,让群众在家门口就能享受多元化的文化服务,同时,创新以“文化+旅游”活动,带动更多人走进乡村,助力乡村文旅产业发展。

(责编:李雨潼)

版权声明:凡注明“来源:中国西藏网”或“中国西藏网文”的所有作品,版权归高原(北京)文化传播有限公司。任何媒体转载、摘编、引用,须注明来源中国西藏网和署著作者名,否则将追究相关法律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