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西藏网 > 即时新闻 > 时政

引领创新 追求卓越

发布时间:2023-10-30 10:23:00来源: 光明网-《光明日报》

  10月27日,中国期刊界迎来了一场盛会。由国家新闻出版署主办,中国期刊协会、上海市新闻出版局、上海大学承办的中国期刊高质量发展论坛在上海举行。论坛以“引领创新·追求卓越:奋进新征程的中国期刊”为主题,设1个主论坛和6个分论坛。各门类、各学科期刊的代表及专家学者共700余人参加论坛,为中国期刊高质量发展凝聚更大共识,探索更优路径。

  做好党刊主题宣传

  作为党的新闻舆论工作的主阵地,党刊要在新思想指导下承担起新的担当,就必须走准走好高质量发展之路,以党刊的高质量发展为不断开创新时代宣传思想文化工作新局面作出贡献,这是每一个党刊人肩负的时代责任。

  《南方》杂志是改革开放前沿和意识形态斗争前沿广东的省委机关刊,近年来荣获诸多奖项。南方报业传媒集团党委委员、副社长,南方杂志社党委书记、社长陈广腾在主旨演讲中介绍,这些成绩,是南方杂志社坚持“四有”目标,聚焦“五度”发力取得的。即坚持守正创新,着力建设有思想、有温度、有功用、有综合传播力和持续发展能力的“四有”智慧型党刊社,聚焦思想高度、报道深度、民生温度、服务力度、传播效度“五度”浓墨重彩做好主题报道,加快探索融合转型的新路径。

  在“奋进新征程 党刊的责任与担当”分论坛上,中央和国家机关工委机关《党建研究》杂志社总编辑李海翔,在题为《推动机关党建理论期刊高质量发展》发言中说,党刊姓党是办好党刊、发展好党刊事业的根本原则。机关党建理论期刊高质量发展必须坚定拥护“两个确立”、坚决做到“两个维护”,自觉同党的基本理论、基本路线、基本方略对标对表,自觉同党中央决策部署对标对表。

  推动学术期刊国际化

  学术期刊国际化可以有效地推动学术领域的交流和合作,促进各领域的知识和技术的传播,从而促进学术创新。

  中国科协科学技术创新部部长刘兴平分析,从国际学术影响力来看,我国科技期刊5年来取得显著进步,学科排名进入国际前25%的期刊由55种增至154种,海外施引次数由14.6万余次增至36.1万次;从重磅成果的发布来看,国际高被引论文数量由243篇增至1032篇,增长3倍多;年度高起点期刊的数量由30种增至50种,填补了多个学科空白。从集群化办刊改革上看,5家试点单位各有特色,呈现了锐意进取、大胆突破的态势,像科学出版社、中华医学会等都取得了很好的发展。

  《分子植物》是中国自己主办的本土的国际化的期刊,2008年创刊,用了十五年的时间成为世界顶尖期刊。作为后来居上的佼佼者,《分子植物》国际化办刊的理念是怎样的?中国科学院分子植物科学卓越创新中心期刊中心主任崔晓峰结合办刊经验进行了分享:《分子植物》建立了国际化办刊团队,包括国际化编委会和一支具有国际视野的专业编辑人才团队,这在期刊发展的不同阶段发挥了重要作用;建立了客观公正和国际接轨的稿件评审制度,始终秉持科学至上为作者服务的理念,为作者提供优质服务。

  上海大学党委书记成旦红则从高校期刊主办单位的角度,介绍了该校着力推进期刊国际化的战略:加强与国际知名出版商的合作,推动期刊“走出去”的步伐坚强有力。

  聚焦期刊集群化建设

  聚焦期刊集群化建设,也是此次论坛重要议题之一。

  湖南省人民政府新闻办副主任黄海在《加强政策支持,推动期刊高质量发展》的报告中分享了湖南的做法:集中优势资源和专业力量,坚持精准精细抓政策扶持,把“好钢用在刀刃上”,以政策推动期刊品牌化、特色化、集群化发展。

  中国科技出版传媒股份有限公司(科学出版社)期刊发展中心主任、北京中科期刊出版有限公司常务副总经理黄延红介绍,科学出版社围绕集约化建设,目前在打造的全流程出版平台上集群了400多种期刊,围绕着学科刊群、机构刊群,做了一系列的重要设计。下一步的重点工作之一就是依托数字化、智能化平台和产品,通过高质量的科技出版服务,支撑有一定规模的学术期刊集群发展。边发现问题,边解决问题,不断迭代,真正提高科技期刊服务的集约化水平。

  中华医学会杂志社社长魏均民表示,杂志社以集群化发展为方向,持续创建新的业务部门,引进各类人才,期刊集群规模逐步扩大,在不断提升集群化服务能力的同时也为行业内的医学期刊提供平台加盟服务,目前杂志社已经有9本学会以外的期刊加盟到平台进行出版和传播。魏均民建议:对集约化试点单位给予与改革配套的期刊管理政策;向集群化试点单位适当增加期刊资源配置,提升期刊出版的竞争力。

  与会专家一致认为,中国期刊高质量发展道路依然任重道远,要开拓新思路、寻找新路径,共绘一流期刊建设的新蓝图。

  《光明日报》(2023年10月30日 09版)

(责编:李雨潼)

版权声明:凡注明“来源:中国西藏网”或“中国西藏网文”的所有作品,版权归高原(北京)文化传播有限公司。任何媒体转载、摘编、引用,须注明来源中国西藏网和署著作者名,否则将追究相关法律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