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西藏网 > 即时新闻 > 时政

丰收季丨辽宁彰武:从1000斤到1000公斤

发布时间:2023-10-31 10:20:00来源: 央广网

  央广网北京10月31日消息(记者刘华栋 姜继媛 郭威)据中央广播电视总台中国之声《新闻和报纸摘要》报道,辽宁是全国十三个粮食主产区之一。今年,辽宁的玉米播种面积达到4100万亩,占到全省粮食播种面积的四分之三。在辽宁省彰武县,通过实施玉米单产提升项目,亩产实现了大幅提升。

  眼下,彰武县阿尔乡玉米收获接近尾声。清晨,在种粮大户孙继刚的玉米田里,联合收割机来回穿梭,“吞”下挂着棒穗的秸秆,“吐”出金黄的玉米粒。望着丰收的景象,孙继刚掩不住嘴角的笑意。他说,就这片田,去年每亩地的产量是1000斤左右,而今年,每亩地的产量翻了一番,达到1000公斤。

  孙继刚:一块钱一斤还2000块钱呢。光种玉米,就多了1000块钱的收入。

  彰武县位于辽宁西北部,沙化土地占当地耕地的一半以上。多年来,彰武县玉米亩产一直徘徊在1000斤左右。

  54岁的孙继刚在这样的沙土地上种粮,一种就是20多年。今年年初,我国启动粮油等主要作物大面积单产提升行动,彰武县作为辽宁省两个试点县之一,实施玉米单产提升工程,孙继刚积极响应。

  在辽宁省农科院玉米所专家的指导下,孙继刚实施密植及水肥一体化技术,今年多下了一倍的种子,合作社种植的15000亩玉米全部实现增产,其中有六成面积,成了前所未有的“吨级田”。

  又一辆运输车采收完毕,来到卸车点。

  饱满的玉米粒像瀑布一样倾泻而下。农用铲车把玉米堆起来,一会儿就堆出了一座“玉米山”。

  村民张博轩的地块就在隔壁,他拿着自家的玉米棒子,向孙继刚请教玉米增产的秘诀。孙继刚耐心地解释说,专家指导的密植和水肥一体精准调控技术对增产有很大帮助,它就像打点滴一样,给每一株玉米定期定量输送“营养液”。同时,实施宽窄行种植法,大大减少了水肥浪费。听了孙继刚的一番介绍,张博轩也下了决心。

  张博轩:整个过程都挺好,我看又给水又给肥,明年我一定跟你干。

  孙继刚:明年咱们一起干。

  农业科技的强力支撑,让昔日贫瘠的沙土地变成了丰饶的“吨级田”。据初步测产统计,今年彰武县20余万亩玉米单产提升项目预计增产达5万吨,增收1.2亿元。

  收割机在一片金色中穿行,这是孙继刚忙碌了一季的收成。他指着路对面的一大片地说,已经和农户达成协议,明年就把这一片流转过来,和自家的地连成更大的一片。

  孙继刚:你看咱们走的这条道了吗?来年这些地我们都种玉米,按每亩6000株,共增加了3万株,这样咱们又增加了1万多斤粮。

(责编:李雨潼)

版权声明:凡注明“来源:中国西藏网”或“中国西藏网文”的所有作品,版权归高原(北京)文化传播有限公司。任何媒体转载、摘编、引用,须注明来源中国西藏网和署著作者名,否则将追究相关法律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