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民间文化艺术之乡”开出机会清单
农舍院坝中,翠竹林盘间,民间文艺美,乡村振兴路。在我国,民间文艺一直是乡村文化振兴的一大财富。作为文化和旅游部设立的文化品牌,“中国民间文化艺术之乡”始终以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发展社会主义先进文化、丰富广大人民群众精神文化生活为目标。日前,“中国民间文化艺术之乡”示范性交流展示活动在四川省成都市崇州市举办,不仅动静结合展示了各地民间文化艺术的魅力,更推出高质量发展机会清单(简称“机会清单”),标志着“中国民间文化艺术之乡”进入崭新发展阶段。
民间文化艺术是富矿
此次在崇州举办的示范性交流展示活动,汇聚了全国37个具有代表性的“中国民间文化艺术之乡”文化艺术项目,以装置艺术、图文介绍、视频展播等方式,现场展示了河南宝丰的曲艺、浙江径山镇的禅茶、四川绵竹年画、辽宁岫岩玉雕、湖北黄陂泥塑、陕西华县皮影制作技艺等10余个优秀民间文化艺术项目。在周边五星村、竹艺村,还有浙江衢州农民画、重庆綦江农民版画、上海奉贤区柘林镇滚灯等展演,现场观众连连赞叹民间文化艺术之精妙。
作为交流展示的一大亮点,此次活动在直观展示之外,专门发布了机会清单。据了解,今年7月,文化和旅游部公共服务司面向全国各省、自治区、直辖市和新疆生产建设兵团征集“中国民间文化艺术之乡”高质量发展机会清单,共收到全国27个省区市共计186个项目机会清单。
随着此次机会清单的发布,“中国民间文化艺术之乡”的项目类型之丰富、合作方式之多元、扶持政策之丰厚等特点逐一呈现。机会清单按主导类型主要分为公共文化服务类项目18个、文化产业类项目66个、旅游类项目25个以及其他类项目77个,涵盖了政企合作、智力合作、技术合作、联合投资、整体运营、品牌入驻等方式,其中项目类型多有交叉,反映出文旅项目多元融合的趋势,传递出乡村文旅产业发展的勃勃生机。同时,属地政府为机会清单配套有规划引领支撑、设立专项资金、制定人才发展办法、搭建共享平台等优惠措施,优先营造良好营商环境,令业界信心倍增。
专家普遍认为,“中国民间文化艺术之乡”发布机会清单,充分认识到民间文艺的“富矿”价值,是健全现代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的有力探索,有利于不断优化城乡文化资源配置,加强统筹公共文化设施软硬件建设,有效推动公共文化服务社会化发展,形成“中国民间文化艺术之乡”高质量发展的格局,不断传承创新中国民间文化艺术。
各方共建更广阔舞台
机会清单的发布,不仅展示了各地特色的民间文艺资源,更带来了一场场推介会,带热了一批批好项目。以“中国民间文化艺术之乡”交流展示为平台,全国商业资源、智力资源、文旅资源等向广袤的乡土聚集,有利于推动传统文化与时代链接,焕发民间文化艺术活力。此外,活动既有项目展示,又有学术交流,更凸显了“中国民间文化艺术之乡”的建设成果,向社会全面展示了民间文化艺术的深厚根基和美好前景,极大增强了人们的文化自信和业界的发展信心。
交流展示活动期间,全国5家代表单位还进行了现场推介,针对乡村发展实际,提出了公共文化服务类、文化产业类、旅游类以及其他类四大方面需求,寻找政企、智力、技术等多方面合作,并举行了四川省崇州市竹艺村乡村振兴示范项目、浙江省宁海县南宋红妆乐园项目、江西省铜鼓县宜春悠然生态农旅园——铜鼓漫画实训基地项目、四川省平昌县“翻山铰子”保护传承与创新利用项目4个示范性项目集中签约。
北京师范大学教授高丙中认为,“中国民间文化艺术之乡”的建设发展是一项综合性的社会工程,常常植根本地资源,又能超越本地化发展。评估或扩大其发展机会,要充分考量和平衡好实践者价值、地方价值、国家价值乃至人类普遍价值,让参与各方都能受益,愿意持续投入。“我们要充分认知到,从资源到项目、项目到品牌的发展是趋势,也是过程。现在,‘中国民间文化艺术之乡’的成果转化还有很大发展空间。一个好的文化项目涉及一地资源能见度、知名度、美誉度,进而形成吸引力、带动消费力。”高丙中说。
持续擦亮文化品牌
每一个“中国民间文化艺术之乡”都有潜力打造各自的IP和吸睛点。机会清单的发布正是人们重新认识和评估其发展价值的契机,也是构建“新名片”、擦亮文化品牌的好时机。
例如,崇州市竹艺村近年来探索走出一条民间文化艺术助推乡村振兴的创新实践之路,通过搭建平台、传承创新、释放价值,持续扩大影响。目前,当地依托竹编文化技艺研习所等传承载体,已开发出竹丝彩绘等300余种创意产品,催生了以丁知竹、红梅竹编为代表的大批竹文化产业公司,2022年崇州市竹产业实现综合产值2.65亿元,较“十三五”末增长近百倍。同时,常态化举办“国际艺术体验季”等活动,推动国际友城青年音乐周等文化IP与竹编跨界合作。尤值一提的是,道明竹编多次作为国礼,被赠予国宾,就在今年7月,还登上第31届世界大学生夏季运动会,参与文化街区氛围营造、城市形象装置造型、外交场合背景布置,充分展现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内涵与韵味。“以机会清单的发布为契机,我们将依托‘中国民间文化艺术之乡’的品牌价值和资源平台,持续提升传统手工艺价值转化能力,以创意设计赋能乡村美空间推动农商文旅体融合发展,努力以文旅产业高质量发展促进乡村全面振兴。”崇州市相关负责人表示。
对以机会清单持续推动品牌建设,北京联合大学教授曾博伟认为,“中国民间文化艺术之乡”的未来发展要把握新资源、新业态、新形象、新机制几大要点。在新资源方面,要从传统的民间艺术资源向各类民间文化资源拓展,从传统的文化资源到与现代文化资源融合,将乡土文化资源和各类资源联动;在新业态方面,要依托民间文化艺术之乡提供的不同场景,去开发诸多新形式、新体验、新内容、新氛围;在新形象方面,可以塑造建筑形象、组织形象等;在新机制方面,要注重激发内生动力,凝聚各方力量,利益共建共享,以此推动品牌化高质量发展。(本报记者 王 彬)
版权声明:凡注明“来源:中国西藏网”或“中国西藏网文”的所有作品,版权归高原(北京)文化传播有限公司。任何媒体转载、摘编、引用,须注明来源中国西藏网和署著作者名,否则将追究相关法律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