个人养老金落地满周年 试点地区有望再扩围
账户开立数超过4000万户,推出产品合计741只,含465款存款产品、162只基金、95款保险产品、19款理财产品……个人养老金制度试点一周年,行业交上“年度答卷”。在开局稳健、四大类产品体系基本形成的基础之上,近期,多家银行已密集开展非试点地区个人养老金账户的预约开户活动,范围涵盖了江苏、山东、广东、云南、陕西等多个省份。这也被业内人士视为试点地区有望扩围的信号。
值得注意的是,在市场对于放开个人养老金账户试点区域预期升温之际,业内人士认为在该制度试行阶段也存在一定痛点,“开户热缴存冷”等问题仍待完善。
“即日起至年底,个人养老金业务预约有礼”“假如每年缴存12000元个人养老金,一年最多可节省5400元税费”……近期,工商银行、交通银行、建设银行等国有大行,民生银行、华夏银行、浦发银行等股份制银行,均对非试点地区个人养老金资金账户预开户推出营销活动,并上线微信立减金、现金红包、抽奖等一系列活动。从目前预约开户活动银行所在地来看,涵盖江苏、山东、广东、云南、陕西等多个省份。
银行提前“跑马圈地”并非没有缘由。江苏银行无锡支行工作人员告诉记者,实行预开户跟个人养老金试点扩围密切相关,“之前无锡被通知会纳入扩围地区。”
2022年11月25日,个人养老金制度在36个先行城市(地区)正式启动实施。“个人养老金制度启动实施已有一年,地方政府、金融监管部门以及银行等商业机构都在为后续试点城市名单的扩大进行积极筹备。”交银基金养老金融发展部总经理刘喜勤表示,部分银行提供预开户服务,后续如果试点城市进一步扩大,能够帮助投资者流畅地完成开户、入金、配置等后续环节。
人社部养老保险司相关负责人此前也透露,将结合先行城市或地区情况,进一步完善个人养老金配套政策,吸引更多人参与并适时推广到全国。
从近一年来北京、上海、广州、西安等36个试点城市或地区情况看,个人养老金制度整体开局有力、起步有序。
人社部数据显示,截至6月底,全国36个先行城市(地区)开立个人养老金账户人数达到4030万人,相较于2022年末的1954万人,实现了翻倍增长。个人养老金“货架”也在快速扩容,截至16日,已有20余家公司的95款产品纳入个人养老金保险产品,储蓄、基金、理财类产品也历经多轮扩容,分别达到465只、162只和19只。
中国邮政储蓄银行研究员娄飞鹏对记者表示,个人养老金制度让投资者的选择更丰富,同时也在试点过程中让金融机构对个人养老金投资者有更多的了解,为后续创新更具针对性的金融产品积累了经验,对后续完善个人养老金政策也奠定了基础。
尽管市场巨大且关注度颇高,但个人养老金“开户热缴存冷”的情况依然存在,不少用户在谈及账户的使用情况时仍表示,“不会用”“没有需求”。
人社部数据显示,截至今年一季度末,全国3038万人开立个人养老金账户,其中只有900多万人完成了资金储存,实际缴费人数仅为参加人数的31.37%;储存总额182亿元,人均储存仅2022元,距离12000元缴纳上限显然存在距离。
从产品业绩表现来看,多数投资者目前也难以收获满意体验。以基金类产品为例,Wind数据统计显示,截至11月16日,包括今年新成立基金在内的共162只产品中,收益最高的“平安稳健养老一年Y”成立1年以来总回报为3.32%。
招联首席研究员董希淼指出,银行在个人养老金开户方面过度营销,吸引了大批“薅羊毛”的用户开户,但个人养老金对这部分人群的吸引力较小,因而缴存意愿不大。另一方面,虽然目前个人养老金金融产品已有存款、基金、保险、理财等四大类,但总体而言,每个大类下面的具体产品相对还是偏少。
中央金融工作会议已明确将“养老金融”纳入“五篇大文章”之中,因此,后续如何提高个人养老金的参与积极性,特别是如何推动开户人群进一步缴费、购买养老金融产品,成为亟待解决的问题。
董希淼建议,下一步应进一步优化调整个人养老金制度。财政税务部门、金融管理部门应该在税收优惠、产品准入等方面采取更多的支持政策,比如,对个人养老金产品实施税收递延政策后,整体税率还可以进一步降低。
此外,业内认为也可以考虑适时将第二、第三支柱打通。中国社会保障学会养老金分会副会长胡兵认为,目前我国已具备二、三支柱融通发展的基础条件,两者均采用完全积累制和EET税收优惠模式,账户内资产均归属参与人,且参与人群高度重合,二、三支柱融通发展也是国际通行做法。
“年金和个人养老金各有优点,二者自由转换可匹配不同人群的养老需求。”博时基金首席市场官吴燕卿同样建议,在账户制下将第二、三支柱养老金打通,使其协同发展。这样一方面可以解决当前个人养老金最迫切的资金来源的问题,另一方面也可以解决目前不同企业年金计划间相互转移接续困难的痛点,提升人们参与年金与个人养老金的效率。
版权声明:凡注明“来源:中国西藏网”或“中国西藏网文”的所有作品,版权归高原(北京)文化传播有限公司。任何媒体转载、摘编、引用,须注明来源中国西藏网和署著作者名,否则将追究相关法律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