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小戏小剧打起擂台见本事
11月6日至7日,2023年山东省群众性小戏小剧擂台赛在临沂市举办,来自山东各地的33部作品同台竞技,展现近年来群文创作的代表性成果。
因为时间短、内容接地气、演出形式灵活,小戏小剧在民间具有深厚的群众基础。近年来,山东各级文化和旅游部门加大扶持力度,推动小戏小剧从创作、演出再到惠民的全链条提升。同时,擂台赛也暴露出当前基层创作的一些问题,需要进一步关注思考。
火热的生活走上舞台
此次擂台赛中,讲述农村现实题材故事的作品超过九成。从传统技艺助力乡村振兴,到基层社区人居环境整治,再到敬老爱老,广大群众文艺创作者通过手中的笔和所见所感,绘出了新时代的“山乡图景”。
在广大乡村,因喜事摆酒席导致的攀比之风时有发生。柳琴小戏《摆大席》讲了乡村倡导移风易俗、鼓励简办婚礼的故事:主人公怕简办婚礼孩子不高兴且让村民说闲话,执意要大操大办;即将结婚的小两口用“狮子大张口要彩礼”的方式巧妙劝说老人,用省下的钱进行创业,最后皆大欢喜。该剧情节虽然简单,但是呈现了乡村现实生活的一个典型现象:孩子与父辈之间的认知不同。
小品《全面曝光》更具现代生活的元素。故事由“半斤枣的误会”引发,将当下深深影响基层群众生活的直播加入进来,引发观众对社会上“借免费量血压行骗”“日常交易缺斤短两”等诚信问题的思考。
此外,聚焦传统技艺传承的山东梆子小戏《锦缘》、讲述乡风文明建设的四平调小戏《邻里冤家》、展现黄河巡护员敬业精神的小品《黄河边的故事》等,都在舞台上绽放异彩。
擂台赛现场观众程克平说:“很多作品讲的都是身边事,看着亲切。特别是通过地方小剧表演出来,让人感觉既有‘辣味儿’也有‘甜味儿’,就是现实生活的写照。”
警惕角色塑造“脸谱化”
参加此次擂台赛的作品是山东16地市文旅部门、文化馆等单位精心创作或挑选出来的,是当地群文创作水平的具体体现。从擂台赛整体效果而言,搭建了相互学习的平台,但更多的是找到了小戏小剧创作普遍面临的几个问题。其中,角色塑造“脸谱化”尤为突出。
比如在一部红色主题的小剧作品中,创作者试图塑造革命战争年代党员领导干部与民众、战士同吃同住同劳动的情景。类似场景,在那个年代比比皆是。但是创作者并没有抓住核心,一味拔高,甚至让角色在干农活时都要“双手掐腰”“讲出一番大道理”。
在另一部讲述驻村第一书记故事的作品中,“脸谱化”问题更为明显。故事的立意在于赞扬赴基层开展帮扶工作的党员干部的敬业精神,但是舞台上,角色与民众的交流、角色本身的工作智慧、角色家庭的付出等等,完全没有表现,都是角色在“大发感慨”、喊口号。
业内文艺评论家指出,塑造企业家就是西装笔挺、豪气冲天;塑造“老革命”就是一身旧军装、老泪纵横;塑造农民工就是头戴安全帽、脚踩旧布鞋……对于舞台而言,角色塑造固然有一定程式,但是套路化的化装、规定动作的表演、喊口号似的台词,对塑造人物没有丝毫帮助,甚至起到拖后腿的作用。
还是得扑下身子采风
山东省文化和旅游厅公共服务处相关负责人表示,此次擂台赛既检阅了全省小戏小剧创作的总体情况,也反映出一些问题,比如剧本创作还需加强、舞美设计需更贴合剧情、演员表演应更加投入等。
与生活的关联度,是此次擂台赛相关专家评委比较关心的问题。有的作品看似写的是农村事,但无论是服装、台词、理念,都和当下的乡村格格不入。相反,有些作品虽然舞美设计水平不高,但是演员的台词、剧目所反映的主题与现实社会高度契合,兼具泥土气息和时代印记,受到观众的热烈欢迎。比如,茂腔小戏《山乡归雁》,比较真实地体现了乡村的发展情况:有些大学生想要回家创业,但是担心周围人的看法;地方党委、政府应进一步加大扶持,鼓励更多年轻人参与到乡村振兴中来。
重视小戏小剧创作,是山东群文系统的优良传统。近年来,以推动公共文化服务高质量发展为目标,山东省文化和旅游厅鼓励各地加大小戏小剧创演力度,以低成本换来大效益。
山东省文化和旅游厅相关负责人介绍,将以擂台赛举办为契机,号召更多创作者关注现实生活,到火热生活中采风,将最鲜活、最灵动、最真实的故事,艺术化呈现在舞台之上,起到“举旗帜、聚民心”的作用。(本报驻山东记者 苏 锐)
版权声明:凡注明“来源:中国西藏网”或“中国西藏网文”的所有作品,版权归高原(北京)文化传播有限公司。任何媒体转载、摘编、引用,须注明来源中国西藏网和署著作者名,否则将追究相关法律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