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西藏网 > 即时新闻 > 时政

美的种子破土而出、向阳生长

发布时间:2024-01-17 10:08:00来源: 光明网-《光明日报》

  多地中小学把美育融入教育教学活动全过程各环节——

  美的种子破土而出、向阳生长

  编者按

  美育是审美教育、情操教育、心灵教育,也是丰富想象力和培养创新意识的教育。日前,教育部印发通知,要求全面实施学校美育浸润行动,包括实施美育教学改革深化行动、教师美育素养提升行动、艺术实践活动普及行动等。通过持续努力,推动形成全覆盖、多样化、高质量的具有中国特色的现代化学校美育体系。

  让我们走进六地中小学美育课堂,共同感受美的魅力。

  【一线讲述】

  一笔一画 用心书写美

  讲述人:浙江省杭州市临平区临平第一小学校长 龚国建

   临平第一小学创办于1908年,是一所百年老校。作为“全国书法教育实验学校”“浙江省书法教育实验基地”“浙江省首批书画艺术特色学校”,学校始终坚持“为每一个孩子创造美好的未来,让每一个孩子留下幸福的童年回忆”的办学理念,充分发挥书画的育人作用,创建以美育人的筑梦空间。

   在我们学校,每一面墙都会“说话”,墙上的每一幅作品背后都有故事。校园设有“曲水流觞”“楷书碑廊”“水墨书香”等书画环境,每学期都组织学生进行墙面作品更换。学校还建有小浪花艺术馆,展示往届学生留下的众多书画、雕塑作品,为孩子们的童年留下五彩斑斓的纪念。

   在一次书法教学中,教师梁锦波以“善”字为切入点,引导学生共同呈现“百善图”。师生还就“百善孝为先”进行探讨交流,让传统美德通过书写的形式在孩子们心中扎根。

   少年儿童美育的场所不应局限于学校,更应延伸到家庭和社会。孩子们将书法作品带回家,也把翰墨文化带到父母身边,他们和长辈聊书法、话文化、同书写,这种美育的互动让孩子们收获了更多美好。

   学校每年都举行面向社会的项目化主题展、现场书法赛等大型活动。雄强古朴的篆书、方圆浑厚的隶书、稳健疏朗的楷书、古意盎然的行草……一笔一画间,千古名篇在孩子们笔下“流淌”,其中的智慧不断滋养孩子们乘风破浪、勇毅向前。

  田野采风,体验美的乐趣

  讲述人:江苏省南京市栖霞区八卦洲中心小学教师 朱琍琍

   初识农民画,孩子们很兴奋。采挖野菜、河塘嬉戏、田间拾穗,这些五彩斑斓的画面,让农村娃娃找到了熟悉的感觉。孩子们一改平时作画的畏难情绪,学习劲头十足。这也让我找到了更加贴近农村孩子的美育内容。

   很快,我在学校成立了农民画社团,孩子们争相报名。每周三和周五下午,成为大家最喜欢的“艺术时光”。为了进一步学习,我和美术组的老师来到南京市六合区冶山街道著名的农民画之乡,拜访农民画家丁广华。丁老师一语点醒了我,他说:“画好农民画,你得先了解农村生活呀。”

   于是,我带着孩子们去田野采风。在“游水乡”中,孩子们捕捉桃红柳绿的自然之美;在“访民间”中,孩子们体会新农村建设的发展之美;在“忆流年”中,孩子们体验四时耕作的勤劳之美;在“颂家风”中,孩子们领悟忠孝仁义的传承之美。可以说,农民画为农村孩子打开了一扇认知的大门,也让他们对家乡多了一份眷念和热爱,对传统文化多了一份理解和认同。现在,孩子们成了农民画的“小粉丝”“代言人”,为宣传家乡不遗余力。

   我相信,“你若盛开,清风自来”。在美育的百花园里,每一朵小花都将绽放最美的姿态。

  非遗美育,爱上传统文化

  讲述人:湖北省武汉市育才怡康小学校长 吴亚玲

   2008年,我成为育才怡康小学的校长。我发现,中小学教育中对荆楚文化的传承存在很多不足。就拿江汉平原皮影戏来说,如此兼具趣味性与观赏性的艺术形式被人们逐渐遗忘,学生们对汉剧、武汉杖头木偶更是知之甚少。“要让非遗文化活起来,走进校园、走进孩子们的世界”,成为我和同事们努力的方向。

   于是,我前往湖北潜江,几次登门拜访,请来了非遗传承人,在校园里上演了一场场江汉平原皮影大戏;还把老师送去非遗基地,从大师教老师,到老师学成归来教学生,年复一年地播撒了成千上万颗火种。

   如今,校园里与皮影戏、汉剧、木偶戏三大非遗项目相关的学生社团很受欢迎,活动内容也丰富多样,仅皮影戏一项,就包括皮影制作、配音、编剧、表演等。在皮影人物的一颦一笑间,孩子们的艺术兴趣得到激发,审美能力得到提升。

   学校还以信息技术赋能非遗课程,用智能化手段开展美育浸润行动。学校建设了非物质文化遗产云端数字资源库和互动体验场馆,让孩子们更好地探索美、感受美、享受美。

  用好“活教材”,美育之花灼灼开

  讲述人:湖南省长沙市雅礼实验田汉学校党总支书记、校长 马明

   我们学校坐落于长沙县果园镇,这里是我国近代戏剧的奠基人、国歌词作者田汉出生的地方。这些年,我们充分挖掘田汉故里、浔龙河畔的乡土资源,开发美育课程,用好美育“活教材”。

   每个学年,新生的开学第一课活动都会在田汉文化园开展。在这里,孩子们可以听到具有震撼力的国歌演奏,观赏田汉最经典的戏剧作品,沉浸式体验中国近现代戏剧的无穷魅力。

   一开始,我们没有戏剧教师,就把当地专业的戏剧大师请进学校。例如,我们聘请张帆兼任戏剧教师。在他的指导下,学生在课堂上进行剧本分析、角色塑造、台词表达。“以前只有在过节时才能看到家乡人唱湘剧、听花鼓戏。”八年级学生谈思宇每当看到湘剧,都会被深深吸引,“接触戏剧后,让我更加了解传统文化,从心底感到骄傲和自豪。”

   学校还和长沙县戏剧曲艺家协会成为结对共建单位,定期开展戏剧教学活动;和湖南省儿童艺术剧院、湖南省少年儿童图书馆、长沙县田汉文化园创新性开展“馆团融合”“景团合一”的合作模式,联合打造文旅小剧场,共同推出一系列精品文旅演艺和研学课程,将美育深植于地方特色文化的沃土之中,也融入每个孩子的心灵中。

   此外,学校地处浔龙河畔,两岸绿树成荫,四季花香四溢——这里是开展美育的天然课堂。学生们可以近距离观察花草树木,充分感受田园风光,在这个天然的课堂里,完成从欣赏美、感受美到传播美、创造美的升华。

   现如今,越来越多乡村学校把美育课程开到田间地头,把课堂安放在富饶大地,让学生们在感悟自然、体悟文化中成长。

  开掘“源头活水”,经典诵读润心田

  讲述人:宁夏银川市湖畔中学校长 李红华

  “东临碣石,以观沧海。水何澹澹,山岛竦峙……”每天上午大课间体育锻炼后,孩子们在操场整齐列队、大声喊诵,美的种子在这琅琅读书声中孕育、发芽。

  喊诵是我校美育教学的特色项目。我们把中华古典诗词、红色历史故事等制作成喊诵手册。课间活动中、放学回家路上,学生们你一首、他一段,在诵读经典中,感受语言美、人文美。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就是滋养美育的“源头活水”。学校开设社团活动之初,我们就尝试增加“花儿”、秦腔等传统民歌和戏曲课程。一开始,老师心里也没底,事实却带给我们很大惊喜。社团老师告诉我,第一次教学生唱传统民歌,孩子们毫不扭捏地开嗓,还有板有眼地吊起了嗓子,满脸的自信。

  记得一次校园喊诵,正赶上诵读毛主席的诗词,孩子们的声音铿锵有力,例行检查的老师也不自觉地跟着诵读。当时,一个念头在我脑海中闪现:这首诗就是毛主席在红军长征翻越六盘山时创作的,为什么不带着学生实地感受诗词的魅力呢?

  于是,2023年秋季学期,我们从银川出发一路向南到达六盘山下。登顶的过程中,有人提议,“崇山峻岭,松涛阵阵,不如对首诗”“蓝天白云,红旗漫卷,回去作幅画吧”。返校后,有人执笔写感悟,有人创作山水画,还有人发动社团伙伴创排话剧,把长征的故事搬到舞台上。

  以美引善、以美导真、以美怡情,离不开美育教师无形的引导和影响。为提高教师的美育素养,学校专门开设“第二课堂”,鼓励教师根据兴趣爱好,选修合唱、书法等,并开展阶段性才艺测评。在浓厚的文化艺术氛围浸润下,教师综合素养不断提升,带动整个校园形成充满活力的育人氛围。

  下一步,我们还会对接艺术场馆,丰富美育内容,鼓励学生在艺术体验中探究美好、增强自信。

  传承正声雅音,让音乐与时代同频共振

  讲述人:重庆南开中学高级教师、南开国乐团指挥 钱静

   “红岩上红梅开,千里冰霜脚下踩……”重庆南开中学校友阎肃创作的这首《红梅赞》,可谓家喻户晓,它的旋律陪伴着我成长。2021年,在学校支持下,我们南开国乐团约请重庆青年作曲家段婧根据歌曲《红梅赞》,创编了琵琶竹笛双协奏曲《忆红梅》。乐团随即展开排练。

   这一段的拉弓很长,需要注意手腕的绝对稳定;弹拨声部这段快板很难,需要加强……在排练过程中,两位主奏者始终不在状态。为此,我们专门组织了一场《红岩》主题讲解会,同学们把知晓的红岩故事分享出来,共同体会革命志士坚定的信仰。在一次次排练中,大家变得更加成熟,合作互助也不断强化。最终,一首《忆红梅》摘得重庆市学生艺术展演一等奖。

   南开国乐团成立于1999年,前身是1942年重庆南开中学建校后成立的“正声国乐社”,是重庆市第一支中学生民族管弦乐团。多年来,学校植根于民族文化的美育传统,将校歌中的“以铸以陶,文质彬彬”作为美育理念的基础,开展选曲、鉴赏、演奏、创作、体验等乐教实践,让学生走进民族音乐旋律之中,感受音乐的力量。每周一和周五下午,在学校津南村1号,一个古雅的独立四合院里,同学们都会认真地排练。我们陆续邀请艺术家走进南开,让师生近距离地欣赏不同的艺术。

   看着孩子们不断从乐团出发,迈上一个个不同的人生舞台,我感到特别欣慰。让青春的音符在追求美的征途上汇聚成时代强音,我们一直在路上。

   (项目团队:光明日报记者 张胜、陆健、苏雁、王建宏、张锐、龙军、禹爱华、张文攀、闫磊、张国圣、李宏 光明日报通讯员 刘欣然、李杰)

  《光明日报》(2024年01月17日 07版)

(责编:李雨潼)

版权声明:凡注明“来源:中国西藏网”或“中国西藏网文”的所有作品,版权归高原(北京)文化传播有限公司。任何媒体转载、摘编、引用,须注明来源中国西藏网和署著作者名,否则将追究相关法律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