寒假开学如何衔接 来听专家老师支招
目前寒假已进入尾声,今年广州中小学开学日和春节假期几乎无缝衔接。临近开学,有的孩子却出现了失眠、嗜睡、头晕、恶心等生理反应,这究竟是何原因呢?为此,广州日报全媒体记者专门请教多位中小学老师和专家,请他们来给广大家长和学生支招。
专家支招
如何快速从过年状态转换到开学的常态?广州市妇女儿童医疗中心儿童保健部梁晶晶副主任医师给出了七点建议。
一是作息避免过于偏离平日作息。放假期间,孩子作息时间可以稍微和日常有些不同,但整体作息不要太混乱,如晚上一两点才睡、早上10点多才起,对于孩子来说就过于颠倒了。开学前两天就要按照平日作息调整过来。
二是要做好电子产品使用的管控。过年期间家长也休息,正好可以利用这段时间更多地陪伴孩子。不要在大人聚会时把孩子扔给“电子保姆”。孩子对电子产品是缺乏抵抗力的,假如无节制地使用,有可能会导致过于依赖而上瘾,难以进入开学的状态。
三是合理安排假期作业的时间。春节期间不少孩子会跟着家长走亲访友或者外出旅游,未必每天都有固定的做作业时间。而今年过完节后到开学之间仅有短短的几天时间,如果短时间需要大量赶作业,会给孩子造成较大的压力,可以在旅行前适当多安排一些时间在学习上。
四是利用旅游的机会做一些小任务。对于大一些的孩子,外出旅游时家长可以布置一些小型的研究性学习,例如找找出现在课本上的景点,或者增进一些对地理、历史的了解等。旅行回来后可以让孩子讲一讲旅途中的收获,不一定要布置孩子写游记、观后感之类,通过和孩子聊天来分享也是很好的方式。
五是通过同伴教育提醒孩子回归常态。过完年后到上学这段时间,可以和学校的同学、小伙伴相约出来玩一玩,就像平时周末约出来玩一样。提醒孩子要慢慢从“天天跟着父母到处玩”的状态回归到校园生活了。
六是不要操之过急。在节后刚开学的头几天,孩子或多或少的不适应在所难免,即使是家长自己也可能有“开学综合征”的出现。所以家长也要给孩子一段适应的时间,对孩子学业的要求、各种培训班等都可以稍微缓一缓。也建议学校老师在开学的头两天可以开展一些较为轻松的教学活动,比如组织学生们分享一下自己的寒假生活等。
七是遇到问题鼓励为主。假如孩子在开学初期出现厌学问题,家长应该以鼓励为主。如果一段时间后仍然较为严重,建议寻找儿童心理专业人士的帮助。
广州市妇女儿童医疗中心儿童保健部赖茜博士认为,其实家长不需要对于“开学综合征”过于紧张,在自己的能力范围内帮孩子做好“缓冲”即可。因为总有问题需要孩子自己面对,要培养孩子独立去适应环境的能力。
小学阶段:提前调整作息以适应开学生活
“一般来说‘开学综合征’是学生经过较长时间放松之后,突然回到学校进入比较紧张的高强度学习,这时会产生一系列不适症状。”广州市天河区天府路小学心理老师任重霞表示,有的孩子可能表现为失眠、嗜睡或者头晕恶心等生理反应,但这种反应不是身体原因造成的,而是心理原因造成的;还有的孩子表现为不愿上学,或者上课时走神,注意力不集中,有时还会出现情绪波动比较大的情况。
首先,家长要知道什么是“开学综合征”,它的具体表现有哪些。那么当孩子出现症状时,家长才能对症下药。家长要认识到“开学综合征”是很常见的正常现象,自己的情绪要先保持稳定,这样才能增强孩子的稳定感和安全感,以便让孩子更好地从假期状态过渡到上学状态。
其次,家长可以和孩子一起整理房间,拿掉多余物品,将房间整理成适合学习的简单环境。
再次,家长要在开学前帮助孩子调整作息,让孩子按照学校的作息表生活,尽量做到规律作息饮食;若孩子不能完全按照学校的作息表生活,家长也不必担心,可以给孩子一定的时间缓冲,前两天先按50%执行,慢慢让孩子逐渐适应。
另外,家长还可以和孩子聊一聊寒假的开心事以及寒假的收获,同时和孩子做好规则约定,比如开学后电子产品一天的使用时间,每天做多少家务劳动,以及每天体育锻炼的时长等。
此外,家长还可以和孩子一起确定新学期的目标,目标要根据孩子的具体情况来定,要具有可操作性和可实现性;目标不要定得太大,如果孩子没法实现,则会影响孩子的积极性。
除此之外,仪式感也很重要。通过仪式感,让他们感到生活即将从相对放松的假期阶段转到相对紧张的上学阶段。让孩子从心里感受到寒假即将结束,马上要进入新的学期,为开学做好心理准备。
还有很重要的一点是家长要和孩子进行积极的情感交流,不要和孩子“翻旧账”,否则容易让孩子陷入自责,产生逆反心理。家长要加强和孩子的沟通交流,了解孩子的内心,然后再根据孩子的需要对其进行正向引导。
如果孩子的症状持续一段时间没改善,家长要向专业的心理老师求助,帮助孩子更好地适应新学期的学习与生活。
初中阶段:寒假分为三个阶段来规划
针对初中阶段的学生如何收心,广州市第三中学高一年级级长吴欣表示,家长可把寒假分为三个阶段规划,在刚放假的第一阶段引导孩子以学习为主。先做好寒假计划,包括每天的作息时间和学习安排,并完成部分寒假作业;第二阶段在过年期间,建议家长让孩子去感受过年氛围,对孩子来说也是学习传统文化的机会;第三阶段在开学前一周左右,这个阶段主要以收心为主。
长假之后,学生返校一般会出现的问题有精神状态和心理状态调整不佳。
首先,节后返校学生很容易犯困,精神状态不是很好。这一点主要是因为假期作息不规律,不适应开学后的作息。这时家长要帮助孩子在临近开学前“调时差”,让孩子的作息和开学的作息保持同步,这样他的精神状态才能变好。
其次,学生返校后容易出现不想学习或学习吃力的状态。建议家长在假期即将收尾时,和孩子一起对寒假生活做一个总结,看看寒假期间有哪些收获,同时也要提前定新学期的目标和计划,这些都有助于提升他新学期的学习动力。
再次,在开学前要给孩子减少大型活动和娱乐的时间,而是往学习方向调整。同时给孩子一段时间缓冲,让他可以调整好状态。
另外,有的孩子在开学前会感到紧张,家长要和孩子多沟通、多交流,总结孩子过去一年在学习和生活上的收获,鼓励他在新的学期再接再厉,让他做好心理调适,以更好的状态去迎接新学期。
放假期间,孩子的运动方面容易被忽略。因此在开学前家长要帮孩子安排做一些运动。学校在放假期间有给孩子们布置五育作业,他们除了要完成学科任务,还有体育、家务、劳动和美育方面的作业要完成。学校希望孩子们能够度过一个充实而有意义的寒假。
寒假期间,建议还是以复习巩固为主。另外,孩子可以提前对新学期的内容做预习。有些新课本在上学期就已经发给同学们了,他们可以提前看看新课本,预习新学期的内容,这样新学期的学习效果会比较好。
开学前一天,学校一般会组织开学第一课的班会活动,老师和同学们一起总结过去一年的情况,同时制定新一年的目标和计划,给予同学们学习动力。另外,开学前学校会给家长和学生发布相关温馨提示。学校每年的开学典礼也是学校能给全体同学仪式感的一个教育活动。
除此之外,学校在假期会布置五育作业,开学后会对学生的五育作业进行评选和激励,帮助他们总结寒假生活的同时,激励他们有一个更好的全新的开始。
高中阶段:接纳不同情绪 制定合理规划
高中心理健康正高级教师、广州市第八十六中学专职心理教师陈玉玲介绍,不同的学生对开学会有不同的心理反应。一是迫不及待回归校园,实现弯道超车。二是想学习却动力不足,有的同学很想在开学后做到努力学习,但当要学习时,却发现自己什么都不想做。
还有一种情况是努力学习却依然担心。有的同学一直在努力学习,尤其是高三学生,取得了较大进步,却依然担心学习跟不上,会出现紧张、烦躁等情绪。
陈玉玲老师给出了多种应对方法。第一,同学们要学会接纳不同情绪。对于开学,不管遇到哪种情况,都要试着接纳现实和自己的情绪;并告诉自己,即便有紧张情绪,也是正常的,要接受出现的负面情绪,学会识别负面情绪。
第二,同学们要制定个人规划。其中,一是分解学业目标,同学们可找一个独处时间,明确在中学阶段的学习总目标。二是制定开学后的规划,根据自己制定的中学总目标,细分在不同时间要达成的小目标。
第三是做好时间管理。开学在即,有同学会觉得还有很多知识没复习,还有很多作业没做完,可时间完全不够用。陈玉玲老师表示,同学们要区分轻重缓急,先做重要的事。面对开学,同学们不妨试着把每天、每周要做的事情都罗列出来,再根据事情的轻重缓急,将其分类放到时间管理“四象限”中。对于时间不够用的困惑,同学们可以给每件事设定一个截止时间,做自己时间的主人。
高中生的家长该如何帮助孩子尽快收心,缓解“开学综合征”,从而更好地迎接新学期?
陈玉玲老师给家长提出两个策略。一是重视沟通,陪伴交流。家长要多与孩子交流。在交流中,要学会重倾听、不评判、少建议、多接纳。无论孩子想要表达什么,积极或消极,感慨或吐槽,家长都要学会倾听。在听的过程中,不评论,不指责。家长可少量而精练地给建议,在整个过程中多去接纳孩子的感受、情绪以及想法。
二是接纳变化,稳定情绪。陈老师表示,对于孩子来说,父母自身情绪的稳定非常重要,对孩子的心理状态影响很大。因此,家长应及时觉察自己的情绪,积极调整心态,保持情绪的稳定,营造良好和谐的家庭氛围,保障孩子内心的安全感。(全媒体记者 魏丽娜 谢泽楷 伍仞)
版权声明:凡注明“来源:中国西藏网”或“中国西藏网文”的所有作品,版权归高原(北京)文化传播有限公司。任何媒体转载、摘编、引用,须注明来源中国西藏网和署著作者名,否则将追究相关法律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