传递相守相助的温暖力量
杨乘虎
同一屋檐下母女如何更好地友爱相处?初入职场如何适应全新环境?人到中年如何面对婚姻危机……2024年龙年春节期间热播的电视剧《烟火人家》探讨的这些问题、讲述的普通人故事,引发亿万观众的共鸣。在荧屏内外万家灯火的浓浓年味中,烟火人家里的情感故事,传递着中国式家庭相守相助的温暖力量。
《烟火人家》选取“一家三姐妹”的人物群像设置,以鲜明的女性视角,细腻入微又颇具深意地解读了中国家庭追求中国式幸福的人生思考。在年夜饭、生日宴的典型生活场景中,《烟火人家》生动展现了当代中国家庭一幕幕较有代表性的现实图景。一家三代人其乐融融,也有各自需要面对的生活焦虑、情感困惑、婚姻危机:以家为阵地的姥姥乔海云,操心着女儿们与孙女们的婚姻生活;全力维护家庭和睦的长姐孟明玮,愈发焦虑女儿的工作与恋爱选择;二姐孟菀青在商界游刃有余,也得打起精神面对着小肚鸡肠无所事事的丈夫;生活选择更加果敢洒脱的三妹孟以安,虽然离婚了可也必须正视女儿球球的教育大事;还有初入职场与学业打拼的孙女李衣锦、陶姝娜,都到了需要在感情面前寻找自我定位、在竞争中面对生存与发展的人生阶段。
她们的故事,折射了当代女性普遍面对的社会议题与人生议题;她们的悲欢,展现着中国女性在家庭与社会多重角色中的复杂关系;她们的抉择,反映着当代女性由封闭到开放、从家庭走向社会的思想状态。她们是母亲也是女儿,彼此肩负的“孝亲慈幼”家庭责任始终在线,共同祈愿子女“此生安好”的人生期盼从未放弃,这也是最终达成“家和万事兴”的亲情和解的精神支撑。
以爱之名,也可能为爱所困。《烟火人家》中大姐孟明玮所代表的母亲极具典型性,对待家庭全心全意,爱护子女含辛茹苦,但却一次次以爱的名义,对女儿李衣锦的生活、工作、情感施加影响,横加干涉。日益捆绑的亲情成为母女二人的情感束缚和道德压力,不断紧张的亲子关系时不时引发争吵。《烟火人家》没有回避当前普遍存在的家庭代际之间的沟通障碍问题,也没有夸大亲情冲突的戏剧性,而是以真切克制的笔触,展现了亲情相处的现实与理想模式。母亲孟明玮与女儿之间激烈碰撞的相处状态,令人嗟叹;同为母亲的孟菀青与女儿做朋友的和睦相处模式,值得赞赏;主人公们从疏离、对抗到和解的心路历程,发人深思。
“家是软肋,也是盔甲”,家是讲爱的地方,需要以爱相待的理解力、能量感与包容度来支撑。作为软肋的家是爱的港湾,打造盔甲的家是爱的加油站,二者共存,方能赋予每一个家庭成员成长所需的温暖、护佑与力量。这或许正是《烟火人家》希望表达的主旨,从对抗走向和解、理解,构成了故事的温暖与亮色。
在“家庭”之于人类普遍的文化价值与功能意义上,《烟火人家》既在“家和万事兴”的中华文化肌理上展现了中国人珍视的家庭温暖,也在“人间烟火气,最抚凡人心”的时代观照中刻画了中国人质朴坚韧的情感力量。来自普通人小事的“中国式烟火”,既有物质层面日常生活的获得感,也有精神层面美好生活的幸福感。它是一家人因血缘、婚姻而不可分割的生活紧密性,更是同在一个屋檐下彼此包容、相守相望的情感共同体。
(作者系北京师范大学艺术与传媒学院教授)
版权声明:凡注明“来源:中国西藏网”或“中国西藏网文”的所有作品,版权归高原(北京)文化传播有限公司。任何媒体转载、摘编、引用,须注明来源中国西藏网和署著作者名,否则将追究相关法律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