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西藏网 > 即时新闻 > 时政

按下未来技术人才培养“加速键”

发布时间:2024-03-01 09:49:00来源: 中国教育报

  2024世界数字教育大会在上海召开,800多位国内外代表对“教育向何处去”这个世界关注的时代命题进行了讨论。在人工智能技术快速迭代的时代背景下,加快培养具有前瞻交叉思维的科技创新人才,抢抓科技发展机遇,是高等教育承载的历史使命。而未来技术学院是统筹谋划科教兴国战略、人才强国战略和创新驱动发展战略的有力实践,也是抢抓未来科技发展机遇、形成引领全球未来技术革新和产业发展格局的战略举措。如何使未来技术学院真正成为引领未来科技创新和有效培养人才的教学科研高地,加快推动“中国制造”到“中国创造”的转型升级,任重而道远。

  优化准入条件,优中选优向未来。一要严格未来技术学院的选拔标准。按照“成熟一个、启动一个”“分区论证、试点先行、分批启动”的原则,对未来技术学院进行科学培育建设,严格把好验收关。二要多元化制定未来技术学院的招生标准。招生制度是人才培养的把关项,已成立的未来技术学院主要采取“高考+夏令营选拔”“高考+校内二次选拔”“前置考核”等方式进行选拔工作,将专业能力考核和创新素质测试相融合,旨在遴选出真正具有专业品质与综合素质、具有前瞻视野与颠覆性思维的优秀学子。三要健全动态流出和二次选拔的流转机制,给学生充分的选择机会,真正选出具有新工科特长和创新潜质并对未来技术探索有志趣的未来技术人才。

  坚持交叉融合,无限可能引未来。一方面,明确交叉学科人才培养理念,突破传统学科的束缚。既要促进理工结合、工工交叉、工文渗透、医工融合等,也要发展跨越文理的大融合、大交叉,以开放的姿态,贯通学科内容、融合学科优势、重构学科理念,健全学科协同创新体系。另一方面,创新交叉学科组织体系,探索交叉学科人才培养模式。要突破原有组织结构,以新型学部制进行交叉学科规划和布局,优化学科资源、教师人才配置。培养方式推行知识与实践并重的交叉学科导师组联合培养方式,培养方案实现“本硕博”贯通的全过程培养机制,培养评价过程中要对考试成绩、论文成果等传统评价方式进行超越,树立指向未来科研能力的评价导向。

  课程优化重构,激发潜力创未来。要对基础课程、专业核心课程和实践教育课程进行优化重构,为不同基础、不同专业的学生补齐交叉学科的知识短板,并帮助他们建立系统的交叉学科思维,培养开阔视野和创新思维,增强科技成果转化能力。未来技术学院课程的高标准建设要在已有模块化、项目式课程建设的基础上进行探索创新,形成以项目为链条的模块化课程体系,完善项目主导、模块交叉的个性化未来技术人才培养体系。课程教学过程中,应当注重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以科研项目为中心、以问题为导向,强调学生自己的实践操作,将理论讲解代入到实践问题的解决中,引导学生从项目实践中发现真问题、分析真问题、解决真问题,提升未来科技人才胜任力。

  政研学产协同,最大合力赢未来。一是政教携手。要深化政府与未来技术学院的全面合作,发挥政府对人才培养全方位创新的引领推动作用、科技成果转化的调控作用。二是以研促学。将最新科研成果融入未来技术学院课堂教学,激发学生创新思维;鼓励学生参与高质量的科研协作,在高强度的科研实践中锻炼科研能力,系统了解未来可能的研究领域;校所共建科教融合学院,实现校所强强联合、优势互补,推进技术创新,破解“卡脖子”难题,加强关键技术攻关,加速科技成果转化。三是学产融合。实行双导师制,实现“学术导师+实践导师”“校内导师+校外导师”的多方面联结,共同助力新工科专业人才培养。

  (巴莹 作者系大连理工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博士生)

(责编:李雨潼)

版权声明:凡注明“来源:中国西藏网”或“中国西藏网文”的所有作品,版权归高原(北京)文化传播有限公司。任何媒体转载、摘编、引用,须注明来源中国西藏网和署著作者名,否则将追究相关法律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