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随笔】“无碍”即有爱 温情“摸得着”
【新闻随笔】
作者:廖奕(武汉大学法学院教授)
近日,北京市西城区民政部门为一对视障人士提供了专门制作的盲文版、大字版无障碍格式的结婚登记告知单和结婚誓言,帮助其完成了一场无障碍结婚登记。据悉,这是我国首次为视障人士提供结婚登记无障碍格式文件。“有爱无碍”,这场特殊的结婚登记一时间感动了很多人。
无独有偶。在今年的全国两会上,唯一一位盲人全国人大代表王永澄也收到了首次制作的盲文版政府工作报告,他提交的意见建议还收到了盲文版答复。雪白的8K纸,环形装订,上面有序排列着凹凸的盲文……王永澄拿到这份特别制作的报告,难掩激动之情。这些落实无障碍环境建设法的暖心举措,标记着我国社会文明水位的抬高和残疾人事业的不断发展。无障碍环境建设的不断推进,确保残疾人获得公平、优质的社会服务,助力营造平等共享、普惠包容的社会环境,保障人民美好生活的权利。
2023年9月,无障碍环境建设法正式施行。作为我国首部无障碍环境建设领域的专门性、基础性、综合性法律,无障碍环境建设法在原有法律法规基础上,总结吸收实践经验,对无障碍环境建设的全要素、全链条、全场景作出系统规定,探索和延伸无障碍环境建设的保障监督机制和受益人群。从政务服务便民热线和紧急呼叫系统应当逐步具备语音、一键呼叫等无障碍功能,到药品生产经营者应提供大字、电子等无障碍格式版本的说明书,众多规范细节展现出关爱脆弱群体的法治情怀。盲文版政府工作报告和结婚登记告知单等的出现,让人们真切感受到身边细微的变化,也鼓舞和激励“有爱无碍”的社会环境在硬件和软件方面的不断提升。
法治全力助推无障碍环境建设,是人民群众的需求和期盼,也是经济社会发展的应有之义。推动建设无障碍环境,对于充分保障全体人民平等参与和发展的权利,推动人的全面发展和全体人民共享经济社会发展成果都有重大意义。只有让最不便利的群体首先便利起来,社会其他成员的整体获益才有基础。
法治助推“有爱无碍”,只有进行时,没有完成时。任何良好的法律,都要在体系化的目标框架中持续完善,通过富含情感温度的行动彰显价值。良好的法治体系不仅以有效的规范手段将“障碍”控制在可承受的范围,而且通过思维、观念和文化的提升,消除某些看不见的“障碍”。我们期待,全社会一起努力,人人关心、人人参与,构建全方位的无障碍环境,更好满足特殊群体的实际需求,让社会充满活力和温度。
《光明日报》(2024年03月27日 02版)
版权声明:凡注明“来源:中国西藏网”或“中国西藏网文”的所有作品,版权归高原(北京)文化传播有限公司。任何媒体转载、摘编、引用,须注明来源中国西藏网和署著作者名,否则将追究相关法律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