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西藏网 > 即时新闻 > 时政

五国智库合作发布报告:中国高质量发展的根基正在不断夯实

发布时间:2024-04-02 09:51:00来源: 光明网-《光明日报》

  光明日报记者 张斐晔

  3月31日,《大国复利:中国高质量发展与2035年趋势畅想》五国合作智库报告发布暨国际研讨会在北京举办。

  此次会议由中国人民大学主办,中国人民大学重阳金融研究院承办,美国丹佛大学美中合作中心、俄罗斯自由经济协会、加拿大曼尼托巴大学地缘政治经济研究小组、印度中国经济文化促进会合作举办。

  来自中国、美国、俄罗斯、英国、加拿大、巴西、印度等国的近二十位专家学者,以及十余个国家的驻华使领馆代表齐聚一堂,共议中国经济发展前景。

  新动能新优势为中国经济发展奠定良好基础

  报告首次提出了“大国复利”概念,认为复利是财富创造、资产增值的利器,中国式现代化不断累积,能够给国家带来“复利式”发展。大国复利具有收益稳定性和长期积累性两大特征,这种发展模式能够长期推动国家的经济增长和繁荣,具有巨大的潜力。中国式现代化的“复利式”发展动能集中体现为创新驱动、深化改革、扩大开放和绿色发展。

  中国人民大学党委书记张东刚在开幕致辞中表示,今年以来,中国经济持续稳定恢复,运行态势回升向好,多组经济数据表现稳中有升,发展韧性持续彰显,高质量发展扎实推进。同时,宏观政策“组合拳”协同发力,新动能新优势不断培育,为中国经济的发展奠定了良好基础。这充分体现了中国经济发展的韧性与活力,折射了中国经济未来的光明前景。

  财政部原副部长朱光耀认为,2035年中国要基本实现现代化,人民收入要实现倍增,即人均国民生产总值从2021年的1万美元提高到2万美元。“人类进入第四次产业革命,我国第一次站在世界产业革命中的第一梯队。”他说,2023年中国可再生能源装机总量首次超过了传统能源,光伏设备在全球市场约占80%,风电设备在全球市场占50%以上,电动汽车占60%以上。无论从人工智能还是从绿色经济发展来看,中国都位居世界前列。

  清华大学中国经济思想与实践研究院院长李稻葵表示,大国复利的概念与经济学上“内生增长”的概念具有类似含义。中国经济内生增长体现在两方面:一是中国具有完备的产业链,产业链广,产业规模巨大;二是创新速度较快。中国每年新增大约440万工程师,这为中国带来巨大的创新力。虽然中国从0到1的创新还不够,但是从1到100万,中国具有明显的速度优势。

  中国国际经济交流中心总经济师陈文玲认为,中国经济还有很大的发展潜力,是开放的世界经济中一股强大的推动力量。同时,中国正在推动生产力和生产方式的重大变革,将释放出强大的潜力和动能。她认为,在培育新质生产力方面,中国应该补短板、换赛道、锻长板、双循环。

  制度性改革与高水平开放的大国复利逐渐释放

  报告认为,中国高质量发展的根基正在不断夯实,对内制度性改革和对外高水平开放的大国复利正在逐渐释放。在这一过程中,提振发展预期至关重要。只有紧密围绕中国式现代化的总体目标,在科技、金融、产业等各个领域持续夯实高质量发展的根基,才可不断累积大国复利的坚实基础。

  美国布鲁金斯学会高级研究员唐睿思认为,中国人口数量大、市场大,有勤劳的人民和坚实的工业基础,中国的未来是光明的。中国要重视人工智能,学会利用人工智能,也必须要有升级的能力。中国公司在本土生产制造的基础上,要成为真正的全球化公司,就需要增强全球人才吸引力,提升全球创新能力。

  俄罗斯自由经济协会副主席、俄罗斯科学院院士,曾任俄罗斯总统普京经济顾问的谢尔盖·格拉济耶夫认为,中国的管理体系比现在美西方国家的管理体系更有效,原因是中国管理体系是各种政策的有机结合,目标是在生产增长的基础上增进人民福祉,改善人民生活水平。他相信,以高质量发展为首要任务的中国经济将取得圆满成功。

  三大洲社会研究所研究员马可表示,近期,中国企业与全球南方国家建立了大量的合作关系,其中许多都与当地高需求矿产加工或电动汽车生产有关。东南亚国家加快了工业发展的步伐,这在很大程度上要归功于中国工厂迁址和中国对东南亚地区的投资。人们对金砖国家和上海合作组织等区域倡议寄予厚望,希望它们成为加速合作进程的杠杆,“尽管面临着西方大国的反对,我们仍需要深化这种合作”。

  印度中国经济文化促进会秘书长默罕默德·萨奇布表示,报告中提到新民生、新消费、新制造、新基建、新服务五大重点领域,凸显了中国在其发展议程的各个方面所取得的进展。中国在复利、创新、改革、开放、可持续的推动下实现高质量发展,体现了中国对繁荣与和谐社会建设的承诺。通过提高民生福祉、促进技术进步、加强全球合作、重视环境可持续发展,中国正在为其他国家树立榜样,助力人类走向更加美好的未来。

  (光明日报北京4月1日电)

  《光明日报》(2024年04月02日 16版)

(责编:李雨潼)

版权声明:凡注明“来源:中国西藏网”或“中国西藏网文”的所有作品,版权归高原(北京)文化传播有限公司。任何媒体转载、摘编、引用,须注明来源中国西藏网和署著作者名,否则将追究相关法律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