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的精气神儿】花滑少年 逐梦冰场
央广网北京1月5日消息(记者赵初楠 纪乐乐)据中央广播电视总台中国之声《新闻纵横》报道,冬梦飞扬,雄心激荡。再过30天,全球的目光将再度聚焦中国北京,奋进的中国将再次点燃奥林匹克的激情与梦想。
从塞北到江南,从西部边陲到东部沿海,冰雪运动在全国各地蓬勃展开,冰雪产业全面发展,冰场、雪场遍布长城内外……“带动三亿人参与冰雪运动”的愿景,正在亿万国人高涨的热情中走进现实。中国之声特别策划《我们的精气神儿》,带您走进咱老百姓的冰雪世界,5日推出《花滑少年 逐梦冰场》。
冬日的周末午后,首都体育学院气膜滑冰馆迎来了一群红衣少年。
他们是北京市中关村第二小学儒梦花滑队的队员,队列滑是孩子们每个周末的必修课。从校园队列滑的“拓荒者”,到京城校园冰雪圈里小有成绩的“明星”团队,学校冰雪项目负责老师李昀轩带着同学们走了五年。
李昀轩:喜欢,所以才去建(队伍),当时我们是北京市第一支学校队列滑的队伍。你要想滑,首先得有足够数量的人,我当时就一个班一个班地去问,然后拢起来20多个人,而且基础也是参差不齐。
记者:您当时问的标准是什么?问谁学过,还是只要喜欢就可以?
李昀轩:我一直的一个标准,首先你得喜欢,你不喜欢就不可能为它付出。
也正是因为这份纯粹的“喜欢”,当时一年级的李林霏,刚刚学滑冰半年,就在课堂上高高举起了报名的小手。李林霏说:“第一次来花滑队的时候,好多大姐姐带着我们玩。我们以前的队长她的两周半都已经成了,我就觉得她滑得特别厉害,所以我就想学她。”
对同辈榜样的仰慕,在李林霏和小队员们心底种下了更大的梦想。但是,与个人项目只要专注提升个体技术不同,集体项目“队列滑”,考验的是团队的协调一致性和队形变换的多样性,任何队员能力上的掉队,都会被放大成整个队伍的短板。教练筱方说:“比如说很简单,我们有一个燕式平衡,往后抬腿的动作,然后要能滑动,还会有一些交叉的动作。8个人做这个动作,有1个人、2个人没有办法抬高腿,就会减很多分了。”
想要将这支成员基础差异很大的业余团队带上更大的舞台,不是件容易的事儿。李昀轩记得,追梦的这条路始于孩子们的眼泪。那是2017年秋天,成立不到一年的儒梦花滑队第一次面对比赛的考验。
李昀轩说:“要玩,就给它玩出点东西来。我们觉得不知道练到什么样叫好,然后说那就出去见世面。当时北京基本没有对学校这个层面的比赛,参加的是一个全国的积分赛。那次比完赛才十几分,什么技术都达不到一个动作级别。其实打击特别大,就哭啊,真的是哭,然后从那以后开始一个新的转折点。”
初试身手的小小挫折,激起了大伙儿更大的拼劲儿。在成百上千次的重复强化训练中,队员间的默契度一点点提高,基础更好的大队员还主动带着小队员切磋技术。走下集体训练场,不少同学会利用休息时间自觉加练。李林霏说,背着作业奔波在赶往冰场的路上,是她和在冰场上并肩而战的队友们共同的经历,“你必须要让个人能力增长,放学去训练,回家就九点多了,作业只能在车上写。一开始觉得不可能,很辛苦,还崩溃了好几次,想少练几次。后来又想着不行,我就要当替补了,算了,我再去练练。”
全身心投入很快结出硕果。2017年12月,北京市第二届中小学生冬季运动会首次设立花样滑冰队列滑项目,儒梦花滑队以绝对优势捧得冠军。一年后,他们又在海南三亚举行的亚洲青少年花样滑冰挑战赛队列滑项目中拔得头筹。努力,将过往的泪水化为欢笑,而在李林霏的母亲陈晓晴眼里,滑冰给这群十来岁孩子们带来的蜕变,远不止于此。
陈晓晴说:“拉着那么沉的箱子,每个人都很独立,互相提醒、加油鼓劲。他们在这个团队里收获了很多超出比赛之外的东西,为了共同的梦想、共同的荣誉,大家一起去努力一起去奋斗,那个感觉是真的非常非常好。”
时间沉淀着儒梦花滑队的成长,也见证了北京市越来越多的学校加入了队列滑的行列。现在,六年级的李林霏成为了儒梦花滑队新一任队长,学着刚入队时她视为榜样的姐姐们的样子,喊着嘹亮的口号,带起了新的小队员。而李昀轩和中关村二小,作为校园队列滑的“探索者”,也有了越来越多的“同行人”。
在儒梦花滑队走过的五年中,北京全市已有16个区、超过600所学校,开展了冰雪运动的相关课程,覆盖学生50多万人次。北京市教育委员会副主任刘晓明分享了一份亮眼的成绩单:“中小学生上冰上雪人数已达近210万人次,北京市中小学生冬季运动会已连续举办了6届,堪称北京市校园冰雪运动赛事的一张名片。学生在快乐体育中享受乐趣、增强体质、健全人格、锤炼意志、受益终身。”
新年第一天,又是儒梦花滑队常规的训练日,李昀轩策划了一次特别的重聚,让李林霏和伙伴们期待了很久。这一天,已经毕业的同学们重回冰场,新老队员齐聚一堂,笑语飞扬。大伙儿牵着手在冰面上撒欢、打转,仿佛回到了过往一起训练的时光,每个人心中对冰雪的热爱,也升腾得越来越旺。
陈沐子:因为认识了大家,让我学会了坚持,不仅收获了友谊,也锻炼了自己,即使毕业了,我们再回来也很好。
成海贝:滑冰就是我生命中非常重要的一部分,带给我更多的底气,以后面对很多未知的困难的时候,我都会想起滑冰的时候,是如何应对那些具有挑战性的事情,它一直住在我的心里。
蔡岱希:希望我们的小队员们可以一起齐心协力、一起进步,走向未来,希望花滑队越来越好。
版权声明:凡注明“来源:中国西藏网”或“中国西藏网文”的所有作品,版权归高原(北京)文化传播有限公司。任何媒体转载、摘编、引用,须注明来源中国西藏网和署著作者名,否则将追究相关法律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