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西藏网 > 即时新闻 > 新闻

“妈妈,希望您能陪我久一点”

发布时间:2022-02-08 08:32:00来源: 新京报

  如果只能打一通电话,你最想打给谁?虎年前夕,由新京报主办的“春节电话亭”活动,在中共北京市朝阳区委三里屯街道工作委员会、北京市朝阳区人民政府三里屯街道办事处的支持下,来到了位于三里屯西街的三联韬奋书店门口。1月15日至17日,三天时间,近百人走进电话亭诉说心里话。

  他们中,有来自广东的年轻夫妻,相互致电给对方感谢彼此在“北漂”岁月里的相互扶持;他们中,有马来西亚来华学中医的留学生,打给曾经的患者,想知道小朋友身体是否已康复;他们中,有喜欢看书的女孩,打给小说中的主人公,谢谢对方教会自己勇敢和坚持;他们中,有刚过完“成人礼”的大学生,打给未来的自己,祝愿35岁时能一切都好……

  “妈妈,希望您能陪我久一点,不要像爸爸一样走得那么早!”1月16日,在北京从事服务工作的赵女士,在电话亭里给西安的妈妈打了一通虚拟的超时空电话。当说出这句萦绕心底多年的话语时,她落泪了。“在这里似乎可以短暂卸下‘伪装’,将心底最想说出来却又不知如何开口的话自然地讲出来。虽然妈妈没有真的听到,但我知道她会懂。”

  “尽管已听过上千个故事,但我们依旧能从每次活动中收获感动和惊喜。”经历6季“电话亭”活动的编导田昊文介绍,每次活动电话亭里都有一个必备小物品——纸巾,因为落泪的人实在太多了。“编导团队整理素材、剪辑视频时,也经常流着泪。”

  田昊文说,提供一个介于私密与公共之间的场所,让参与的人和观看的人,都能在这里找到情感寄托,或许就是活动意义所在。“它可能是一场和解、一次告别、一句跨世纪的表白,也可能是对未来的憧憬和期待。”

  据悉,在连续举办6季的“电话亭”活动中,此前的中秋电话亭、“盲盒”电话亭等主题活动,线下已去到天津、佛山、武汉等多地,线上邀请明星“助阵”,引发了众多网友共鸣,每季全网曝光量均超过1亿。

  【电话亭故事】

  冬奥篇

  冬奥志愿者对话5年后的自己

  “5年后的你,还好吗?考研是否顺利‘上岸’?你和法语的缘分还在延续吗?想好研究生毕业后从事什么工作了吗?站在又一个人生十字路口,希望你不要给自己太大压力,能更加明白坚持的意义,凡事尽力而为。”在春节电话亭里,20岁的北京三里屯女孩李梦涵给5年后的自己打了一通超时空电话。

  李梦涵是国际关系学院法语系大三学生,也是北京冬奥会的志愿者。1月下旬,她已进入国家游泳中心接受闭环管理,学习着语言、礼宾服务、赛事项目等各类知识。

  “学语言挺苦,但也很有成就感。”李梦涵回忆,填报高考志愿时,法语并非她第一志愿,但或许这就是自己与法语的缘分。学习中,她渐渐爱上了法国电影,也对法国时尚文化有了兴趣,此次申请北京冬奥会志愿者,她也是因为语言优势才如愿被选上。

  2021年春节前后,看到学校发布招募冬奥会志愿者的通知,李梦涵就报了名,但第一次选拔时,由于个人原因失之交臂。数月后,张家口山地新闻中心到学校招募志愿者,李梦涵又报了名。面试后,她终于成为一名冬奥会志愿者,并开始了线上线下的知识培训。今年1月,她被调派至国家游泳中心做志愿者。冬奥会期间,她主要负责冰立方混采区的志愿服务工作。

  李梦涵说,北京是自己的家乡,冬奥会是在家门口举办的国际盛会,她本身就很喜欢游泳、网球等体育项目,小学时还取得了“国家二级游泳运动员”证书,所以很开心能成为冬奥会志愿者,也想借参加“电话亭”活动的机会,向5年后的自己问好,给自己加油打气。

  抗疫篇

  68岁老人感恩去世母亲的言传身教

  “妈妈,您走了两年多了,我特别想您。今年春节,我和妹妹还是会回家过年,虽然您和爸爸都不在了,但春节家里怎么能没有人呢?您放心,虽然疫情还未散去,但我们一切都好!”春节电话亭里,张志红老人对天堂的妈妈说着心里话,泪水禁不住滑落脸庞。

  68岁的张志红家住朝阳区三里屯街道白西社区青印院。作为一名有着30多年党龄的老党员,无论是在社区宣传垃圾分类,还是抗击疫情时站岗值守、上门统计人员信息、劝导老年人及时接种新冠疫苗,都有她忙碌的身影。

  “这都是妈妈言传身教告诉我们姊妹的。”张志红回忆,妈妈退休前是一名幼师,做事一丝不苟,编织手艺特别好,经常做棉衣、棉鞋送给一些家庭困难的孩子。无论是工作还是生活,妈妈总是力所能及地替他人分忧。10多年来,为了方便照顾妈妈,她大部分时间和妈妈住在一起,每次回小区,多是为了参加社区的各类志愿服务活动,妈妈也很支持。直到妈妈去世前不久,还常说“社区有事赶紧去,别因为照顾我一个人给耽误了”。

  2020年初,新冠肺炎疫情暴发,张志红成为一名社区抗疫志愿者。两年来,她定期绘制黑板报,向居民们宣传最新的防疫政策;和社区工作人员一起巡查小区,提醒居民接种新冠疫苗的加强针……

  张志红说,疫情防控,人人有责,她只是像妈妈那样做了力所能及的事,小区里很多人都比她辛苦。分管小区的三里屯街道领导、白西社区居委会工作人员、网格员,每天都会来小区,风雨无休,有时陪志愿者站岗,有时检查小区消毒工作。小区30多名抗疫志愿者中,既有年轻人,也有不少和她一样的古稀老人。“那些比我年纪大的‘老大哥’‘老大姐’都在为小区防疫贡献力量,我做这点事不算什么,这也是妈妈在天堂想看到的。”

  红色篇

  党务工作者为刚换工作的外甥女减压

  “姨妈,您退休后应该清闲许多吧?”“哪里呀,和你一样,姨妈最近接了‘新任务’,咱三里屯街道要成立北京市首个实体化运作的商圈党委,我有幸参与其中,比以前更忙碌、更充实了”……这是三里屯工体商圈党委筹备组组长张改荣在春节电话亭里,和刚换工作的外甥女的对话。

  张改荣介绍,34岁的宁宁是她姐姐的女儿,自小与她关系亲近。宁宁在国外读博士后时,就常打越洋电话与她聊天谈心。回国后,宁宁成为一名科研工作者,在武汉工作数年后,于3个多月前刚调至长春。

  “去到人生地不熟的地方,家人都很担心她是否能适应,这与我目前的生活状态有些相似。”张改荣说,2000年起,她在三里屯街道的南三里社区、北三里社区等多个社区居委会担任过书记。去年退休后不久,又被返聘回街道,参与三里屯工体商圈的筹备工作。虽然有着20多年的党务工作经验,但服务对象从社区居民变成了楼宇商户,变动很大,给她工作也带来了新的挑战。

  在这通“最想打出的电话”中,张改荣向外甥女介绍了商圈党委前期筹备工作中的摸排情况、下一步的工作重点和计划等。张改荣说,面对新形势,三里屯商圈要取得新发展,需要更优良的营商环境,更贴心的政务服务。未来,商圈党委将从企业的实际出发,从务工人员的需求出发,希望经过他们的持续努力,在企业和务工者的心中都能形成“有困难,找商圈党委”的共识。这个目标的实现,也需要脚踏实地和积沙成塔的坚持。“我希望用自己的经历,让外甥女找到内心的共鸣,帮助她能更坦然地面对工作和生活的变动。”

(责编: 郭爽)

版权声明:凡注明“来源:中国西藏网”或“中国西藏网文”的所有作品,版权归高原(北京)文化传播有限公司。任何媒体转载、摘编、引用,须注明来源中国西藏网和署著作者名,否则将追究相关法律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