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西藏网 > 即时新闻 > 新闻

还在谈5G?6G研发已提上日程!发展6G有何意义?

发布时间:2022-03-29 08:49:00来源: 央广网

  央广网北京3月28日消息 据中央广播电视总台中国之声《新闻超链接》报道,最近,由未来移动通信论坛和紫金山实验室共同主办的第二届全球6G技术大会,以线上全球多地远程互动的方式举行。大会围绕6G关键技术场景等11项主题展开交流,并发布一共13本白皮书,全面展现了目前行业对于6G技术研发的创新思路及最新成果。

  相比于5G,6G有哪些质的飞跃?5G现在仍“超标”,6G对我们来说又有何意义?应该如何把握6G的发展机遇?一个新的通信标准想在全球范围获得认可需要具备什么条件?

  

  6G相比5G有哪些飞跃?

  6G,即第六代移动通信技术。6G在5G的基础上又一次实现了移动通信技术质的飞跃。6G的网络接入速度比起5G有指数级的提高毋庸置疑,但它的亮点可不仅限于此。

  相比于5G,6G的第一个质的飞跃在于智能化。在6G以前,无论是4G还是5G,都只是连接人与人、物与物,以及物与人的网络;但6G不仅是一个网络,更是一台巨型的覆盖全球的人工智能计算机,6G实现了互联网和通信网真正的统一。

  通信网和互联网实际上是两个不同的事物:通信网的基础作用是建立通信的接口,通信网建立后,人们可以通话,可以传递信息;而互联网在本质上是一个“计算机的网”。在6G以前,互联网和通信网唯一的联结在于通信网为互联网的连接提供物理基础。互联网要想实现局域网和局域网之间的连接,必须依托通信网络,例如各大运营商提供的基础光纤、各种通信基站等就是实现互联网连接必要的物理基础。6G在通信网的基础上融合了计算的功能,形成了一个遍布全球的、移动状态的、泛在化的计算机。

  6G另一个质的飞跃在于为“数字孪生”提供新机遇。“数字孪生”概念在上个世纪70年代末80年代初就已提出,它是指在信息空间中建构一个和物理世界一模一样的物体,最早应用于飞机制造。波音公司最早引入“数字孪生”技术,在赛博空间中制造一个虚拟的飞机,同时在现实工厂生产组装。这种孪生体后来在数字制造领域得到广泛应用。有观点认为,6G网络能够实现现实和虚拟的完整的孪生镜像。但工信部互动媒体产业联盟、数字文化工作组组长、专家委委员包冉认为,“数字孪生”在6G时代可能还无法达到完美状态,需要技术的进一步发展。

  5G尚未普及,研究6G有何意义?

  5G目前尚未大范围普及,4G对于普通消费者来说也足以满足日常使用,那么6G的研发是否过于超前,它的现实使用意义又体现在哪?

  包冉表示,通信信息应用三分天下,分为To C(面向一般用户)、To B(面向企业客户)、To G(面向政府客户)。我们日常刷短视频、看直播、使用社交网络等行为属于典型的To C端应用,To C端应用主要涉及生活娱乐和日常消费。目前4G确实已经可以满足To C端应用。但5G乃至未来的6G的主要服务端口并不是To C端,而是To B和To G端,即为企业和政府提供服务。

  首先,6G可以为生产制造提供更好的网络环境。无论是农业、工业还是服务业,当前都需要依托信息产业实现融合发展,所以6G在To B端大有可为。

  在To G方面,主要是助力政府治理。一方面6G能够协助政府治理网络环境,它能够提供更高的网络算力。另一方面,6G能为社会正向发展赋能。数字信息时代,如何消弭数字鸿沟是一个巨大的社会治理难题,但越是难题越是隐藏着巨大的机遇,越是欠发达的地区,它的发展潜能越大,5G乃至6G的发展能够为欠发达地区修筑信息高速公路提供机遇。

  如何把握发展主动权,使新的通信技术标准在全球范围获得认可?

  相关人才能否实现有效合力是相关企业竞争6G发展主动权的关键。6G发展需要懂通信、懂计算、懂互联网的人才,其中存在着诸多细分的专业。只有不同专业领域人才通力合作才能够把握6G发展的主动权。

  一个新的通信技术标准若想在全球范围获得认可,需要强大的技术支撑,技术因素占比极大。无论哪个国家提出新通信技术标准,如果技术提案无法过关,依旧不会被采纳。采纳一个新的通信标准意味着各国从网络到终端的整个通信系统都要进行更换。

  此外,能否与其他国家达成广泛共识也是一个新通信技术能够被确定并获得认可的重要因素。简单来说,就是看哪个国家在国际上的“朋友”更多。各个国家都有顶尖的企业和人才,一个国家的通信技术很难出现压倒性的优势。许多国家都有跻身决赛圈的资格,此时,达成广泛共识更加关键。

  包冉表示,虽然6G对于普通消费者在日常使用方面感觉变化不大,但对于社会和文明发展来说意义重大。6G网络会带来固网、移动网以及卫星网结合的“空天地一体”的网络。网络完整覆盖于各个角落,形成一个泛在化数字信息空间,这是未来20年内6G可以实现的事情。

  监制:梁悦

  记者:富赜 杨扬

  编辑:潘雨薇 杨冉

(责编: 郭爽)

版权声明:凡注明“来源:中国西藏网”或“中国西藏网文”的所有作品,版权归高原(北京)文化传播有限公司。任何媒体转载、摘编、引用,须注明来源中国西藏网和署著作者名,否则将追究相关法律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