夫妻双双建雄安
骆中月与张建英(右)在项目门口检查防疫情况。
春风里、阳光下,雄安新区,一座生机勃勃的新城,雄姿初显。一幢幢建筑拔地而起的背后,数十万建设者挥洒汗水,用奋斗为这座“未来之城”精心着色。
“亲爱的,跟我去雄安吧,那是我的家乡。”2020年12月,中建二局技术员张建英听说公司中标了家乡的工程,她心情激动,主动申请回雄安新区工作。“没问题,我保证干好。”男朋友骆中月也跟随项目进场,成为中建二局安装公司雄安垃圾综合处理设施项目的一名建设者。
张建英毕业于唐山学院土木工程专业,2016年来到中建二局工作。张建英爱钻研,对项目质量控制很感兴趣。2018年她发表的论文《提高跨石太高速桥钢箱梁一次装配合格率》被评为省部级一类成果。作为项目技术员,她主要负责技术资料留存,C、D类项目级别的方案编写,梳理技术流程等,雨季施工、冬季施工方案也由她来完成。
雄安垃圾综合处理设施项目是雄安新区重要的民生工程之一,总投资29.47亿元。作为新区首个垃圾综合处理设施,该项目集垃圾处理、焚烧发电、综合利用于一体,采用国内首创的地下和半地下设计,利用先进的烟气处理技术与严格的排放标准,实现烟气的超低排放,建成后将为新区营造良好的生态环境。
项目钢结构总用钢量近2万吨,存在交叉作业多、安全风险高等问题。作为项目安全总监,骆中月倾注了很多心血。每到施工关键阶段,骆中月要全天泡在工地现场,构件起吊、就位、焊接、固定,最后工人平安下来,七八个小时都需要他值守在项目现场,精神高度紧张,紧盯任何潜在的施工风险。从开工到现在,已完成7600吨钢结构安装,未发生一起安全事故。
疫情来袭,张建英作为项目“大管家”,在项目后方稳人心、固防疫,毫不懈怠。突发状况也考验着张建英和骆中月的感情。一次,外地突发疫情,项目需要迅速排查工人的健康信息。他们俩和其他同事顾不上白天的辛苦,晚上12点进入工人宿舍,指导工人上传健康码、行程码、核酸报告和疫苗接种信息,一间间宿舍走访摸排,一直到凌晨3点才完成全部工作。张建英笑着说,“那次真正体会到了并肩作战,我们的感情也得到了升华。”
2021年5月21日,两个人请了一天假,领了结婚证。“项目已经进场小半年,桩基工程全部完成,项目一天一个样,每一天都很重要,不敢离开太久”,第二天新婚小夫妻便迅速投入工作,为1号生产线设备正式启动安装做好准备。
如今,骆中月已经取得了国家注册安全工程师的证书,在刚刚过去的2021年,他还获得中建二局“安全生产先进工作者”称号。今年3月,雄安新区建筑业协会第一批青年专家入库名单公示,张建英则成为了该协会第一批青年专家。骆中月在现场负责施工安全,张建英在项目部负责防疫安全。张建英说:“能够回报家乡,内心有种说不出的自豪感,我们对未来充满希望,这里将成为生态标杆。”
据了解,在新区众多建设者中,像骆中月、张建英这样的“夫妻档”还有不少,他们结伴而行,付出了心血和汗水,见证了新区的拔节生长,收获了历练和升华。他们的脸上,最多的是坚毅和乐观。
版权声明:凡注明“来源:中国西藏网”或“中国西藏网文”的所有作品,版权归高原(北京)文化传播有限公司。任何媒体转载、摘编、引用,须注明来源中国西藏网和署著作者名,否则将追究相关法律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