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西藏网 > 即时新闻 > 新闻

中关村加快建设世界领先科技园区

发布时间:2022-06-24 08:57:00来源: 北京日报

  中关村是我国第一个国家高新区和第一个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是我国创新发展的一面旗帜。2021中关村论坛上,习近平总书记发表重要视频致辞,宣布支持中关村开展新一轮先行先试改革,加快建设世界领先的科技园区。重任在肩,使命如磐。

  面对新一轮产业变革箭在弦上、企业等创新主体活力亟待进一步“复苏”的重重机遇与挑战,中关村示范区建设世界领先科技园区的步伐已全力前进,加速迈向全球创新网络关键枢纽。

  先行先试再谋突破

  近日,中关村示范区的企业收获了一个“大礼包”——市科委、中关村管委会发布“1+5”系列资金支持政策,预计今年投入17亿元财政资金、59项支持内容助企纾困。其中支持中小企业研发费用加计扣除、企业基础研究联合基金税收优惠等多项支持内容是落实中关村新一轮先行先试改革任务所出台的。

  紧扣创新创业痛点难点,中关村示范区发挥改革“试验田”作用,先行先试并推广了一批改革政策辐射全国。

  五年来,中关村示范区出台了促进在京高校、央企科技成果转化实施方案、中关村国际人才20条新政等一系列先行先试政策,率先落地公司型创投机构企业所得税、技术转让所得税优惠政策试点,持续开展了投贷联动、设立民营银行、企业境外并购外汇管理、企业外债便利化、建设生物医药国检试验区、创新医疗器械应用推广等改革试点,已有30余项试点政策在全国推广实施;率先启动高新技术企业认定“报备即批准”政策试点,较常规流程大幅压缩80%以上,提高了企业获得感和满意度。

  改革创新,永不停步。2021年,中关村示范区会同科技部研究形成“支持中关村开展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先行先试改革若干措施”,谋划提出了24项重大改革措施,已经中央深改委审议通过。当前,中关村新一轮先行先试改革措施正在加快落地实施,在做强创新主体、集聚创新要素、优化创新机制上求突破、谋创新。

  双创蓬勃企业争先

  适宜的创新土壤,一流的创业生态,已经让中关村示范区成为全国最具吸引力的创新创业中心之一。200多家创业孵化机构,其中国家级科技企业孵化器63个、国家级众创空间118个,近600家联盟协会和民非组织以及上千家法律、会计、知识产权服务机构集聚,中关村创业大街、智造大街等创业生态圈优化升级,市场化创新创业服务体系不断完善……中关村示范区坚持以创新创业需求为导向,加快双创服务迭代升级,着力打造全链条全生命周期的专业化国际化的双创服务生态系统。

  深植双创生态沃土,企业活力四射。五年来,中关村示范区科技型企业的发展始终领跑全国,其中独角兽企业达到102家,形成了“大企业强、独角兽企业多、中小企业活”的创新企业矩阵,连续五年每年新设立科技型企业2.5万家以上,涌现了一批硬核头部企业。

  创新产业集群加速培育

  2021年,中关村示范区实现总收入8.3万亿元,同比增长14.9%,面对疫情大考保持稳健前行,连续五年收入保持两位数增长。耀眼数字的背后,离不开创新型产业集群,它们成为高质量发展的强劲“动力源”。

  位于海淀区的百度大厦内,5G云代驾安全员眼前的多块屏幕上,是自动驾驶车辆行驶在路面上实时回传的画面,而这些车辆此刻正奔跑在北京经开区的马路上。近日,一批百度的“主驾无人”自动驾驶车辆在北京经开区上路载客,成为全国最大的无人化车队。

  在中关村示范区,以百度为代表的新一代信息技术产业对发展的带动作用凸显,新一代信息技术产业规模约4万亿元,人工智能产业综合实力位居全球前列,大数据、信息安全市场占有率全国第一,集成电路设计收入约占全国1/3;医药健康产业增势强劲,2021年产业规模5000亿元左右,同比增长翻了约一倍。

  突出代表“硬”实力的智能制造也在北京崭露头角。中关村在先进制造、现代交通、新材料、绿色能源与节能环保四大重点产业亮点纷呈,先进制造特色产业集群已初步形成,产业规模约万亿元。

  打造全球创新关键枢纽

  诺贝尔奖、图灵奖得主等全球顶级科学家、知名科研组织代表线上线下“云”间论道;全球知名企业家和投资人齐聚论坛,探讨产业趋势与发展问题;尖端技术、前沿产品、权威报告、重磅发布将在论坛上依次亮相,全面展示全球科技前沿成果……这是2021中关村论坛上的画面。2021年,中关村论坛规格全面升级,成为中国面向全球科技创新交流合作的国家级平台。论坛在海外设立了17个分会场,吸引全球66个国家和地区上千名嘉宾参与。

  中关村论坛、智源大会……这些汇集国际顶尖“大脑”的国际科技盛会,在中关村日渐繁盛,其背后,是中关村开放创新、融入国际创新网络的努力与成效。

  数据显示,中关村示范区已经聚集了300多家跨国公司地区总部和研发中心,上市公司在境外设立分支机构近千家。未来,中关村示范区将进一步擦亮“金字招牌”,推动北京更加开放地拥抱世界,向全球创新网络关键枢纽阔步迈进。

(责编: 郭爽)

版权声明:凡注明“来源:中国西藏网”或“中国西藏网文”的所有作品,版权归高原(北京)文化传播有限公司。任何媒体转载、摘编、引用,须注明来源中国西藏网和署著作者名,否则将追究相关法律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