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西藏网 > 即时新闻 > 新闻

述评:“一人买房全家帮” 需警惕顾此失彼

发布时间:2022-07-12 08:34:00来源: 央广网

  央广网北京7月11日消息(记者李硕)据经济之声《财经态度》报道,近期,唐山、咸宁、池州、泉州、珠海、天津、赣州、沧州等多地调整公积金贷款政策,包括提高贷款额度、降低首付等,而其中最受关注的一条则是“一人买房全家帮”。也就是,直系亲属可提取住房公积金用于支付购房款以及偿还房贷。究竟该如何看待这样的楼市政策?

  从各地出台的公积金贷款新政细则上来看,大部分城市都规定,购房者可以提取父母、子女的公积金余额支付首付款,或是房款全额。更有一些城市规定,可以让家庭成员共同申请公积金贷款。也就是,在自身还贷能力不足的情况下,作为公积金缴存职工的子女或父母也可以作为共同还款人,参与还贷能力计算。这种公积金贷款新政被俗称为“一人买房全家帮”。

  唐山的李女士认为,新出台的政策对她这种既有购房意愿又符合政策条件的消费者来说,确实有一定的帮助。家里的钱能多方面的整合利用,房子又是个必需品,东凑西凑也凑不够首付,公积金贷款能够让她早点买到房子,肯定是合适的。

  中指研究院指数事业部市场研究总监陈文静指出,目前推出这一政策的城市基本上以三四线城市为主,市场预期偏弱,居民购房、置业意愿释放的动力、积极性不太足。从公积金的角度来说,还是想进一步释放刚需、改善型住房需求。释放买房刚性需求和改善型需求也能在一定程度上提升楼市活力。

  不过,公积金贷款新政能在多大程度上提升楼市活力?毕竟,在很多城市尤其是三四线城市,两代人都有公积金的家庭占比不会太高。中原地产首席分析师张大伟指出,公积金覆盖的人群是比较小的。公积金政策毕竟是楼市里一个小众政策,在市场的实际成交比例也只占10-20%。

  除了占比较小以外,按照有关规定,每个城市的公积金贷款额度虽然各不相同,但都有额度限制,易居房地产研究院副院长杨红旭认为,按照工资基数所缴纳的公积金所能撬动的贷款额度恐怕不会很高。公积金贷款有额度限制,它是一个政策性的房地产金融,每个城市都会有一个额度限制,不管是个人申请还是父母一块申请,他买这套房子的额度是不会变化的,父母去参加申请的话,可以把公积金贷款的额度用满用足,但问题是用足之后,额度还是要小于商业贷款额度的。

  尽管最近有不少城市都上调了公积金贷款额度,比如,保定市最新调整,夫妻双方缴存公积金的家庭,申请住房公积金贷款最高贷款额度90万元。但是每个城市可用于公积金贷款的总量是有限的。杨红旭指出,公积金账户是个资金池,职工去交这个款,水流进资金池,贷款再去用池子里的水支出,地方政府的这个资金池是动态平衡的,如果这个资金吃紧,就没有空间了,他即便想松也松不了的。

  “一人买房全家帮”对楼市的作用还有待观察,目前看不仅可能有限,同时还伴随着不少争议。

  过去由于有各种政策规定限制,父母帮助子女买房只是一种有限的“暗补”,如今,“一人买房全家帮”,“暗补”变成了“明补”。那么这对老人来说,会不会是一种绑架?会不会加重他们的负担,进而影响退休后的生活质量?已经退休的张阿姨就担心,公积金本来是养老看病的备用金,如果都拿出来给孩子买房,老年生活会没有安全感,至于帮子女还贷,自己更是无能为力。原来帮不帮子女是情分,但有了政策之后,似乎对老人是一种绑架,不帮心里好像过意不去,但要帮忙的话却心有余而力不足。老人将来也有安全问题,生老病死的花费没法估量。退休以后,工资各方面也都减少了,帮助子女还贷非常困难。

  中国人民大学应用经济学院教授刘瑞认为,长期看,这其实不利于家庭和谐,也不利于社会稳定。父母把公积金拿出来支持孩子,家庭要考虑这个风险,如果把这钱都用在孩子身上,家庭养老风险问题凸显,是否会产生别的后果?会不会产生“啃老族”?这会引起多重的社会风险。

  这样的政策在价值导向上有鼓励年轻人“啃老”的嫌疑,更让人担心的是,在这种预期引导下,是否容易突破“房住不炒”的底线?中国民生银行研究院宏观经济研究中心主任王静文提醒,要警惕“一人买房全家帮”变成“一人买房全家炒”。王静文建议,政策应该仅限于刚性或者所谓的改善型需求,千万不要再对投资性或者投机性的需求形成一种补贴,一定程度上助长了炒房的这种风气

  纵观出台公积金新政的城市,目前基本还是以三四线城市为主。但值得注意的是,就在7月6日,深圳市发布了《深圳市住房公积金贷款管理规定(征求意见稿)》,拟规定申请人的配偶、父母、子女,不论有无缴存住房公积金,都可以作为共同申请人。从细则来看,深圳的公积金贷款政策开放力度,比此前推出“一人购房全家帮”政策的所有城市都要更大。

  对那些还在观望中的城市来说,作为一线城市的深圳无疑具有一定风向标意义。下一步,也许会有更多城市加入“一人买房全家帮”的行列,甚至不排除地方政府还会有更大胆的创新动作。但大胆创新的成本和短期政策的溢出效应,政策制定者也不能完全忽略不计。王静文认为,任何公共政策的出台都要考虑多方面的效应,不能顾此失彼。从某一个时点来看,它可能可以解决短期问题,但是从长期来看,可能会造成一些负面或者溢出效应。

  王静文认为,在面临巨大的经济下行压力的时候,一定不能违背房住不炒的初衷,病急乱投医,可能会对当地的经济社会,对每个家庭的生活造成一个非常巨大的冲击。所以这个政策应该还要考虑到短期性和长远性,然后要短长结合,然后还要考虑到它的外溢性。

(责编: 郭爽)

版权声明:凡注明“来源:中国西藏网”或“中国西藏网文”的所有作品,版权归高原(北京)文化传播有限公司。任何媒体转载、摘编、引用,须注明来源中国西藏网和署著作者名,否则将追究相关法律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