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西藏网 > 即时新闻 > 新闻

北京:钟鼓楼紧邻区屋顶部分改造月底完工

发布时间:2022-11-08 08:30:00来源: 北京青年报

 

  昨天(7日)上午,天朗气清,站在鼓楼东望,鼓楼东大街向远处绵延,两侧不少胡同平房的屋顶修葺一新。从今年7月开始,北京市东城区正式启动钟鼓楼紧邻地区环境综合整治提升项目,将钟鼓楼周边安定门街道、交道口街道区域内的16.59公顷面积纳入改造提升范围。经过三个多月的改造提升,目前第五立面整治提升已完成85%,效果初现,预计11月底将全部完成。

  以修缮第五立面

  恢复建筑立面等为重点

  钟鼓楼是北京中轴线上的北起点,为了提升中轴线环境风貌品质,加强中轴线保护,东城区开展钟鼓楼紧邻地区环境综合整治提升项目,将钟鼓楼周边安定门街道、交道口街道区域内的16.59公顷面积纳入改造提升范围,北起豆腐池胡同,南至鼓楼及鼓楼东大街,东至宝钞胡同,西至旧鼓楼大街,涉及豆腐池胡同、宝钞胡同、钟楼湾胡同、草厂胡同、草厂北巷胡同、草厂东巷胡同、铃铛胡同、钟库胡同、汤公胡同共9条胡同,以修缮第五立面、提升公共空间环境、优化市政设施和恢复街巷建筑立面作为改造重点。

  城市的“第五立面”,也就是屋顶,是中轴线景观视廊美丽画卷的底色。历经三个多月的时间,目前第五立面整治提升已完成85%,效果初现,预计11月底完成。全部改造完成后,将重新唤起对老北京的文化记忆,保持历史文化街区的生活延续性,打造展现中轴魅力和北京市井文化生活的精华区。

  叠加分析老照片

  呈现120年跨度的风貌变化

  参与此次改造的中规院(北京)规划设计有限公司建筑设计所建筑师鲁坤介绍,此次第五立面改造,设计团队查阅了大量的历史资料,从各方找到了珍贵的1901年和1903年左右的鼓楼至东直门大街、1915年鼓楼东望、1955年鼓楼南望历史老照片。“我们和东城区城管委对老照片进行叠加分析,发现了大约5个显著相同的点位,由此形成了空间位置一致、时间相对延续的历史变化成果,基本掌握了当地跨度120年的风貌变化情况。从中可以看出,一直以来北中轴线钟鼓楼周边保留了平缓开阔的天际线,延续了以胡同-四合院合瓦屋面为主题的形态特征,构成了以大片青灰色房屋为基调的整体色彩。”

  东城区城管委环境建设科项目负责人刘悦说:“此次钟鼓楼周边区域整治提升,紧扣第五立面的同时,针对重点建筑立面,参照原格局、原样式,采用传统工艺做法和材料,开展保护性修缮,恢复街巷风貌。”例如,修缮鼓楼大街263号院门。由于年代久远,263号金柱大门木质结构腐朽,后檐木结构断裂,五架梁下垂,瓦面碎裂脱落。在修缮中,保留原木门框和两侧抱鼓石,其余构件重新落架大修,采用楦缝、砍斧迹、支浆工艺做法,院门刷铁红色油饰,同时在门框部位增加苏式彩绘,尽可能恢复院门原来的风貌。

  整治公共空间

  实施“多杆合一”“箱体三化”

  针对钟鼓楼周边区域内公共空间存在的现实问题和居民的实际需求,本次改造项目还对涉及的9条胡同同步改造公共设施、优化市政交通、提升绿化景观,全面提升公共空间的实用性、美观性,使周边居民生活体验感更加舒适。“目前,安定门街道市政设施方面的改造正在如火如荼进行中,已经完成85%,预计11月底完工。”刘悦说,“公共空间市政设施改造包括电力、弱电通信、照明与综合杆体、排水和道路等方面。”

  在改造过程中,安定门街道优化片区供电网络架构,老式大型电箱尽量入地入户,并进行小型化、隐形化、景观化的“三化”处理,墙地电箱、电表同步减量合并,改移安装;梳理胡同内的杂乱“飞线”,对电力架空线开展入地施工,并将安防、交通探头及各类标牌杆体整合敷设,优化杆体综合功能,实现“多杆合一”。预计,将合并各类杆体53根,隐藏大型箱体设备5台、小型墙地箱约162台。与此同时,完善胡同内的夜间照明,便于市民出行。

  刘悦表示,2023年,东城区还将启动鼓楼东大街环境整治提升项目二期改造工程,提升设计定位于“京潮流转、后市长街”,将对宝钞胡同至交道口路口沿线的人行步道、公共空间、市政设施、建筑立面、景观设施进行提升改造,努力打造“闹街静巷,鼓韵共赏”、具有老北京特色和带有鼓东印记的文化街道。

(责编:郭爽)

版权声明:凡注明“来源:中国西藏网”或“中国西藏网文”的所有作品,版权归高原(北京)文化传播有限公司。任何媒体转载、摘编、引用,须注明来源中国西藏网和署著作者名,否则将追究相关法律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