泉州洛江:全域旅游助推乡村振兴
央广网泉州12月13日消息 有城有乡有业态、有山有水有故事。近年来,泉州市洛江区立足乡村特色资源,因地制宜推进全域旅游,打造乡村振兴洛江样板。
河市镇新告村美丽田园(央广网发 洛江区农业农村和水务局供图)
以全域旅游为支撑,打牢产业振兴根基。洛江区文化底蕴深厚,自然景观和人文景观交相辉映,按照“点线面”全域推进,打造“家在林中住 人在景中游”的近郊旅游目的地。今年前三季度,洛江区实现旅游人数160.19万人次,旅游收入13.81亿元。
据介绍,目前洛江区已培育1个省级三星级旅游休闲集镇,7个省市级休闲示范点,7个省级旅游村以及省级红色旅游基地等,全域旅游微元素在镇村到处开花。
罗溪镇洪四村影剧院(央广网发 洛江区农业农村和水务局供图)
洛江区深入挖掘“名山、名桥、名人、名传说”等经典文旅资源,整合形成10条涵盖红色党建、亲子研学、历史人文、生态休闲经典线路,培育“悠游洛江”品牌。打造了洛阳古桥-乡韵花湾-泉州海丝野生动物世界-虹山全域旅游专线,年接待游客超50多万人次、旅游收入超2亿元。
同时,洛江区还把文化、商贸、教研、宗教、养生等行业融入旅游精品路线的布局中,打造了南部海丝游、中部文旅游、北部生态乡村游3大旅游面,形成洛阳古桥海丝游、印尼风情游、河市乡村康养游、马甲祈梦文化游、罗溪红色生态游、虹山全域游六大特色旅游板块,实现游客喜欢来、留得久。
虹山乡茶园(央广网发 洛江区农业农村和水务局供图)
以项目化为抓手,不断提升创建层次。洛江区坚持项目带动,2019年以来,累计策划实施乡村振兴重点项目521个,总投资7.2亿元,打造省市区试点村20个、示范线路4条、精品线路2条,省级实绩突出村3个、产业振兴示范村4个、成效显著村2个。
在创收增收、实现富民强村兴镇方面,洛江区探索“个性化”发展模式,提升“造血”功能。据了解,洛江区发挥景区辐射效应,吸纳周边村民参与服务接待,发展伴手礼、农家乐、民宿等,村民实现在家门口就能就业。目前已有苏山半山美庐、禾舍民宿等一批精品民宿加快发展,带动8000多人就业,人均增收4万余元。
虹山乡石龙谷半山美庐(央广网发 洛江区农业农村和水务局供图)
洛江区通过“合作社+公司+农户”“流转+合作”“旅游公司+村级联盟”等自营、联营、合作多种模式,带动产业发展,促进村集体增收,全区67个行政村村集体收入均达到20万元以上,其中50万元以上达到30%、100万元以上达到9%。围绕整镇推进“五好”乡镇创建,洛江区实行“景镇合一、属地管理”模式,致力产业发展、品质提升,推动资源整合、滚动发展,创建乡镇在市级综合考评获优秀档次。
罗溪镇新东村1+1+S末梢治理(央广网发 洛江区农业农村和水务局供图)
以党的建设为引领,全面提升基层组织力。洛江区把支部建在产业上,推广“支部+合作社+基地+农户”模式,引导村干部和党员创办、联办各类合作社45家,带动8900多户群众发展品牌特色农业和乡村旅游业。推行“组团党建+”工作,促进跨村连片共发展,比如马甲镇永安村、祈山村、杏川村组团村党总支牵头成立专业合作社,建立现代花卉基地200多亩、年产花卉50多万株。此外,洛江区还探索“1+1+S”同心圆党建模式,由党员、小组长、乡贤、族老和年轻人才组成的村民小组党群圆桌会,有效激活乡村治理的神经末梢,入选首批20个全国乡村治理典型案例。扎实推进15个“党建+”邻里中心建设,联动服务主体,打通服务群众“最后一公里”。
罗溪镇翁山村乡村记忆馆(央广网发 洛江区农业农村和水务局供图)
在发动鼓励党员干部、村民、在外乡贤积极参与家乡建设方面,洛江区率先推行“党建+乡贤参事会”模式,目前已成立23家红色乡贤参事会,撬动社会资金近9000万元,汇聚党员干部、经济能人等800余名。洛江区还启动首届“汇聚青春力量 助力乡村振兴”青年人才创新创业大赛,进一步挖掘和培育农村创业人才。(黄志贤)
版权声明:凡注明“来源:中国西藏网”或“中国西藏网文”的所有作品,版权归高原(北京)文化传播有限公司。任何媒体转载、摘编、引用,须注明来源中国西藏网和署著作者名,否则将追究相关法律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