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直击龙江两会】“数”览黑龙江2023新目标
央广网哈尔滨1月13日消息(记者庞淼)1月12日上午,黑龙江省第十四届人民代表大会第一次会议在哈尔滨开幕。政府工作报告部署了2023年黑龙江省重点工作,一组数据看黑龙江省2023年美好新篇章。
·加力推进5G、千兆城市、工业互联网等新型基础设施建设,新增数字化车间和智能工厂50个以上。加快发展生物工程和生物产业,实施生物经济“双百”工程,建设华大基因寒温带国家基因库、敷尔佳北方美谷等100个项目,完成年度投资超100亿元,推进北科生物国家工程研究中心分中心等创新平台和生物信息融合、细胞与再生医学等产学研联盟建设。
·加快页岩油产业化商业化开发,原油产量保持3000万吨、天然气产量增长到57亿立方米以上、煤炭产量7100万吨、新能源建成装机规模2500万千瓦。
·着力打造一批具有核心竞争力、经济社会效益显著的产业集群,重点推进军民融合、哈尔滨生物医药、佳木斯高端玻璃、绥化生物发酵等产业集群建设,打造大庆化工新材料、精细化学品、橡塑3个百亿级产业集群。
·办好汽车、家电等系列主题促销活动,力争全年全省发放消费券6亿元。健全落实新增限额以上企业奖励政策,力争新增纳统企业500家以上。全省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增长6%以上。
·实施省级重点项目1000个,完成年度投资3000亿元,确保全年投资500万元以上在建项目1万个,总投资1万亿元。
·深入实施“紫丁香计划”,新增辅导企业5家以上,力争全年上市在审申报企业8家以上,重点孵化企业40家以上。
·深入实施“藏粮于地、藏粮于技”战略,粮食播种面积保持2.18亿亩以上。落实耕地轮作试点,推广黑土地保护“龙江模式”“三江模式”,建设高标准农田840万亩,保护好利用好黑土地这个“耕地中的大熊猫”。
·围绕“粮头食尾”“农头工尾”大力发展粮食、畜产品精深加工,推动乡村产业全链条升级,农产品加工转化率达66%以上。发展科技农业,加快推进佳木斯农高区建设,着力建设现代农业科技示范基地,主推技术到位率超过95%。发展绿色农业,统筹抓好秸秆综合利用和畜禽粪污资源化利用,绿色有机食品认证面积9400万亩。
·强化能繁母猪和优势生猪产能保护,发展高端肉牛养殖,加快奶乳一体化万头奶牛场、大型奶牛场建设,肉蛋奶产量925万吨以上。做好“土特产”文章,以鹅绒深加工为牵引,推动鹅产业全链条高质量发展;建设冷水鱼、森林食品生产供应基地,水产品产量70万吨以上,森林食品产值670亿元以上;大力发展设施农业,果蔬产量680万吨以上,食用菌鲜品产量370万吨以上。
·打好县域经济“擂台赛”,坚持产业立县,突出优势特色,强化龙头引带,在各县培育形成1-2个立县支柱产业。
·全年实际利用内资增长35%以上,实际利用外资增长10%以上。
·省级科技专项资金继续保持20%增长,大力实施数字经济、生物经济、高端装备、新材料等重点领域专项。
·围绕重点产业组建产业技术创新联盟、产业技术研究院等创新联合体,组织150个以上联合攻关、联合转化项目,使科技创新“关键变量”成为振兴发展的“最大增量”。
·深入实施“新一轮科技型企业三年行动计划”,高新技术企业数量净增800家以上。
·提升民营企业在政府采购中的份额,确保面向中小微企业政府采购的预留份额30%以上。
·科学开展大规模国土绿化行动,计划完成营造林面积100万亩。推进24条中小河流重点段治理,加力实施黑土耕地侵蚀沟治理。
·深入实施大项目拉动就业、创业带动就业、公共服务促进就业、职业技能培训稳定就业和支持新就业形态发展等计划,全省城镇新增就业30万人以上。把促进青年特别是高校毕业生就业工作摆在更加突出的位置,统筹做好农民工、退役军人就业帮扶,帮助5万名以上就业困难人员就业。深入实施技能龙江行动,面向城乡劳动者开展补贴性职业技能培训25万人次以上。
·健全社会救助体系,持续提高城乡低保保障水平,惠及130万城乡低保对象。
·实施学生体质健康促进行动,建设视力防控工作试点县17个。推进新一轮省“双一流”10所高水平大学、141个优势特色学科建设,优化调整省“双特”建设高校和专业集群,“双高”“双优”项目重点建设35所职业学校、100个专业(群),加快推进部省共建职业教育与产业集群集聚融合示范区。
·持续推动优质医疗资源扩容和区域均衡布局,加快建设3个国家区域医疗中心、4个省级区域医疗中心和国家紧急医学救援基地,推动省疾控中心异地新建项目二期工程。招聘医学专业大学生补充乡镇卫生院,确保平均每个乡镇卫生院不少于3名医学毕业生在岗服务。健全完善积极生育支持措施,推动托育服务健康发展,3岁以下婴幼儿托位总数达6.43万个。
·加快改善城乡居民住房条件,改造城镇老旧小区30万户,继续推进城镇棚户区改造和保障性租赁住房建设。更新改造城镇燃气老化管网900公里,新建改造污水管网1500公里。
·新建全民健身场地设施300处以上,推动公共体育场馆免费或低费向社会开放。
版权声明:凡注明“来源:中国西藏网”或“中国西藏网文”的所有作品,版权归高原(北京)文化传播有限公司。任何媒体转载、摘编、引用,须注明来源中国西藏网和署著作者名,否则将追究相关法律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