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小蚯蚓“钻进”中央一号文件 保护土壤我们该行动了!
央广网北京3月6日消息 据中央广播电视总台中国之声《新闻超链接》报道,粮食安全,国之大者,土地对于保障粮食安全至关重要。
2023年,在中央一号文件“加强高标准农田建设”一节中,明确表述了“严厉打击盗挖黑土、电捕蚯蚓等破坏土壤行为”,野生蚯蚓对土壤的价值,以及生物多样性在人类农业发展过程中起到的作用也引起了人们关注。
我国的土壤当前面临何种挑战?蚯蚓对土壤有着怎样的意义?我们可以为保护土地做些什么?
退化?被盗?如何让土壤“休养生息”?
我国地域辽阔,土壤类型多样,不同的土壤具备不同的优势,同时也存在着不同的生态问题。在上千年的劳作下,土壤如果得不到“休养生息”,就会出现有机质下降较快,退化严重的现象。例如有“耕地中的大熊猫”之称的黑土,如今就面临着严重的土壤退化问题,黑土土壤的厚度在整体性下降。不仅如此,当前甚至还存在着盗取黑土的现象。
河南大学学术副校长、大别山森林生态系统国家野外科学观测研究站站长傅声雷认为,为了保障国家的粮食安全,我们必须加强对土壤的保护,采取各种措施修复土壤,提高土壤质量。修复土壤的首要举措是提高土壤的有机质含量,若土壤遭受污染,则需要采取物理方法、化学方法或生物方法对污染进行治理。傅声雷强调,在修复土壤的各种方法中,更提倡采用生物和物理化学相结合的方法。
以生物修复方法中的植物修复为例,植物可以通过光合作用产生更多的有机质,有机质进入土壤有助于提高土壤中的有机碳,以此保障土壤中生物的能量和资源来源。植物被修复后,土壤微生物和土壤动物可以获得更好的生活环境,土壤食物网产生良性循环,土壤中的物质循环得到优化。土壤整体系统更加完善,有利于保证未来粮食作物的产量和品质。
有蚯蚓=土壤健康?
蚯蚓号称“生态系统工程师”,它可以影响到土壤的物理结构,而土壤的物理结构会影响水在土壤中的下渗能力,进而影响整个土壤的质地,土壤质地则关乎植被和农作物的生长和生产。傅声雷表示,蚯蚓可以通过与土壤微生物,特别是和真菌的相互作用,来提高氮在土壤中的有效利用。有蚯蚓的土壤与无蚯蚓的土壤在含氮量上差异明显,有蚯蚓的土壤,含氮量更高。一开始,这些氮存在于蚯蚓的粪便中,形成团聚体,很难被植被利用,然后,土壤中的菌和真菌发挥效用,菌和真菌通过菌丝将氮运输至土壤中,使氮能够被土壤中的植被和作物有效利用。除了可以提升含氮量外,蚯蚓对增加土壤的碳含量也有积极贡献。
蚯蚓还可以抑制对植物有害的寄生线虫的生长,起到生物防治的作用。土壤若没有蚯蚓,则意味着土壤生态系统中的食物链缺少一个重要链条。食物链中一个类群的缺失就有可能导致另一个类群的增多,因而在缺少蚯蚓的情况下,土壤中的有害寄生线虫的数量可能会更多,对植被和作物产生危害。
傅声雷指出,虽然不能仅凭有无蚯蚓来判断土壤质量高低,但通常情况下,有蚯蚓说明该土壤系统较为健康。
这些行为正在伤害土壤
在农村,过度消耗地力的情况并不少见。多年在同一块土地上耕种同一种作物,某些微量元素持续不断地被消耗,土壤的质量就会逐渐下降,作物的产量和品质也随之下降。因此最好采用轮作体制,实现土壤资源的最优化利用。
在城市,随意丢弃垃圾等行为也会为土壤带来沉重负担。城市建设的过程中会产生大量建筑垃圾,若不对其进行处理,直接将其抛弃在健康土壤的表面,会对土壤的水分涵养和有机质保存产生不利影响。日常生活中产生的生活垃圾也是有可能危害土壤的一大因素,如果不对垃圾进行分类,将其随意丢弃,形成垃圾填埋场,就会影响土壤中的水质。更为严重的是,垃圾的随意丢弃有可能污染地下水资源,部分地下水资源会作为人类的饮用水,此时随意丢弃垃圾的行为危害的就不仅是土壤的健康,更是人类的健康。
民非谷不食,谷非地不生。加强土壤的修复和保护工作势在必行,普通人同样可以为土壤保护贡献力量。从现在开始,不要随意堆放建筑垃圾,不要随意丢弃生活垃圾,从自己做起,从身边做起。
监制:郭静
记者:张芷旖
编辑:马千雯 潘雨薇
版权声明:凡注明“来源:中国西藏网”或“中国西藏网文”的所有作品,版权归高原(北京)文化传播有限公司。任何媒体转载、摘编、引用,须注明来源中国西藏网和署著作者名,否则将追究相关法律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