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西藏网 > 即时新闻 > 新闻

节水宣传深入百姓心间

发布时间:2023-06-21 09:03:00来源: 《光明日报》

  【一线讲述】

  节水宣传深入百姓心间

  讲述人:浙江玉环市节约用水服务中心副主任 黄晓倩

  3月22日是世界水日,也是玉环市节水宣传教育馆的正式开馆日。3天后,教育馆迎来了第一批600位参观者,结束游览后,其中的“幸运儿”还获得了节水宣传礼品和绿植盆栽作为纪念。

  这座节水宣传教育馆,以亚海水淡化水厂为基础建立。玉环市丘陵遍布,水系源短流急,全市只有15座小型水库,优质水供水能力严重不足,人均拥有水资源量432立方米,仅为浙江省人均四分之一。近年来,虽然通过引水工程、亚海水淡化抗旱应急工程等一系列保供水工程,居民用水得到了有效保障,然而,我们深感对市民的水情教育远远不够。

  怎么让大家了解全市乃至全国基本水情,增强危机意识、忧患意识?反复思量中,我们想到了玉环市亚海水淡化水厂。

  这座占地面积40亩的水厂于2019年建成,可以把玉环湖的亚海水采用膜法(反渗透)进行淡化处理,变成可饮用淡水,每天产水3万吨,可以解决全市近三分之一用水量,是近年来保障市民用水的大工程。为何不让市民们走进这个供水“后勤部”,在实地体验中接受水情教育呢?这样,市民们可以现场直击节水系统和亚海水淡化水厂处理系统的工作流程,寓教于乐。

  想法很快付诸行动。我们一方面在展项设置中使用高科技展览技术,为参观者带来更多互动体验;另一方面,场馆布置处处体现节水主题。比如,展馆进口处设置了一个巨大的喷泉景观,这是利用中水改造的;三楼设置了水质检测实验室,参观者可在工作人员帮助下操作检测仪器观察纯净水、自来水、中水、海水、亚海水和淡化后的海水等,直观了解各类水的数据和特征。

  亚海水淡化水厂的厂址特性,也为我们出了一道难题:海边建筑容易沉降,海边环境相对潮湿,空气中盐分大,考验着施工材料和设备的耐腐蚀性。所以,我们充分考虑材料的韧性、牢固性和耐久度,在现场勘测、详细记录数据后,从上百种材料中选择合适的进行实验,还改造施工设备以适应现场特殊环境要求。

  经过严密监测、实时调整、谨慎施工,场馆终于如期和大众见面了。开馆后,场馆受到市民“热捧”,经常有家长带着孩子来参观。他们对我说,孩子在玩耍之余学会了课本知识,自己也了解到水里原来有这么多门道。市民的反馈让我们特别欣慰,也坚定了继续守护的火热初心。

  (项目团队:光明日报记者 陈之殷、颜维琦、陆健、周洪双、董城、王斯敏 光明日报通讯员 丰瑶、张川惠子)

  《光明日报》( 2023年06月21日 07版)

(责编:郭爽)

版权声明:凡注明“来源:中国西藏网”或“中国西藏网文”的所有作品,版权归高原(北京)文化传播有限公司。任何媒体转载、摘编、引用,须注明来源中国西藏网和署著作者名,否则将追究相关法律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