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数字经济建设全球领先 新一代信息技术专利数量居全球首位
昨天(6日),“北京社科”智库2023系列蓝皮书、集刊、论丛发布等15项成果集中发布,全面呈现出本市经济、社会、公共服务等领域的发展现状。
数字经济成为关键动能
《北京经济发展报告(2022-2023)》分析本市经济发展的整体形势认为,本市的经济增长速度已由高速转为中高速,产业结构和需求结构均有调整,科技创新成为引领高质量发展的第一动力。经该报告构建的模型测算,北京经济运行的稳定性高、韧性强,经济将强力复苏,预计未来1至2年将保持3%至5%的稳定增长。
其中,数字经济已成为支撑北京经济增长的关键动能。2022年,北京市数字经济实现增加值17330.2亿元,占地区生产总值的比重达到41.6%;规上数字经济核心产业企业8307家,营业收入达4.6万亿元,同比增长2.8%。
放眼全球,北京在全球数字经济标杆城市建设中处于第一梯队。报告构建了全球数字经济标杆城市指数,并对全球29个样本城市进行测算,结果显示,旧金山与北京以突出优势位居前两位,洛杉矶、上海、纽约和深圳位于第二梯队。而在6个分指数中,北京在数据要素配置、数字产业引领、数字创新策源等方面表现优异。具体来看,北京在制造业企业数字化、智能化转型以及金融科技发展等方面走在世界前列;全球前100数字标杆独角兽企业中,北京就有8家,市值达19846亿元,位居全球第二;在数字创新方面,北京新一代信息技术专利数量居全球首位。
养老联合体实现全覆盖
养老问题是关系社会发展的重要一环。在本次发布的系列蓝皮书中,很多都提及了养老话题。其中《北京公共服务发展报告(2022-2023)》关注到街道乡镇养老服务联合体的建设,截至2022年底,本市343个街道乡镇均已建立养老联合体的运行机制,其中97%的街道乡镇已将辖区全部养老服务机构、医疗机构纳入联合体。
当前,网络社会的资金流动和风险性加大,老年人常因认识不足、社会支持网络缺失等原因,遭受财产损失。《北京社会发展报告(2022-2023)》围绕这一问题展开了研究。2022年,市老龄协会发起了一项试点项目,为年满80岁或生活基本不能自理的老人、其他困境老人提供专业的法律和医疗服务,报告认为,此举可向更大范围的老年群体推广。
婴幼儿托位数缺口较大
国家已提出力争在“十四五”末期,实现每千人口拥有3岁以下的婴幼儿托位数达4.5个,随着投入的不断增加,本市托育服务机构数量和托位总数都有大幅增长,2021年4月至2022年7月,本市托育服务机构从351家增长至627家,托位总数由19972个增至29171个,千人托位数增至1.33个,但尚不及全国平均数。
据《北京公共服务发展报告(2022-2023)》测算,要达到“十四五”提出的千人托位数要求,本市所需的托位总数应达到10.5万个,目前存在7.6万个托位数缺口,仍应大力发展托育服务。同时,报告建议完善家庭照料法规,提升普惠性托位数满足中低收入人群的需求,并强化托育机构的备案管理制度。
在基础教育领域,报告分析了2011年至2020年的北京市教育经费情况,认为北京市基础教育公共财政支出稳步增加,增长率总计达68.25%,其中学前教育阶段的增长尤为显著。十年间,本市教育投入的区域差距持续缩小,生态涵养发展区在基础教育各阶段的教育经费充裕度均有明显改善,同时社会投入还存在较大的增长空间。
版权声明:凡注明“来源:中国西藏网”或“中国西藏网文”的所有作品,版权归高原(北京)文化传播有限公司。任何媒体转载、摘编、引用,须注明来源中国西藏网和署著作者名,否则将追究相关法律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