景区拍照收费频遭吐槽,“园中园”“票中票”何时休?
央广网北京11月8日消息(总台中国之声记者管昕)近期,“旅游景区拍照收费”的话题持续引发关注。旅游景区内有专人为游客拍照并收取一定费用,本可以双赢,游客有权自愿选择是否购买优质的拍摄体验。不仅是拍照,实际上,“园中园”“票中票”等现象也时有发生,严重干扰了旅游市场的正常秩序,甚至损害了旅游业的整体形象。景区内拍照收费应该禁止吗?如何规范此类乱象?
前不久,一名游客在贵州黄果树瀑布观景台拍照遭阻拦的事件引发关注。有媒体报道称,游客在该景区拍照,被几名手持相机者伸手阻拦,阻拦者表示“即便要拍照,也只能用手机”,理由是景区的摄影被承包了。随后,贵州“黄果树景区”官微通报调查情况称,与游客发生争执并阻止拍照的人员为景区内摄影经营户。对涉及的摄影经营户进行批评教育并作出停业整顿处理,同时对景区内摄影等业态开展专项整治。
记者11月7日联系该景区,工作人员表示,此前引发纠纷的是景区外的经营人员进入景区拍照被阻拦,普通游客在景区可随意拍照,是不收费的,但景区也为游客提供收费的拍照服务。
工作人员说:“你想怎么拍就怎么拍,如果您需要给您拍,就请其给您拍,收费就可以了。景区里拍照收费的是周边村民,他们长年累月在里面做生意的。如果想照,他们是10块钱一张。”
黄果树瀑布景区陷入争议的网络热度尚未完全消退,这两天,又有景区因拍照收费纠纷被媒体报道。云南大理洱海公园最佳点位被质疑包给婚纱摄影公司,园方回应称这是一场误会。紧接着,重庆一棵树景区又遭游客网上吐槽:观景台被管控,拍夜景要多收45元。
一棵树景区工作人员7日晚对记者表示,游客登上观景台拍照是不收费的,但同样的地点,也提供拍照收费服务。
工作人员说:“因为有两边通道,一边通道是一般游客进去,另外一边通道是需要拍照的人进去,但这是同一个区域,拍照的和不拍照的是交替着来的,两队没有区别。这个区域有承包,但对普通游客和拍照游客没有限制,都可以进去。”
记者梳理网友留言注意到,不少游客吐槽,近年来景区“园中园”“票中票”现象屡见不鲜,例如:交了160元景区门票后,想看瀑布还要再交35元;最佳观景点被圈起来,想去赏景要交费10元;145元景区门票,登观景平台再花20元……
四川省导游协会副秘书长吴祥对中国之声记者表示,类似“园中园”“票中票”等旅游消费乱象在一定程度上普遍存在。
吴祥说:“有一定的普遍性,全国好多地方都有,不仅是照相问题,各种情况都有,就相当于买了门票进去以后,游览过程当中都涉及另外交费的情况,拍照只是其中的一种表现形式。”
国家导游技术技能大师诸鸣告诉记者,景区内拍照收费的问题由来已久,一些景区拍照收费的具体操作比较模糊。
诸鸣说:“至少是属于多次收费或者是二次收费。但如果要把它归类到服务上,也很难归类,就是说每一个景区状况不一样,里面其实有很多模糊地带,肯定要规范的。比如说我是上海或者杭州来的游客,我是不能够接受的,我已经买了景区门票,在这个地方拍照,为什么不让我拍?如果是拿自己手机拍,他也不拦你。拿相机为什么不让我拍?这是怎么规定的?”
浙江旅游科学研究院院长张晓峰认为,一些景区出现的“园中园”“票中票”问题,是观光旅游时代的后遗症,是变相涨价,更是一种竭泽而渔的做法。
张晓峰说:“这些景区有一个特点,它的营收结构比较单一,主要是靠门票收入和少量的摊位租赁,为了增加创收,就想尽各种办法在景区里增加二次收费的项目。这种收费行为确实存在很多乱象,应该是要被制止和取消的。我觉得是应该提供服务来挣钱,而不是依赖少量的优质资源垄断来挣钱。”
实际上,“园中园”“票中票”等旅游消费乱象,不仅不合理,也不合法。
北京市地石律师事务所律师窦冬辰表示:“这种收费是否合法,取决于景区的性质以及该收费是否遵循了法定程序。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旅游法》的规定,如果是利用公共资源建设的景区,必须实行政府定价或者政府指导价,严格控制价格上涨。拟收费或者提高价格的,应当举行听证会,征求旅游者、经营者和有关方面的意见,论证其必要性、可行性。因此说,如果是自然景区内,在转让部分经营权后进行二次收费的,就需要看他是否履行了上述程序。未履行上述程序的,则涉嫌违法。”
中国政法大学副教授朱巍表示,消费者购买景区的门票应当包含景区内所有的景点,除非在购票的时候就事先告知消费者哪些地方需要额外的付费,即使是免费景区提供的拍照增值服务,也要提前告知消费者。
“有一些免费的景点,进到里面之后,在临时搭建可拍照的最佳景点,有一些拍照服务,有可能属于增值服务,一般来说是在合理的范畴之内,但是也应当事先告知消费者收费标准以及提供服务类别,比如提供相关道具,提供特殊服装等,这个跟把景区圈起来,通过拍照额外获取利益是另外一回事。”朱巍说。
多位旅游业内人士告诉记者,随着旅游消费业态的更新和升级,单纯依靠门票收入或增加收费项目来提升景区创收能力,已经过于落伍了。健康的旅游消费,需要景区提供优质的服务和体验来带动。
版权声明:凡注明“来源:中国西藏网”或“中国西藏网文”的所有作品,版权归高原(北京)文化传播有限公司。任何媒体转载、摘编、引用,须注明来源中国西藏网和署著作者名,否则将追究相关法律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