装机猛增价格“跳水” 光伏行业过热“后遗症”渐显
河北秦皇岛昌黎县荒佃庄镇附近的一处光伏发电场(无人机照片)。 新华社记者 杨世尧 摄
缩减人员、技术改造、产能闲置……岁末年初,多家光伏企业都在调整自己的步伐以适应环境的变化。
过去一年,光伏制造端产量、发电新增装机等多个指标连创新高,但产业链各环节产品价格却几乎全线“跳水”,产业存在过热过快扩张、中低端产能过剩、无序竞争等问题,质量风险、功率虚高等发展隐忧也不断显现。业内人士认为,2024年要聚焦光伏行业高质量发展,加强统筹布局和政策落实,明确光伏发电项目投资开发相关标准和要求。同时,须持续鼓励创新,让光伏行业竞争回归技术创新的主赛道。
多项指标创新高
强劲——众多业内人士如此形容过去一年光伏行业的发展。“预计2023年全球太阳能投资将达3820亿美元,石油投资将达3710亿美元。这意味着太阳能投资在历史上首次超过石油。”中国光伏行业协会(下称“光伏协会”)名誉理事长王勃华在2023年12月中旬举行的中国光伏行业年度大会称。
光伏协会也在会上第二次上调2023年装机预测,预计全球光伏新增装机由305-350GW上调至345-390GW;中国光伏新增装机由120-140GW上调至160-180GW。
从国家能源局最新数据来看,2023年前11月全国太阳能发电累计新增装机就已达到了163.88GW,同比增长149.40%。截至11月底,全国太阳能发电装机容量约5.6亿千瓦,同比增长49.9%。
受发电端需求的带动,光伏制造端同样增长强劲。光伏协会数据显示,2023年前10月,我国光伏制造端产量同比增长均超过70%,总产值超过1.3万亿元,创历史新高。
放眼全球光伏市场,我国光伏企业依靠领先的技术、规模化生产和全产业链布局,不断斩获市场份额。2023年前10月我国硅片、电池片、组件等产品出口量分别同比增长90%、72%和34%,继续保持光伏产业在出口贸易“新三样”的稳定地位。
过快扩张“后遗症”逐渐显现
与装机、产量等多指标连创新高相对应的,是光伏产品价格过去一年“跌跌不休”,几乎全线“腰斩”。
以组件为例,从2023年2月开始价格一路走低。10月以来,降价速度开始加快,多家企业光伏组件开标价格单瓦最低值跌破1元,有企业最低综合报价甚至到了0.86元/瓦。
部分光伏企业直呼,价格“狂泻”击穿企业的成本线。“现在很多二、三线企业都在亏着卖,我们虽然还能维持盈亏平衡,但这样的价格很难持续。”某龙头光伏企业中国区负责人告诉记者。
与“降价”这一热词密切关联的,是过剩与内卷。工业和信息化部电子信息司处长金磊指出,我国光伏行业发展仍存在着产业短期过热过快的扩张、中低端产能过剩、无序竞争、全球贸易中不确定性风险增加等问题。
据天合光能董事长高纪凡介绍,2023年光伏制造全产业链新增产能比行业累计的所有量还多。他指出了企业扩产的四个原因:企业愿意投、地方政府支持、金融机构融资便利和其他行业的跨界意愿强。“这些新企业由于技术、人才和管理能力不足,导致一系列经营问题,甚至有些企业投产之日就是停产之时。”
隆基绿能董事长钟宝申同样表示,金融力量叠加地方政府支持加速了产业的扩产速度,“花钱的人花的不是自己的钱”是光伏产能过快扩张的本质,而这一问题的解决需要时间。
产能过剩也导致行业竞争白热化,潜藏众多风险。记者采访了解到,随着竞争加剧,已出现一些企业为降低成本而降低产品质量的现象,比如在硅片厚度以及各类辅材上偷工减料等。下游电站投资企业担心,持续低价的情况下,能否保障产品质量和供货效率,是否会带来不可预知的风险等。而从更长期来看,持续低价竞争将损害光伏行业的创新基因,进而减弱我国光伏产业的竞争力。
“功率虚标”现象是行业发展的另一大隐患。赛迪智库集成电路研究所新能源研究室主任江华指出,2023年国内不同企业争相发布光伏电池转换效率世界纪录,但部分纪录值从检测结果来看,甚至存在诸多不符合基本物理规律的地方,数据亦不能经多家机构复现。
“在检测认证方面,我们跟国外还有一定差距。”江华表示,“功率虚标”的原因,一方面在于,随着新技术的出现,检测技术对于新型组件的适应性还没跟上,各检测机构之间尚未形成一个统一标准,检测设备、检测方法的不同都可能造成检测结果的偏差;另一方面,也存在部分检测机构利用检测标准的不统一、检测方法的不成熟而不当竞争的现象,后者会对行业带来很大负面影响。
让竞争回归技术发展主赛道
“光伏行业现在已处于“最强内卷进行时”,所以大家不要去期待2024年光伏能有特别高的单瓦盈利能力。”阿特斯阳光电力集团的创始人、董事长兼首席执行官瞿晓铧在2023年11月的一次会议上直言。
这也是业内对2024年光伏市场的普遍预期——市场广阔,但产能过剩的背景下,新一轮调整或者洗牌不可避免。
根据国家能源局提出的目标,2024全年全国风电光伏新增装机2亿千瓦左右,较2023年的目标提升了25%。
从长期视角看,在全球应对气候变化的背景下,国际市场的增长空间也仍然蕴含巨大的机遇。“据IRENA预测,到2050年,全球光伏累计装机将超过180亿千瓦,而且未来光伏市场的增速也可能会远超预期 。”江华认为,只要不出现“黑天鹅事件”,未来全球光伏市场仍然会有很大的发展前景。
如何面对2024年的危与机?业内一致认为,要聚焦光伏行业高质量发展,加强统筹布局和政策落实,加快配套建设,拓展行业应用。同时,持续鼓励创新,推动行业企业加快创新和技术攻关,让光伏行业竞争回归技术发展的主赛道。
据了解,在光伏发电项目投资开发中,造成“低价中标”原因,一方面在于从地方政府、投资开发企业到制造企业成本压力的层层传导。另一方面,也与开发企业本身的招标机制有关。
“地方上建设百万千瓦级的沙、戈、荒风光大基地,经常对投资开发企业提出一些附加条件,不同程度上增加了项目投资和运行成本。而且地方政府对投资企业的附加条件缺少一个明确、统一的标准,甚至一个省的不同地区对企业也会有不同的要求,增加了项目投资中的不确定性。”水电水利规划设计总院副总工程师谢宏文建议,国家和地方相关主管部门结合具体情况,出台统一的标准和明确的要求。
面对功率虚标的问题,中国光伏行业协会在工业和信息化部电子信息司的指导下,组织业内企业签署《光伏组件功率规范诚信标定和溯源自律公约》,旨在促进面向新型组件的测试标准和测试方法的统一。
“当下,行业已进入一个新的技术迭代期,N型电池组件未来将面临巨大的需求。”江华表示,布局Topcon电池等新产品,需要较长时间的技术积累,未来,拥有核心技术优势的龙头企业仍然会拥有强大的竞争力。
版权声明:凡注明“来源:中国西藏网”或“中国西藏网文”的所有作品,版权归高原(北京)文化传播有限公司。任何媒体转载、摘编、引用,须注明来源中国西藏网和署著作者名,否则将追究相关法律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