景县发布“晒粮地图”助力秋收
对提供粮食烘干和晾晒场地的单位进行奖补
河北日报讯(记者邢云、焦磊)连日来,景县各乡(镇)的玉米烘干点里,烘干设备满负荷运转,24小时不停机,帮助当地农户抢烘玉米。家住北街村的种粮大户周义,今年收了20多万斤玉米,如今终于松了一口气。他说:“烘干后玉米水分从40%降到了15%以下,达到了收购标准。”
作为全国产粮大县,今年景县玉米种植面积达88.4万亩。面对连续阴雨天气给秋收秋种带来的挑战,景县各职能部门和乡(镇)迅速行动,多渠道多举措帮助农民寻找晒粮场地、烘干设施,全面开展农业生产保障工作,确保秋粮颗粒归仓。
“一般烘干需要15至16个小时。湿粮食进去,干粮食出来,可别小看这‘一进一出’,相当于把差点因连阴雨浪费的粮食又给抢回来了。”景县农业农村局局长崔国涛介绍,为应对连续阴雨天气对秋收的影响,当地迅速发布“晒粮地图”,精准标注全县27处烘干服务点,公开全县农技人员的联系方式,方便农户就近晒粮、烘粮。
同时,景县研究出台奖补办法,对在极端天气情况下,为农民提供粮食烘干和晾晒场地的企业、学校等相关单位进行奖励,充分调动社会各界力量,帮助群众抢收秋粮。
“别小看晒粮、烘粮,它关乎老百姓的幸福生活,更关系到粮食安全。”景县县委书记李景辉表示,此次奖补政策不仅是应对极端天气的应急之举,也是探索社会力量参与粮食安全保障的一次有益尝试。
在景县秋实种植业农民合作社,负责人张国华一脸淡定。10月14日,趁着天气晴好,他用新买的玉米囤翻转机对囤里的玉米进行翻晒。“这些玉米囤是我们自己改进的,底下加了个托盘,利用叉车就能搬走,放翻转机上翻一遍,通风散热,能减轻发霉发芽情况。”张国华说,有县委、县政府帮助,有专家指点,还有志愿者帮扶,心里踏实多了。
目前,景县玉米已完成收获84.3%,预计10月20日左右可收获完毕。
版权声明:凡注明“来源:中国西藏网”或“中国西藏网文”的所有作品,版权归高原(北京)文化传播有限公司。任何媒体转载、摘编、引用,须注明来源中国西藏网和署著作者名,否则将追究相关法律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