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西藏网 > 即时新闻 > 民生

合肥高新区:奋力建设世界一流高科技园区

发布时间:2020-05-20 09:09:00来源: 中国新闻网

  中新网合肥5月20日电 (记者 张强)近年来,合肥国家级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以下简称“合肥高新区”)高举“发展高科技、实现产业化”的旗帜,不断提升创新能力,营造良好创新生态,培育新的增长点,经济社会取得新成就。

  5月19日,安徽省委宣传部“走进安徽国家级开发区”系列新闻发布暨集中采访活动走进合肥高新区。

  发展新产业,构建创新发展“增长极”

  5月10日,位于合肥高新区的本源量子公司作为安徽省人工智能领域“智能时代”板块知名品牌之一,在云上2020年中国自主品牌博览会安徽馆亮相。“作为全国首家量子计算初创公司,公司已自主研发出20余种量子计算软件、硬件产品,申请各项专利200余项,全部产品的技术指标均为国内领先水平,部分达到国际顶尖水准。”该公司量子教育组负责人赵雪娇介绍。

  不仅是量子信息产业,合肥高新区还着眼于推动优势产业裂变升级。优势产业在全球占有一席之地,阳光电源逆变器、华米科技的可穿戴设备,成为全球出货量第一的国际化企业;科大讯飞、国盾量子分别成为全球语音产业和量子通讯产业的领跑者。

  同时,加快培育人工智能、大数据、集成电路、生命健康、网络安全等五大领跑产业,以“中国声谷”为代表的人工智能产业2019年营收突破800亿元、同比增长23%,“中国安全谷”获批建设,国家健康医疗大数据中部中心、以集成电路设计产业为核心的“芯之城”建设如火如荼,支撑合肥市获批国家新一代人工智能创新试验区、人工智能和集成电路三个国家战新产业集群等,擦亮合肥产业品牌。

  搭建新平台,强化创新发展“牵引力”

  国内首套拥有自主知识产权的质子治疗样机成功研制,中国第一颗5G毫米波滤波器诞生,首款国产量子计算机控制系统问世....。。正在日益激烈的产业国际竞争环境下,必须大力推进关键核心技术攻坚,掌握创新主动权。合肥高新区自开展“关键核心技术创新突破助推计划”以来,2019年定向支持83家企业、178项技术、181个产品,调集优质资源,推进协同攻关,着力突破外部技术封锁、筑牢自主尖端前沿征地,大力推动关键核心技术创新突破。

  值得一提的是,合肥高新区“三位一体”高能级创新平台体系的构建,让创新的活力在新平台上竞相迸发。由大科学装置集群、量子信息与技术创新研究院构建基础核心科学平台,由离子医学中心、类脑智能国家工程实验室等重点产业创新中心构建产业应用创新平台,由中科大先研院、中科院创新院等新型产业技术研究院、市场化开放平台构建科研成果转化平台,不断推动着原始创新和应用创新。

  紧紧抓住合肥综合性国家科学中心建设机遇,合肥高新区围绕“2+8+N+3”重大平台载体布局,加快合肥综合性国家科学中心核心承载区建设,在全国率先构建“国家实验室和大科学装置-产业技术研究院-新型研发机构-高端企业研发平台”的现代科技创新体系。

  探索新治理,塑造创新发展“新优势”

  在打造世界一流园区的进程中,合肥高新区还在不断探索社会治理新模式,围绕科技新城建设定位,强化就业、医疗、教育等公共服务供给,完善公共文化服务,加快构建共建共治共享的社会治理格局。

  自2016年以来,高新区已经启动实施近60项重点社会事业项目,总投资近50亿。实施“名校战略”,引进合肥六中、中国科大附中等知名教育资源,建成或在建安医高新医院、省妇幼保健院、合肥离子医学中心等一大批优质医疗机构。

  此外,区级“智慧城管”的上线让城市运行实现“一网统管”,河长制信息化共享平台的建立让城市管理实现网格化和智能化,2019年合肥高新区PM2.5、PM10指标取得了全市最优的成绩。不仅如此,合肥高新区还在优化营商环境上下足功夫,不仅在全国率先编制《营商环境指数》,还不断加强“发展高新技术”与“和谐劳动关系”的深度融合,全面推进和谐劳动关系综合试验区建设,2019年再获“全国模范劳动关系和谐工业园区”殊荣。

  2020年初,科技部火炬中心印发通报,合肥高新区综合排名跻身全国第6位,实现争先进位,连续六年稳居全国前十;5月8日,国务院办公厅通报表彰了合肥高新区国家双创示范基地的建设。眼下,合肥高新区已成为安徽省高质量发展的创新高地、先进制造业高地、数字经济高地、内陆开放高地和宜居宜业生态高地。

  合肥高新区党工委书记、管委会主任宋道军说,未来合肥高新区将紧紧围绕“世界一流高科技园区”建设,贯彻新发展理念,加快发展新经济,加速推进新基建、布局新产业、培育新消费、创造新模式,全力在全国高质量发展中当好开发区的“排头兵”,为合肥市打造“五高地一示范”作出新的更大贡献。(完)

(责编: 贾春玲)

版权声明:凡注明“来源:中国西藏网”或“中国西藏网文”的所有作品,版权归高原(北京)文化传播有限公司。任何媒体转载、摘编、引用,须注明来源中国西藏网和署著作者名,否则将追究相关法律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