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苏提前部署太湖安全度夏
“要以‘减磷控氮’为重点、‘两个确保’为底线,科学系统推进水污染治理、水资源调配、水生态修复的各项工作。”在前不久召开的江苏省太湖水污染防治委员会第十三次全体(扩大)会议暨太湖安全度夏应急防控工作会议上,省委书记娄勤俭作出批示。
太湖治理,从2007年开始,至今已是第13个年头,爬坡过坎,成效显著。2019年15条主要入湖河流年平均水质首次全部达到或优于Ⅲ类,124个重点断面水质达标率为97.5%。从省到市,各尽其力,治太成绩得来多有不易。
多点着力,控磷降氮
产业优化布局、转型升级既是治太的重要举措,也是环湖地区高质量发展的根本之策。此前江苏省政府已研究制定《关于推进绿色产业发展的意见》,今年江苏省政府工作报告专门提出要加快发展壮大绿色产业,传统产业正在环湖地区率先“转绿”。
与此同时,污染物总量削减也一步一个脚印地推进。从工业污染、城镇生活污染到农村面源污染,太湖治理多点着力,深挖减排潜力,进一步控磷降氮。
2019年江苏太湖流域完成29座工业园区污水处理厂、35座城镇污水处理厂提标改造,新增城镇污水处理管网500公里,新增污水处理能力29.7万吨/日,完成365个村庄生活污水治理任务,县级以上城市建成区全面消除黑臭水体。
以无锡市新城污水处理厂为例,出水水质已达到地表水Ⅲ类,COD、氨氮、总氮、总磷排放标准分别达到20mg/L、1mg/L、5mg/L、0.15 mg/L。
2019年太湖流域轮作休耕面积达65万亩,完成太湖岸边带缓冲区9.5万亩池塘养殖整治任务。今年太湖流域将结合16.9万亩高标准农田建设,开展农田排灌系统生态化改造,提高氮磷利用效率。
据江苏省住建厅党组书记顾小平介绍,今年将在全省县以上城市开展以“三消除”“三整治”“三提升”为主要内容的精准攻坚“333”行动,推动各地围绕“污水不入河、外水不进管、进水高浓度、减排高效能”的目标,以管网、排口为重点,摸清问题现状,形成问题、任务、项目和责任清单,排定工作计划并组织实施;加强排水管网整治修复。
80条支浜今年将消除劣V类
治湖先治河,治河先治浜。2019年,江苏提出主要入湖河流一级支浜要消除劣V类。
小流域整治不断深入。太湖治理省级统筹资金专项支持的小流域综合治理试点示范工程一期已在常州市武
进港取得实效,二期项目也已经开始启动。
今年江苏省确定了80条支浜消除劣V类整治任务,均位于太湖上游,既涉及城市,也流经农村。
百渎港是常州市武进区入湖河道之一,2017年年均水质为Ⅳ类,经过综合整治,2019年至今年均水质已改善为Ⅲ类,达到省“水十条”考核目标。
太湖湖体大约1/4的污染物来自底泥,清淤是削减湖体内源污染最直接有效的方式。太湖梅梁湾在生态清淤的同时,在拖山岛试点聚泥成岛,探索太湖淤泥处置的有效途径。
山水林田湖草是一个生命共同体,河湖的生态修复也是太湖治理的重要举措。今年江苏省将建设湖滨湿地4380亩,同时在上游入湖河口及重要支流汇水区因地制宜建设生态湿地,在望虞河沿线及新孟河调水通道沿线河网湖荡开展生态修复。
抓紧抓早应急防控
为确保今年太湖水域安全度夏,太湖水污染及蓝藻监测预警已全面展开。
不久前,江苏省政府修订《江苏省太湖蓝藻暴发应急预案》。为确保对蓝藻在冬季萌发状态就实施监测预警,从今年开始,太湖安全度夏应急防控期从4月1日提前到3月1日。
江苏省水利厅厅长陈杰说,今年超前部署环湖各地组建打捞队伍76支,落实人员1800余人、船只600余艘,日打捞能力达6万余吨,同时建成藻水分离站(车)36个。
新的治理技术也在开花结果。今年,无锡市引入蓝藻磁捕船,集成蓝藻捕捞和藻水分离处置两大能力,处理后的清水回流湖体。
无锡市滨湖区环境监测站为确保太湖及重点入湖、出湖河道的水质状况,增强应对处置能力,开启“移动监测”模式。目前,滨湖区已经确定沙渚水厂、小湾里、灵湖码头等数十个蓝藻监测点位,并重点监测直湖港、小溪港等主要入湖、出湖河流的水质变化情况。
滨湖区环境监测站相关负责人说,除了移动监测实验室,滨湖区还有11个水质自动监测站,24小时监测饮用水水源地、重点湖区、主要入湖河道、行政交界断面、敏感水域及调水通道等地的水质。
版权声明:凡注明“来源:中国西藏网”或“中国西藏网文”的所有作品,版权归高原(北京)文化传播有限公司。任何媒体转载、摘编、引用,须注明来源中国西藏网和署著作者名,否则将追究相关法律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