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个出现的是医生
第一个出现的是医生
2057名到会者中,最早被请到全国政协十三届三次会议“委员通道”与记者见面的,是一名医生。
“我叫王辰,在中国医学科学院和中国工程院工作,我的专业是呼吸与危重症医学。”5月21日,人民大会堂,这位医生做完简短的自我介绍后,又补充了一句,“是个临床医生。”
其实,在与新冠病毒搏斗了几个月的中国,很多人都已听说过王辰医生:他2月1日去了武汉,在疫情最为严峻、医院一床难求的情况下,他建议将大型场馆改造为方舱医院。后来,建设方舱医院被认为是“关键时刻的关键之举”。用王辰的话来说,方舱医院可以视为“诺亚方舟”上的一个“舱位”。
对于这些为国履职、为民尽责的政协委员,大会新闻发言人郭卫民评价:“医疗卫生界委员身先士卒,冲锋在抗击疫情的第一线,他们当中既有家喻户晓的知名专家,也有许多公众并不熟悉的业界翘楚。”
比如王辰,他是中国工程院副院长、中国医学科学院院长,是北京协和医学院的校长,是中国工程院院士。但在“委员通道”上,他只介绍自己是“临床医生”。
武汉战疫归来,谈及大疫之后痛定思痛、如何完善公共卫生体制时,他今天给出的第一个“药方”,是进一步加强医学教育,吸引优秀人才从医。
“重要的是能够灿烂其职业前景,严格其培养过程。”他说。
这个“药方”,是他的一贯主张。两年前的全国政协十三届一次会议上,他就说过:古今中外都要求高素养的人来当医生,需要形成“最优秀人员从医的机制”。
去年两会,他谈到一个自己担心的现象:“很多医务人员都不希望自己的子女学医,这在历史上从未有过。这个现象足以引起我们警醒。”
为了强调维护医生职业前景应是一种“基本社会意识”,他还打了个比方——黄河上游的树木被砍光的时候,发现下游洪水泛滥再去种树就晚了。
新冠肺炎疫情中,医务界同行“淋漓尽致”展现了为人民服务的精神、对人民健康的深刻尊重。
今天,他还呼吁加大对医学研究的支持,建议设立更高级别的“国家医学科学院”,赋予其规划、统筹、引领国家医学健康研究和管理有关科技资源的职责;设立国家级的医学健康科学基金——其实,他去年的一项提案,就是设立“国家健康科学研究基金”。
履职这三年,他呼吁过关爱尘肺病人,建议过“普遍设立戒烟门诊”,敦促过领导干部严格执行《关于领导干部带头在公共场所禁烟有关事项的通知》。他连续两年提出,要将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应像糖尿病、高血压一样纳入基本公共卫生服务,给社区基层医生创造良好条件。纵观这位呼吸科医生的建议,大都与他的一线临床医生视角有关。
两年前,他在协和医学院毕业典礼上叮嘱学生们说:“现在你们应该是谦恭,再成熟一些后变得谦和,但永远没有比谦和更高的层次了。”
2020年,从投入使用到休舱,武汉的16家方舱医院共收治1.2万余名患者。后来,这些医院送给他16张工作证留作纪念。这位医生表示:“我至为珍惜,这是对我最大的褒奖。”
版权声明:凡注明“来源:中国西藏网”或“中国西藏网文”的所有作品,版权归高原(北京)文化传播有限公司。任何媒体转载、摘编、引用,须注明来源中国西藏网和署著作者名,否则将追究相关法律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