强化科技支撑 提升土地绿色产能
“严守耕地红线,既要守住数量,也要保证质量,耕地健康与否,与耕地红线的成色紧密相关。”自然资源部国土整治中心(自然资源部土地科技创新中心)副主任郧文聚在接受科技日报记者采访时表示。
今年的6月25日是第30个全国“土地日”。今年“土地日”的宣传主题为“节约集约用地 严守耕地红线”。
“严守耕地红线,不能缺少对耕地健康问题的科学管理。” 郧文聚强调。
郧文聚说,近年来,我国采取系列措施落实最严格的耕地保护制度,保障国家粮食安全,但与此同时,也必须承认,我国的耕地资源及利用,尤其是耕地健康管理面临较大挑战。
众所周知,我国耕地资源缺口较大、禀赋不优。郧文聚分析,我国粮食总产取得十六连丰的同时,是耕地资源持续高强度利用,是化肥、农药、除草剂的大量投入。“休耕、退耕、减化肥、减农药的政策措施,其实很不容易实施,这是我国耕地存在健康风险的客观因素。”他说,东北黑土地退化、华北平原地下水漏斗、南方农田重金属污染等已存在数年,亟待解决。
以东北黑土地为例,自开垦以来,其土壤水蚀风蚀加剧、土壤有机质含量下降、耕层板结硬化、生态功能退化等问题日益凸显。由于长期不合理的耕作和高强度开发,如铧式犁翻耕产生的犁底层变厚、变硬、上移、水土流失等,导致黑土耕层的有机质含量下降50%—60%,土层平均厚度由50—60厘米下降到30厘米左右,土壤潜在生产力降低了20%以上,而且仍在以年均5‰的速率下降。
“如果继续这样下去,要想取得现阶段的粮食产量或要保持一定的增产,将需要更大的灌溉水与肥料资源的投入,还会引起更严重的区域资源与环境问题。”郧文聚说,他和同行们对此感到忧心。
同时,郧文聚认为,大面积新补充耕地坐落在并不适宜开发地区,耕地产能重心向西北转移。这同样让人忧虑。“科学数据的积累、科学认知的形成、科学对策的试验,是需要一个过程的。因此,我们必须严加管控各种有可能影响耕地健康的人类活动。”他呼吁。
这也是中国地质大学(北京)土地科学技术学院教授白中科关心的事。
“严守耕地红线强调数量、质量和生态之间的关系。”中国地质大学(北京)土地科学技术学院教授白中科则强调,中国国土空间的先天脆弱性、人类经济活动的剧烈性,以及新型城镇化与乡村振兴的战略目标,倒逼中国必须做到“数量不减、质量不降、生态不退”。
在白中科看来,耕地质量目前面临的最大问题是污染源头的控制。“目前依然存在生产建设活动,尤其是一些金属矿的开采、加工、利用造成所在流域污染耕地的扩展,导致的后果是,我们一边在花大力气建设高标准农田,一边又要艰难修复被污染的耕地。”
在两位学者看来,严守耕地红线必须以科技力量破解难题,要围绕保护耕地生产力和维护耕地健康水平做好科技支撑保障。“唯有通过科技创新与制度创新的双向倒逼,突破耕地资源利用效率的限制,才能把‘藏粮于地、藏粮于技’战略落到实处。”白中科说。
郧文聚介绍道,农业农村部已经开展了“双减行动”,生态环境部已经完成了全国土壤重金属污染详查,自然资源部对耕地质量开展了动态监测,科技部在“十三五”期间也安排了国家重点研发计划项目。“但科技支撑生产实践、行政管理的最后一公里问题仍待解决。总体上看,成熟、整装的科技解决方案和模式还很不足。”他坦陈,“前不久,我去中科院南京土壤研究所调研,相关专家也反映,他们关于增产的成果多,关于环境的研究也不少,而关于耕地资源本身变化激励的研究相对较少。”
“加强耕地资源源头的自然科学和工程技术创新必须抓紧补短板,这对加强我国生态文明建设,实现经济社会发展和生态产品供给‘双赢’至关重要。”郧文聚说。
白中科则强调,要从国土空间规划和生态保护修复规划的区域或流域范畴看耕地健康管理,“过去我们很多措施大多是微观层面的,就事论事,下阶段需要‘整体保护、系统修复、综合治理’,不断保护和提升土地的绿色产能。”
版权声明:凡注明“来源:中国西藏网”或“中国西藏网文”的所有作品,版权归高原(北京)文化传播有限公司。任何媒体转载、摘编、引用,须注明来源中国西藏网和署著作者名,否则将追究相关法律责任。
-
发挥新型举国体制的优势 强化公共卫生体系科技支撑
科学技术是人类同疾病斗争的锐利武器,人类战胜大灾大疫离不开科学发展和技术创新。[详细] -
科技支撑夏粮丰收,“中国饭碗”端稳了
在全国小麦主产区,各地努力克服疫情影响,一派忙碌景象,展现出端稳“中国饭碗”的“底气”,在金色的丰收画卷背后,是农业科技的“硬核”支撑。 [详细] -
德用科技“未来计划”刺激经济重生
德国联邦财政部发布新闻公告说,德国联邦政府同意通过经济稳定基金向汉莎航空集团提供90亿欧元救助。氢经济领域,德国政府将通过刺激经济计划投入90亿欧元,促进氢能的大规模使用。[详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