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西藏网 > 即时新闻 > 民生

发挥科技教育支撑作用

刘志勇 王潇雨 发布时间:2020-07-28 11:18:00来源: 健康报

  新冠肺炎疫情应对,是对我国医学教育和卫生健康科研成果的一次集中检阅。在病原鉴定、临床救治、疫苗研发等方面,我国开展的系列工作赢得了一定的国际赞誉,但医学教育、人才培养和医学科研等工作中的短板弱项,也在疫情防控的透射下暴露出来。

  如何总结过往成绩和经验,把握重点工作方向,发挥科技教育工作在卫生健康事业发展中的引领和支撑作用,仍是一个需要全行业认真思考的长远命题。

  人才培养要摆在优先发展位置

  卫生健康行业是人才密集、技术密集的行业,人才是卫生健康事业的第一资源,医学教育水平直接关系全行业服务能力和水平。

  一直以来,卫生健康行业坚持将医学教育和人才培养摆在优先发展位置,健全医务人员培养培训制度,完善临床医学人才培养体系,取得了突破性进展。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制度正在成为联结院校教育和继续教育的桥梁,逐渐实现与国际接轨;全科医生培养和使用成为构建分级诊疗体系、增强基层服务能力的关键措施,为群众培养了更多的合格健康“守门人”。

  据悉,在全科医生培训体系建设方面,全国96%的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基地已独立设置全科医学科,国家卫生健康委会同中央编办等6部委完善了定向生使用政策,落实定向生编制与岗位。在各方不懈努力下,2019年新招收培训4.9万名全科医生,青海、云南、江西等地全科专业住院医师招收占比超过30%,北京、上海、江苏等地区每万人口全科医生数超过3人,提前实现2020年工作目标。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制度正在向质量内涵建设迈进,着力补齐全科、儿科、精神等紧缺人才短板,将重症医学专业新增纳入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西藏、新疆、重庆等地采取多种措施,紧缺专业招收完成率超过150%。

  当前,我国医学教育总体招生规模不小,但学制长短不一,培养质量参差不齐,专业设置有待优化。特别是住院医师培训面临生源质量差异大、过程管理监管难、财政投入总体不高、教学激励机制不健全、紧缺专业薪酬待遇低等政策与环境影响,加强培训质量内涵建设面临巨大挑战。

  科技创新向深层体制改革迈进

  近年来,以“重大新药创制”和“艾滋病和病毒性肝炎等重大传染病防治”两个科技重大专项攻关为标志,我国卫生健康科研创新成果加速涌现,取得了一批重大标志性成果,集中突破了抗体大规模发酵制备、生物大分子给药、药物缓控释等一大批瓶颈技术。着力突破监测检测、预警溯源等十大关键技术,初步形成了国际先进的突发急性传染病防控技术体系。

  2020年,两个重大专项迎来收官,当年新立项157项,中央财政投入3.6亿元,已顺利完成所有任务部署。新药专项共支持140余个品种获得了新药证书,其中45个为自主创新Ⅰ类新药,仅2019年就有7个Ⅰ类新药获批。我国药物研发已由仿创结合向创新优先转变,立足于解决临床需求,实现进口替代,保障公共安全。传染病专项建立了国际上首个乙肝病毒致人肝硬化的高仿真小鼠模型,完成了针对结核杆菌潜伏感染人群的冻干重组结核疫苗Ia期验证,已启动Ib期临床研究。

  在深化科技体制改革方面,科技创新体系建设不断完善。国家卫生健康委会同科技部等部门,已布局建设50个国家临床医学研究中心,协同创新网络机构覆盖千余家医疗机构。支持中西部地区发挥各自优势,共建13家委级重点实验室。协同科技部优化建设国家人口健康科学数据中心等一批国家科技资源共享服务平台。全国卫生健康系统深入推进“机构评估、人才评价、项目评审”三评改革,大力破除“唯论文、唯职称、唯学历、唯奖项”四唯现象,在浙江、四川等7个地区或单位扎实推进科技体制改革试点。

  保持清醒认识扎实推进各项工作

  不可否认,我国的医学教育、医药科研工作与国际先进水平还存在相当差距,卫生健康行业还需保持清醒认识,扎实推进各项工作。

  2020年是“十三五”的收官之年,国家卫生健康委将围绕维护全人群和全生命周期健康的总体目标,谋划“十四五”科技创新重点;瞄准“卡脖子”关键核心技术,制定“十四五”行业科技创新规划,为未来5年卫生健康科技创新工作提前谋划布局;紧密结合新冠疫情等当前国家生物安全风险,进一步提升疾病预防控制体系及公共卫生应急体系的科技支撑能力;在新冠科技攻关方面,持续协同攻关,稳步推进疫苗、药物和新型诊断试剂等研发。

  全科医生队伍建设关乎分级诊疗制度建立、关乎医改成败,是一项基础性、战略性、长远性的重大工程。记者从国家卫生健康委获悉,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基地的全科医学科建设,今年仍未达标的,将取消住培基地资格,各地要抓好定向生就业安置和履约管理工作,充分发挥他们在全科医疗中的作用。

  在推进继续医学教育改革创新方面,国家将加快制定继续医学教育管理办法及其配套文件,推进“互联网+医学教育”,扩大继续医学教育覆盖面,推动继续医学教育公平、可及,缓解基层医务人员工学矛盾。院校医学教育改革要用好医师资格考试结果,发挥指挥棒作用,对不符合医学教育规律、达不到办学条件、招生规模过大、人才培养质量差的高校,要协调省级教育部门采取措施予以干预,解决规模、结构和质量与行业需求不相匹配的问题。

(责编: 贾春玲)

版权声明:凡注明“来源:中国西藏网”或“中国西藏网文”的所有作品,版权归高原(北京)文化传播有限公司。任何媒体转载、摘编、引用,须注明来源中国西藏网和署著作者名,否则将追究相关法律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