陕西朱鹮保护区 今年累计救助朱鹮158只
随着陕西汉中朱鹮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管理局日前放归17只人工救助康复的朱鹮幼鸟,今年以来,这个保护区共组织了11次救助放归活动,共放归救助朱鹮51只。
陕西汉中朱鹮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管理局高级工程师张跃明说,截至目前,保护区今年累计救助朱鹮158只,与往年相比,今年救助任务明显增加,救助范围涉及汉中、安康两市。
“近期收治的病伤朱鹮中,90%以上是当年新生个体,救助的高峰期在6月。原因主要是当年离巢初飞的朱鹮幼鸟因为飞翔、觅食能力较弱,所以在初飞中可能会撞到树上或者一些建筑物上,导致受伤。”张跃明说,“还有一些个体因为觅食能力欠缺,又离开父母落单,长期找不到食物,因饥饿导致无法飞翔,最后由保护区收治。此外还有极少数个体会受到其他动物伤害。”
据介绍,朱鹮从野外救助回来后,首先要进行禽流感等疫病的检测,预防疫病传染;随后保护区工作人员会精心治疗和饲养,尽快让其恢复健康。经过一段时间治疗康复和观察研判,对于已经具有飞翔和自主觅食能力的健康个体,在达到野外放归标准后,保护区将在合适时间、地点让它们重回自然。对于那些无法在野外自主生活的个体,则会继续在保护区收养,让它们“衣食无忧”,安度余年。
张跃明说,通过对2019年保护区救助的朱鹮进行统计分析,被救朱鹮中幼鸟占总数量的56%,畸形鸟占到4.2%。从野外救助朱鹮的信息来源分析,绝大多数都是当地群众提供的,朱鹮保护之所以取得巨大成就,和当地群众是密不可分的。
朱鹮被称为“吉祥之鸟”,历史上曾广泛分布于包括中国、日本等在内的东北亚地区,目前在我国主要分布在陕西、河南、浙江等地。
版权声明:凡注明“来源:中国西藏网”或“中国西藏网文”的所有作品,版权归高原(北京)文化传播有限公司。任何媒体转载、摘编、引用,须注明来源中国西藏网和署著作者名,否则将追究相关法律责任。
-
河北今年以来 河湖生态补水17.5亿立方米
记者日前从河北省水利厅了解到,今年以来,河北省统筹利用引江水和本地水库水,陆续向滹沱河、唐河、拒马河等28条河流和白洋淀实施了生态补水。[详细] -
“十四五”水环境保护 要更加注重“人水和谐”
生态环境部副部长翟青7月27日说,“十四五”期间的水生态环境保护工作,要在水环境改善的基础上,更加注重水生态保护修复,注重“人水和谐”,让群众拥有更多生态环境获得感和幸福感。[详细] -
每人每天只产生38克外运垃圾 他们是怎么做到的?
浙江推行“减桶并点”,优化垃圾分类。近日,记者随着走向我们的小康生活采访团来到浙江,看到了垃圾分类深入推行以来对城市乡村的真实改变。[详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