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西藏网 > 即时新闻 > 民生

到了海南文昌,星辰大海不再是梦想!

韩辉 发布时间:2020-08-17 08:58:00来源: 中国侨网

  这里自然风景优美,被誉为“阳光东海岸上的明珠”;这里是长寿之乡,是福寿双全的风水宝地;这里文化底蕴深厚,有中国唯一不开正门的孔庙;这里是中国知名侨乡,120多万同胞侨居世界各地。

  这里还是中国椰子之乡、排球之乡,航天之乡,名人之乡、书法之乡....。。

  这里就是海南文昌。

  文昌古称紫贝,历史悠久,源远流长。自西汉“紫贝”到隋唐“武德” ,再到唐初“平昌” ,最终在唐朝贞观元年定格为“文昌”,奠定了这1300多年以来“以文为昌”的人文基石。

  经过历史的冲刷,岁月的洗礼,文昌这座古城在“偃武修文”的指引下,走出了一长串闪光的人文印记。

  作为全国知名的文化之乡,文昌教育兴盛,人才辈出。文昌人重教育,社会氛围极好,民间流传有“宁愿少吃少穿,也要教子读书”“人生不识字,惨过牛与猪”这样的俗语民谚。

  明清时期科甲鼎盛,进士及第16人,举人104人,其中有与丘浚、海瑞齐名,并称海南“一鼎三足”的邢宥,有“师生同甲”、“叔侄同科”、“一里三进士”,七里八举人”的人文佳话。

  近代以来,文昌更是文化兴盛,人才汇兴。

  他们或直接推动改变中国改变世界,如近代“改变中国面貌的家族”宋氏家族;或长于各自事业的科学家、将军、成功商人,如共和国开国大将张云逸、著名社会学家和教育家陈序经等。

  文昌还是全国著名的华侨之乡。

  据文昌市侨务部门公布的数字显示,海外文昌人20世纪五十年代中期近30万人、七十年代约60万人、九十年代约120万人,每20年翻一番,分居世界50多个国家,主要侨居在东南亚泰国、马来西亚、新加坡、越南等国。

  南洋文化成为文昌城市文化的一个深刻记忆。文城和铺前的骑楼老街、会文十八行村、宋氏祖居、符家宅....。。这些老建筑都是老一辈华侨建设家乡的见证,也成为人们铭记华侨历史的依托。

  如今,一年一度的南洋文化节已经连续举办了8届,成为文昌海内外乡亲畅叙乡情、沟通乡谊的节日,每年都有数以千计的华侨回乡省亲和投资考察。

  文昌三面环海自然风景优美,海南岛的最东端和最北端都在文昌。文昌拥有289.82公里海岸线,有36个沿海天然大小湾。

  有“琼东第一峰”之称的铜鼓岭,有幽邃迷人的石头公园,有蓬莱仙境般的七洲列岛,有“海上森林公园”之誉的八门湾红树林,有椰风海韵醉游人的东郊椰林湾,有被誉为亚洲第一灯塔的木兰灯塔,有历史悠久的七星岭斗柄塔……

  在历史古邑的厚重之外,文昌还是中国著名的航天城,海南文昌航天发射中心就坐落于此。日前,天问一号火星探测器的发射成功,让“文昌”这个地名,再一次走进全国人民的视野。

  为什么选择文昌?

  因为与酒泉、太原、西昌三大航天发射场相比,位于北纬19度的文昌航天发射场优势明显:纬度低、发射效费比高,同等条件下能够使地球同步轨道航天器运载能力提升15%以上;射向宽、安全性好,火箭射向1000公里范围内均为海域,火箭残骸落区均在海上;海运便捷、可行性强,通过海运方式,能够解决大推力运载火箭利用铁路、公路和空运均无法运输的难题。

  作为中国唯一的滨海航天发射场所在地,海南文昌航天发射场定位开放性和商业化,由此带动当地航天旅游发展。文昌市航天科普中心、龙楼航天小镇等一批具有航天元素的景点也成为游客首选。

  海南人爱排球,文昌人尤甚。排球这项起源于国外的运动自上世纪初传入文昌后,便在椰林下扎下根来,被文昌人玩得花样百出。“排球之乡”,由此得名。

  在文昌,不管是城市还是乡间,打排球是民众生活的一部分。文昌人从小就接触排球,迷恋排球,有的小孩在小学二三年级就开始玩排球了。

  兴盛的文昌民间排球,不讲究正式比赛的条条框框,形式自由多样,“玩儿”的味道浓厚,“单挑”、以一打多、以少打多、单手打球,都很常见,甚至还有用凳子来打球的。

  当然,让文昌名扬海内外的还要数那道海南名吃——文昌鸡。

  文昌鸡肉质滑嫩、皮薄骨酥、香味甚浓、肥而不腻。早年,“下南洋”谋生的文昌人将海南鸡饭带到东南亚国家使海南鸡饭成为闻名世界的饮食。

  文昌盛产各式各样的美食。除了文昌鸡之外,抱罗粉、铺前糟粕醋、锦山牛肉干、锦山珍袋、重兴赤烧猪肉干、会文信封饼等等诸多美食名声在外。

  到了文昌,星辰大海不再是梦想!

(责编: 贾春玲)

版权声明:凡注明“来源:中国西藏网”或“中国西藏网文”的所有作品,版权归高原(北京)文化传播有限公司。任何媒体转载、摘编、引用,须注明来源中国西藏网和署著作者名,否则将追究相关法律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