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话企业家之中国平安总经理谢永林:深圳是片热土,我们没理由停滞
成为经济特区的40年间,深圳从中国的边陲小镇成长为国际大都市,也孕育出许多享誉世界的企业,中国平安是其中之一。
中国平安总经理兼联席CEO谢永林近日向中新社记者讲述了这家金融业巨头与深圳互相成就的故事。回忆起自己1996年初到深圳时的印象,他脱口而出四个字“热火朝天”,“从飞机场一出来,看到处都有新建的大楼,每个人都在谈论这个业务怎么做,那个事有没有办好,人们心无旁骛地在干事业”。
正是在“时间就是金钱、效率就是生命”的氛围中,深圳为中国经济贡献了多个“第一”,其中也有中国平安的身影。
1988年5月,平安保险公司在深圳蛇口区开业,成为中国第一家股份制保险公司。随后,平安还创造了中国个人寿险业务第一张保单,成为中国首家引进外资的金融企业。
与经济特区一同成长,中国平安也从曾经的“小舢板”发展到今天的“巨无霸”。在2020年《财富》世界500强榜单中,中国平安上升至第21位,在全球金融业排名第二。
谈及企业在深圳发展迅速的原因,谢永林认为,这里固然有地理区位等许多先发优势,但归结起来仍在于改革开放的大氛围,以及敢于破局的精神。例如,他对深圳的服务型政府感受颇深,“当我们有什么事需要找市政府时,市长、副市长常会本人过问,各厅局办事也都秉持着服务精神,这为企业成长提供了不一样的土壤”。
“敢闯敢试、敢为人先”,被谢永林视作深圳这座城市最突出的特质之一。作为深圳孕育的企业,中国平安的血液中也携带着创新基因。从最初的保险,到银行、资产管理、科技,该公司30多年来业务范围不断扩大,如今正大力推动“金融+科技”“金融+生态”战略。
疫情之下小微企业生存状况备受关注,中国平安引入创新科技解决问题。谢永林说,服务小微是金融机构的天职,但该业务专业性强,要讲究低成本、普惠和可触达性。
他介绍,中国平安为其平台上的小微企业构建风控模型,数据越多、交易越频繁,风控模型就越准,企业贷款可获得性便更高。截至今年6月末,平安银行普惠型小微企业贷款余额较上年末增长7.73%,该类小微企业上半年新发放贷款加权平均利率较上年全年下降0.80个百分点,不良率控制在合理范围。
眼下,科技已成为这家老牌金融巨头的新招牌。今年上半年,中国平安科技业务总收入427.32亿元人民币,同比增长11.2%。截至6月30日,其科技公司估值总额达700亿美元。
2019年,一条重磅消息传来:中央支持深圳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先行示范区。这意味着,深圳正开启一段新征程,承担起更高的国家使命。
对于深圳的未来,谢永林用“大有可为”四个字形容。他认为,在中国进入全面开放新格局的当下,深圳依然有其独特吸引力。
首先,深圳拥有一批享誉全球的大企业,并聚集了一批与之相关的科技和创新型产业;其次,深圳位于粤港澳大湾区核心位置,深港合作是未来可以期待的一个重要发展支撑;第三,深圳从政府到企业依然具备敢闯敢试的干劲。
谢永林尤其看好粤港澳大湾区战略对该区域带来的机遇。他表示,大湾区未来在新基建、新产业、传统产业升级、金融服务网络、境内外打通等方面会出现许多新鲜事物。中国平安将拥抱这一变化并利用其综合金融集团优势积极作出贡献,相信公司同时也会受益于大湾区发展成果。
谈及深圳与中国平安的未来,谢永林说,深圳已实现经济特区、粤港澳大湾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先行示范区“三区合一”,“我们在这片改革开放热土上没有理由停滞,会一步步走好”。(完)
版权声明:凡注明“来源:中国西藏网”或“中国西藏网文”的所有作品,版权归高原(北京)文化传播有限公司。任何媒体转载、摘编、引用,须注明来源中国西藏网和署著作者名,否则将追究相关法律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