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建举办少数民族丰收节 畲乡风情浓郁
中新网罗源9月27日电 (郑江洛)竹笋、糯米淮山、芋头、番薯、七境茶、生姜、野菜、野生红菇、畲族乌米饭、畲家糍粑……27日,在福州市举行的“中国农民丰收节”里,许多畲族村民纷纷向游客推介当地的农特产品。
当天,2020年福建省“中国农民丰收节”福州专场、福州市“中国农民丰收节”主场暨福建省2020年少数民族“中国农民丰收节”主会场活动在福州市罗源县松山镇八井村拉开帷幕。
罗源畲族人口2.2万,占总人口的8.2%,相对数居全国第4位,是畲族入闽第一站,也是福建省畲族主要聚居地、畲族文化主要发祥地。作为福州市“中国农民丰收节”主场,罗源活动现场举行大型文艺表演,突出展现了以罗源畲族为代表的福建省少数民族的民俗文化、农事特色。
“今天带来的是我们种植的笋干、南瓜、土鸡蛋、番薯等。”身穿畲族少数民族服饰的当地农户郑华正在摊位上忙碌着,与她一起摆摊的还有当地罗源县许洋农业专业合作社负责人钟立清。
据钟立清介绍,该村从去年开始以“村集体+合作社+农户”的模式生产、加工销售特色农产品,“一名农户加入合作社,年收入可以增加逾两万元(人民币,下同)。”
钟立清说,目前我们还在筹备电商平台,未来会将当地畲乡农特产品进行更大范围的农产品推广。
福州市级“非遗”项目传承人雷月莲夫妇,在摊位前为游客展示了他们“畲家祖传药锤板拍打疗法”产品并进行演示。畲族人雷月莲从小就跟随着父亲学习该疗法,今年已年过五旬,“这个疗法我们家族独创的,延续了几代人。”
作为汉族人的丈夫尤昌佃也“夫唱妇随”,从雷月莲父亲的患者到徒弟,再到成一家人。“我们打破了畲医畲药‘传男不传女,传内不传外’这一不成文的规定,现在我也收了三十几名徒弟,希望未来我们可以将它发扬光大。”
八井村是罗源畲村传统名村,也曾是有名的穷村,通过发展文旅产业,顺利摘掉了“穷帽”。今年1月1日,整合八井、竹里村文化资源的罗源县畲族文化民俗小镇开门迎客,成为罗源畲风旅游的拳头项目,也是当地的乡村振兴动能更足了。
“上世纪90年代时,我的锅里只有地瓜米;现在,我的锅里有鸡有鸭。”八井村村民雷炳金说,这几年他抓住旅游业发展机遇,在村里开办了农家乐,年收入逾10万元;畲族文化民俗小镇建成后,生意一定会越来越好。
许多游客在八井村参观县级畲族文化民俗展示馆、修复后的畲族村落遗址、畲族非遗体验点等,感受罗源少数民族村寨的变迁发展,还体验了“民族+5G互联网”的创新成果。罗源县在全国率先打造出“线上VR展厅+线下实景+电商带货”新模式的民族文化、经济数字平台——罗源民族文化数字云平台。
罗源还将在国庆节前后举办丰收节系列活动,包括白塔乡百丈村举办“丰收杯”农民趣味运动会,碧里乡西洋村举办“花满村”项目第一期花街开街暨下廪羊文化广场开园仪式等。
版权声明:凡注明“来源:中国西藏网”或“中国西藏网文”的所有作品,版权归高原(北京)文化传播有限公司。任何媒体转载、摘编、引用,须注明来源中国西藏网和署著作者名,否则将追究相关法律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