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西藏网 > 即时新闻 > 民生

上海八院释放“医联体”温度惠泽百姓

发布时间:2020-11-27 14:28:00来源: 健康报网

  “让医生跑、技术跑、不让患者跑”是组建医联体的初衷,上海优势医疗资源丰富,在这方面做出了很多探索。自2015年12月上海市第六人民医院医疗联合体启动运行至今已近5年,近日,笔者走进挂牌“上海市第六人民医院徐汇分院”的上海市第八人民医院一探究竟。

  技术延伸 医联体“联”出新突破

  近日,上海市第八人民医院和上海市第六人民医院通力协作,成功为一名七旬巨大心脏特殊患者完成“双心室同步起搏器-CRTD”植入术,术后起搏器工作正常,患者症状明显改善,目前已出院。此手术为扩张型心肌病、严重心衰患者的心功能改善提供了新的有益的治疗方法,在上海市第八人民医院尚属首例,在国内处于领先地位。

  上海市第八人民医院的骨科也在近日成功为一名八旬患者实施肘关节远端表面假体置换手术。该手术由上海市第六人民医院教授范存义负责实施,在八院骨科、手术室、麻醉科等多个科室医护人员的共同努力下完成,目前患者已出院,恢复良好。

  据悉,上海市第八人民医院通过全面引智,在上海市第六人民医院优势学科的辐射带动下,自身优势学科更强,薄弱学科也得到了加强,今年开展了各类新技术新项目150余项,提升了疾病的治疗手段和治疗范畴。很多手术类型取得多个零的突破。市医学重点专科由1个(妇产科)增加到4个(神经内科、妇产科、临床药学科、中医针灸科),拥有区尖峰学科2个(骨科、放射科),区高峰学科4个(妇产科、内分泌代谢科、肿瘤科、普外科),区高原学科1个(肾内科)。骨科在上海市第六人民医院的大力支持下,规模化地开展了创伤、脊柱、关节镜、足踝诊疗,形成八院技术特色。

  服务延伸 医联体“联”出好声音

  上海市第六人民医院主任医师潘静薇今年受聘为上海市第八人民医院心内科执行主任。患者张大伯说,他2016年因心梗二次发作在上海市第六人民医院装的心脏支架,经过潘静微医师的抢救后一直随访中,听专家说是难治性心衰,需要长期治疗,但是每次上海市第六人民医院都需预约很久,自从建立医联体后,他可以转到上海市第八人民医院,不仅方便随诊,而且离家近。潘静薇说,心内科有不少患者需要连续性治疗,在抢救后还有个较长的治疗过程,如果直接在二级医院治疗,不一定有好的效果,需要三级医院的专家对其疾病进一步规范诊疗,而医疗资源的紧缺使三级医院没有承接的床位,医联体就很好地解决了这个问题,张大伯就是一个受益者。

  据悉,目前上海市第六人民医院20位专家在上海市第八人民医院开设专家、特需和专科门诊,实现了优质医疗资源的下沉,今年又新设了血液科,满足老百姓医疗需求。通过开展新技术、新项目,采取同质化管理等手段,大大提升了上海市第八人民医院的临床业务能力,其医疗卫生资源使用效率也得到了大幅度提升。

  带教延伸 医联体“联”出新模式

  今年新一届“上海市区域名医”评选揭晓,上海市第八人民医院神经内科主任陈旭获提名奖殊荣,他同时也是享受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者和博士研究生导师。

  “对我们基层医生而言,最直观的感受是,在医联体建成后,医生培训的次数增多了。更让我们高兴的是,上海市第六人民医院、上海市第八人民医院经常派驻科室医生下沉到基层,一对一解决基层医生难题,根据百姓需求开设绿色转诊通道,从源头解决患者就诊需要。”康健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王医生说。神经内科、康复医学科床位大幅度增加有效缓解了周边群众对神经内科疾病救治及康复的需求,上海市第八人民医院已成为徐汇区6家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康复定点转诊医院,目前,上海市第八人民医院康复医学科实际开放床位已由23张增至近60张,今年11月还挂牌成立了“上海市第六人民医院运动医学康复基地”,全面收治医联体内外急需康复的患者,成为区域性康复医疗中心。

  上海市第八人民医院院长(第六人民医院副院长)陶敏芳说,为更好满足患者的需求,上海市第八人民医院将继续以医联体为载体,探索分级诊疗的有效形式,加大托管科室实现医联体内梯度就诊和医疗同质化管理力度;进一步对接各区信息中心平台,逐步建立平台互联、社区首诊、双向转诊的医疗服务体系,同时还将加大信息化建设,建立远程心电、远程影像、远程教育和远程会诊服务平台。

  文:朱健

(责编: 贾春玲)

版权声明:凡注明“来源:中国西藏网”或“中国西藏网文”的所有作品,版权归高原(北京)文化传播有限公司。任何媒体转载、摘编、引用,须注明来源中国西藏网和署著作者名,否则将追究相关法律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