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西藏网 > 即时新闻 > 民生

久久为功让蓝天永驻

发布时间:2020-12-02 14:16:00来源: 中国环境报

  “今天的天空很可以!”家住河北省石家庄市的王汝春老人每天都会拿出相机拍摄家乡的天空。这一拍就是2000多天,连续7年记录石家庄的天空,也见证了石家庄大气治理的变化。

  放眼全国,好天气不仅出现在河北。2019年,全国337个地级及以上城市PM2.5浓度为36微克/立方米,同比持平;PM10浓度为63微克/立方米,同比下降1.6%;平均优良天数比例为82.0%,同比上升2.7%。

  好空气是奋斗出来的。中国一直高度重视大气污染防治工作,特别是党的十八大以来,将打赢蓝天保卫战作为打好污染防治攻坚战的重中之重,以前所未有的决心和力度向污染宣战,切实解决人民群众的“心肺之患”。数据显示,中国已成为世界上治理大气污染速度最快的国家,2019年全国重点城市PM2.5和二氧化硫平均浓度分别比2013年下降43%和73%,重污染天数下降81%。

  决心和定力始终如一,治污和谋划一直在深入

  从起步、发展到转型、攻坚,从消烟除尘、分区管控、总量控制到决战决胜蓝天保卫战,几十年来,大气污染防治工作一直是我国生态环境保护的重要组成部分,并伴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而不断深化。

  党的十八大以来,党中央、国务院高度重视生态文明建设和生态环境保护,提出一系列重大战略思想,做出一系列重大决策部署,坚决向污染宣战。

  2018年5月,全国生态环境保护大会在京召开。习近平总书记指出,打好污染防治攻坚战时间紧、任务重、难度大,是一场大仗、硬仗、苦仗,必须加强党的领导。大会确立了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为打好污染防治攻坚战提供了根本遵循和有力保障。

  党的十九大把污染防治攻坚战列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三大攻坚战之一,而蓝天保卫战是重中之重。

  今年以来,在统筹疫情防控和经济社会发展的巨大压力下,习近平总书记在云南、浙江、陕西和山西考察期间,反复强调要牢固树立“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理念,要坚持生态优先,绿色发展,打好蓝天、碧水、净土保卫战,努力打造青山常在、绿水长流、空气常新的美丽中国。这一系列重要指示精神和蕴含的新理念、新战略,明确了生态环保是国之大者。

  思想引领更有力、政治基础更坚实、目标方向更明确、机构设置更合理,这一切为打好大气污染防治攻坚战凝聚了强大的力量。

  责任进一步夯实,合力攻坚的大格局初步形成

  自2013年9月被称为“大气十条”的《大气污染防治行动计划》的全面实施,到即将到来的“打赢蓝天保卫战三年行动计划”的全面收官,我国大气污染防治的总体思路、基本目标和主要任务一直在深化,大气污染防治的步伐在不断提速。

  从中央生态环保督察大气专项督察到约谈,推动责任落实;从“强化督查”到“监督帮扶”,探索形成的“排查、交办、核查、约谈、专项督察”“五步法”机制逐渐成熟,“既帮又促”的工作模式让 “怎么干”的问题迎刃而解。与此同时,国家发改委等相关部门也将生态环境保护工作作为重点来抓,切实落实了“一岗双责”;各地党政“一把手”对大气污染防治工作亲自部署、重大问题亲自过问、重要环节亲自协调、重要案件亲自督办,进一步压实了责任,传导了压力;地方党委、政府及有关部门切实落实“党政同责”“一岗双责”,压实了“块块”和“条条”的主体责任。

  伴随着大气污染防治攻坚行动不断持续深入,各省份党政“一把手”生态环保责任担当意识明显增强;各地污染治理的主动性、积极性进一步增强,不断出台硬措施、完成硬任务;各地合作治污、协同作战的意识进一步增强,强化联防联控解决区域突出问题。

  环境空气质量得到大幅度改善这一事实证明,我国大气污染防治的路径正确、方法有效、措施得力。数据显示:2013年以来,中国在经济持续增长、能源消费量持续增加的情况下,环境空气质量总体改善。2019年,全国PM2.5平均浓度较2015年下降了20%。重点区域PM2.5浓度大幅下降,重污染天数大幅减少,以京津冀及周边地区“2+26”城市为例,2019年PM2.5浓度较2015年下降28%,重污染天数减少45%,以PM2.5为首要污染物的天数下降了44%。

  大气治理的成效也体现在PM2.5组分浓度的变化趋势上。以京津冀及周边地区“2+26”城市为例,2018年-2019年秋冬季,区域内PM2.5中主要组分浓度均比2016年-2017年秋冬季下降,其中有机物和硫酸根离子降幅最大,分别达到31%和42%。

  从“治标”走向“治本”,大气污染防治助力经济高质量发展

  近年来,我国大气污染防治立足调整以重化工业为主的产业结构、以煤为主的能源结构、以公路货运为主的运输结构,逐渐从“治标”走向“治本”,持续推进重点工程建设,推动企业的转型升级改造,加快绿色转型发展步伐。

  ——产业结构调整加快推进。淘汰化解钢铁落后产能2.55亿吨,1.4亿吨地条钢全部清零。全面排查整治“散乱污”企业。全国8.9亿千瓦煤电机组达到超低排放水平,占煤电总装机容量的86%。6.1亿吨左右粗钢产能正在实施超低排放改造。

  ——能源结构优化加速。严格控制煤炭消费总量,煤炭占一次能源消费比重由2013年的67.4%下降至57.7%。淘汰燃煤小锅炉23余万台。中央财政支持“2+26”城市和汾渭平原冬季清洁取暖,完成散煤治理近1800万户。

  ——“车、油、路”统筹明显加强。累计淘汰黄标车和老旧车2700多万辆;全国城市新能源公交车保有量占比从2015年的21%增长至59%。全面实施机动车国Ⅵ标准、供应国Ⅵ油品。2019年全国铁路货运量43.2亿吨,同比增长7.2%;京津冀地区铁路货运量同比增长26.2%。

  一个个监测数据背后都是一个系统工程,是生态环境保护和转方式调结构的有机融合,是环境治理和宏观决策的深层次联动。

  大气污染防治攻坚行动成为改善空气质量、提升人民幸福感的必要之举,更是促进企业绿色转型、推动我国经济高质量发展的有效途径。既打攻坚战,又打持久战,让大气污染防治工作蹄疾步稳、压茬推进。

  在王汝春的照片里,天透亮多了, 空气质量的变化显而易见。“空气肯定会越来越好。”王汝春充满信心。

  蓝天多起来了,幸福的日子也多起来了。

(责编: 贾春玲)

版权声明:凡注明“来源:中国西藏网”或“中国西藏网文”的所有作品,版权归高原(北京)文化传播有限公司。任何媒体转载、摘编、引用,须注明来源中国西藏网和署著作者名,否则将追究相关法律责任。